当代青年理想主义与我的陈映真研究

2021-09-24 11:31贺照田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关怀

贺照田

“我是想那潭清水……”

…… ……

“那水潭不是好多人才挖成的吗?我们能行?”

…… ……

“我真想那潭清水……”

…… ……

——张炜《一潭清水》

感谢余旸、程凯、冷霜在一个对立多多、火气多多的时代以正面的态度耐心开启关于当代中国理想主义重建问题的讨论,感谢莫艾、李娜、姜涛第一时间觉得理想主义讨论重要,愿意一起致力使这一处于起始阶段的讨论更有饱满度。

当然,特别感谢他们,首先是我认为关于理想主义重建问题的正面思考,对今天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则因为他们之正面开启理想主义重建的讨论,一定程度上是以我的有关研究与思考,特别是我的文章:《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下简称“陈映真文”){1}为契机的,而这给了我很大的安慰、鼓励。

一个关于大陆理想主义挫折与重建的讨论,却从台湾作家陈映真上个世纪80年代的思考起步,可能会让不够熟悉陈映真的读者惊讶。不过,我想当大家读过我的文章和上面几位的讨论,就会发现:有关大陆理想主义挫折与重建的讨论,却选择从陈映真这位台湾作家有关思考起步,在很大意义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但读者可能想不到,我所以会在11年前就陈映真有关理解、思考作认真整理、爬梳乃至延伸讨论,核心动力之一便是对——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的,不同于上个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大陆当代青年理想主义的审视与关怀。

一向低产的我,不下半数的文章,都是在文章发表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后,才有较多的朋友特别认真对待。但即便常常如此,相比这些寂寞的文章,我2010年刊出的“陈映真文”发表后遭遇的寂寞程度,和我写于2004年、发表于2006年的回应王汎森教授的文章《以保守为建设 以被动为主动》,仍同属寂寞遭际等级高到不能不让我印象深刻的两篇。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陈映真文”2010年在台湾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接下来又收入2011年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出版的陈光兴和苏淑芬编的《陈映真思想与文学》论文集下册)和大陆的《开放时代》刊出后,除两三位台湾朋友在我面前偶尔会念叨到这篇文章外,大陆的朋友中只有上海的薛毅教授很肯定这篇文章。非常巧的是,“历史巨变中的人文学探索”会议(2021年1月23日—24日举行)余旸、程凯、冷霜讨论理想主义的那一场,就是薛毅教授主持的。

“陈映真文”的寂寞命运,直到2018年才开始改变。改变的标志点就是余旸的来信及老朋友黄琪椿对这篇文章的肯定。黄琪椿那时会读这篇文章,应该和2018年2—6月我在新竹的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做客座期间,研究所的彭明伟教授拉她、张立本等朋友和我一起组织陈映真读书会有关。也正是以读书会的进行和老朋友黄文倩邀我到淡江大学讲陈映真为契机,我重读了这篇文章。重读对我的特别意义,就是让我再次清楚确认这篇文章——特别是其中关于“民族”“人民”问题的讨论,关于理想主义重建的讨论——和大陆当代现实尤其这现实中的思想观念问题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对话关系。

余旸和黄琪椿的肯定、我2018年上半年重读这篇文章的经验、我在淡江大学的陈映真讲座,让我更明确地意识到我有责任更积极向读者推介这篇陈映真研究文章的意义。这样一系列机缘和再认识的结果,是2018年8月同事赵稀方讓我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作报告和11月姜涛邀我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演讲,我都建议讲陈映真。在“文学研究所”里的报告因为主要是面对同事,我起了一个看起来戏谑实际相当准确的名字《贺大哥通过〈贺大哥〉看陈映真八十年代对“希望”、“爱”、理想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其中前一个“贺大哥”指我自己,后一个“贺大哥”指我在文章中重点分析的陈映真小说《贺大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我这次查阅后发现,当时我起的演讲题目是《理想主义的挫折与重建——以1980年代陈映真的有关思考为聚焦中心》,其主标题便和咱们这次论坛的主标题是完全一样的。显然,至迟到2018年下半年,关于“理想主义挫折与重建”问题,又成了我想通过陈映真的有关经验与思考与今天大陆人文研究者、思想者重点交流的问题。

很幸运的是,不知道朋友们是因为自己的时代感受和思考而重新想起“陈映真文”,还是我自己通过这些活动讲述出的信息使朋友们意识到陈映真当年的经验、思考探索与自己今天关怀、思考之间的关联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总之,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朋友跟我提到“陈映真文”。他们提到陈映真的方式,让我为“陈映真文”庆幸,因为它确实开始起到我当年期待的作用: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使一些大陆思想者把大陆一些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和陈映真当年这些思想、实践探索关联起来认识。我相信,一旦在这些敏感而又富于才识的朋友们的感受与思考中播下这一种子,它就会在这些朋友的精神—智识空间中抽芽、破土、生长。

某种意义上,我想将这次讨论理解为这一生长带来的第一次花开。我想象,花开后就有更多的种子出现,而更多的种子抽芽、破土、生长、花开后,明年就会有一小块花田了。花田再变大,要不了一些年我们就有花的原野了……

这种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一个人由一只蛋便做起养鸡致富梦……早就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嘲讽故事。不过,成为和这故事主人公严丝合缝的幻想人物,对现下的我还是很有培力作用的,因为它让我幻想这第一次开花带来的可能性:就是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朋友因这一次活动,不仅会在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中种下我们这次活动捎过来的种子,也会生起去追索使陈映真的生长成为可能的更多台湾有关思考和经验的兴趣,还会因这次活动参加者展现出的思考的触动和领悟,从而衍生出更多、更繁茂的花开、结果……

惭愧!

参加这次理想主义讨论的几位论者对我当年的“陈映真文”的注意,一方面让我深感安慰,另一方面也让我深感遗憾。遗憾的主要是我在2009年末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关于上个世纪80年代陈映真的写作计划。现在大家读到的这篇写于2010年初的陈映真论,是我根据这写作计划写出的第一篇,计划要写的还包括如下诸篇:

深度解析和陈映真理想主义挫折与重建相伴随的陈映真的文学思考,及与这些思考紧密相关的陈映真1980年代文学写作。

《人间》是陈映真理想主义重建后落到1980年代具体台湾时空中可说非常成功的实践探索,我想通过有点有面的分析,把陈映真的《人间》经验变成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方便大陆有心人参照的资源。

我非常欣赏陈映真在信仰遭到严重挫折后,强调应该从历史、人民的角度重建自己的民族理解。但正像我在写出的这篇陈映真文中所批评的,陈映真在提出他的“历史”“人民”原则时,他实际上理解大陆历史、人民的方式,并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历史”“人民”把握原则。是以在原有的写作计划中,我想从陈映真《人间》实践非常富于启发性的——关于如何深入、展开认识台湾社会,深入、展开认识这社会中人的——探索、努力中,提炼认识资源,然后通过把这些资源充实到他对“历史”“人民”的强调中,进一步发展出更为充实和可操作的“历史—现实中的人民”的观念形构,然后以这样的视角对陈映真1980年代的大陆观察、理解做分析。2009年年末、2010年年初会特别注重陈映真的民族主义问题,一方面固然因為中国民族主义在陈映真的观念世界与实践行为中都具有重要位置,而民族主义问题在2000年后的中国大陆越来越变为一个回避不掉的塑造性力量,另一方面则因为我想通过陈映真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所发展出的“历史—现实中的人民”的观念形构的视角,不仅对我如何理解、思考民族主义问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理解、思考民主、国家、社会、人,都会提供重要帮助。

2009年年底2010年年初我计划写的最后一篇是关于陈映真的第三世界感受、思考。我想通过陈映真非常着力的第三世界视点、理解方式,推动我把自己主要处于情感、价值共鸣阶段的第三世界关怀,落实为一种更有历史经验认识现实生活感受支撑的视野,从而使其更具思想支撑意义。

显然,这些计划中的写作和这次理想主义讨论都有相当的相关性。很可惜我当年本来想一鼓作气的写作被打断了,很可惜我后来在两次重新捡起陈映真写作的努力再被打断后,没有再作尝试,而只能在这次重读这唯一完成的部分时怅然……

而且还因为我那时过于立志对1980年代的陈映真作高完成度的展开讨论,加上写作前有相当长时间酝酿、准备,这就使我进行写作时过于依照整体规划进行。而这样一种按照写书的方式写论文的状态,反映到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处于我当时写作规划起始位置的文章中,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其设定重点自然落在为后面的讨论——特别是关于我非常喜欢的1980年代陈映真文学思考、文学写作的讨论,和关于我极其钦佩、视为范型的陈映真《人间》实践讨论——提供对陈映真而言具有结构性规定意义的历史、思想理解背景;另一方面,则导致我在处理有些问题时,会因为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还会特别涉及,而在这篇文章中未能按问题把握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必要的展开处理:

比如,我在称赞陈映真1979年从人民立场重建他的民族主义理解时,花了一定篇幅批评他这阶段涉及大陆的有关言论时,其实在想当然地把一部分大陆异议知识分子的立场直接认作了人民立场,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立场并不总是和这些知识分子的立场一致的,要真正掌握什么是人民的立场有时是非常困难的,我却因写作规划中后面设计有专门讨论“人民”问题群的部分,而未在此处适当讨论:既然陈映真把一部分大陆知识分子的立场视为代表着这时的大陆人民这一视角不对,那应该怎样做,方有可能比较深入理解这时的大陆人民呢?

同样,我在这篇大家读到的陈映真文中,虽然也用几页谈到《人间》,却因为后面要浓彩重笔讨论《人间》,是以既没在这篇文章中以必要篇幅讲述——思想上基本完成新理想主义构架的陈映真,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识和路径把在他重建后的理想主义中具有核心位置的爱、希望等观念,落实为在八十年代台湾社会具有高度开创性和高度建设效能的《人间》实践的;也没以必要笔墨讲述,陈映真《人间》实践最为核心的部分,在什么意义上是对今天时代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简单而又深刻”。

这些显然都和咱们这次理想主义讨论有关,而且本来也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陈映真文”本身相当需要的,我却因当年——现在回看很遗憾也很虚幻——过于理想化的写作抱负,没有在这篇文章中做相应处理,而这不能不增加我现在读这篇论文的遗憾强度。

不过大家不需要遗憾,所有我当年想写没写的,今天在座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都会处理。相比我,他们作为专业研究者一定会处理得更展开、饱满、准确、充分……

作为一向有写作心理障碍,因此,写作上过于低产的作者,当年竟然有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陈映真写一本书的计划,而且这计划不是在心里想想,而是真的在进行:自己收集也发动朋友帮助收集陈映真上个世纪80年代及其前后的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都作了认真阅读,一些我认为重要的文献阅读了多遍,并对一些文献作了认真批注;还手写了很长的写作提纲。

这些对我而言相当特别的现象,当然跟我很喜欢陈映真的小说有关,跟我阅读他小说之外的写作也常常受到触动有关,也跟陈光兴老师的大力推动有关;我怀疑还可能跟我与陈映真多次接触过程中,他这个人带给我的好印象有关。当然,我更知道我所以有如上对我而言很突出的反常表现,尽管这些确实是重要因素,但仍属外缘性的因素;我也同样知道,我非常赞成1988年台北人间出版社编辑出版15卷《陈映真作品集》时,《陈映真作品集出版缘起》中对陈映真的评价:

从一九五〇年代末,在二十二岁时开始在同人文学杂志《笔汇》发表小说以来,虽然产量不丰,陈映真不但是他那个世代的作家中一直没有停过笔的少数文学家之一,他所创造的独异的文字,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已确定了一个卓著的地位。

在文学上,他纤致、锐敏、忧悒和温蔼的感性;他那糅合了我国三〇年代新文学、日语和西语的特殊的文体,和多情、细巧、苍悒而又富于知性的语言;他隐秘着某种耽美,甚至颓废的、清教主义和激进主义的灵魂;他那于台湾战后世代至为罕见的、恢豁的历史和社会格局,使陈映真的艺术,卓然独立。

在“冷战·民族分裂”的历史时代,三十年来,他呈现在无数访谈、议论、随想和争论中的思想,如今回顾,他一直孤独却坚定地越过一整个世代对于现实视而不见的盲点,戳穿横行一世的捏造、歪曲和知性的荒废,掀起日本批判、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第三世界文学论、中国结与台湾结争论、台湾大众消费社会论、依赖理论和冷战·民族分裂时代论等一个又一个纷纭的争论,在战后台湾思想史上,文学家的陈映真成为备受争议,无法忽视的存在。

相信这样一个人一定也应该在中国史上不朽,但即便如此,因我写作的心理障碍过强,如上的喜欢和相信仍会让我选择去尽量认真读他,认真向朋友推荐,却仍然不会让我下那么大决心决定去研究他、写他。

也就是说,这种反常现象在我身上的出现一定还有进一步的理由:我看到了陈映真的思考为我思考我非常关心的如何在当代大陆重建理想主义提供了关键性资源;在《人间》实践中看到了他如何让他思想上重建后的理想主义落地成为具有高度建设性的实践;充分认识到他在观念上重新把“人民”放到关于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思考的中心位置,并在《人间》实践中,通过“人间”这个既真实、又悬搁各种先入为主认识的场域,把这些具体的“人”从各种现成理解逻辑中解救出来,然后认真凝视这些“人”的生命、生活状态,思考怎样既展开并准确呈现这些“人”所遭遇的不公、伤害,准确展开并呈现这些人所具有的“生”之尊严,从而使这些被凝视的“人”不会仅被单纯视为同情对象,也同时成为凝视者学习的对象和充实自己生命的有效资源。只有这样,在思考和这些人群有关的社会经济、制度改善措施时,“人”才不会被单纯视为问题的载体,被视为被动的救助对象,才会让“人”更准确更有尊严地被对待。显然,《人间》所相关的这些思考和经验,对我所特别关心的问题——如何改造与深化我们的社会感、社会认识、“人民”感、“人民”认识,在改造和深化过程中切实而非概念性地落实对“人民”的认同,并同时把这些变为一种切实的自我成长经验——都具有框架性的启发意义。

对我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能够理解,我为什么看到陈映真的这些思考和经验会这么激动。我的“潘晓文”{1}讨论的聚焦点之一,就是“文革”后中国大陆理想主义重构内具的结构性不足以致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引发的重要后果的问题。大家通过我的《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和“群众路線研究”{1}两文,也可了解,“文革”后那种以“中国长期封建”“中国其时社会主体人群其实还是小生产者”为理由所得出的“人民否定论”,在思想、文化、政治方面引出了多么巨大的后果。也就是说,我对陈映真思考和实践中这些部分产生这么激动的反应,和我对当代中国大陆历史展开中的痛感及对这痛感的切身单人床思紧密相关。同样,读过我《后社会主义历史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的变迁》的朋友,知道我对当代大陆文学的痛感所在,便可相当程度理解我当年关于陈映真的写作计划为什么特别设有关于他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思考、文学写作的专篇。也同样,我之欲对陈映真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观察、理解作分析,欲对他的第三世界视野和认识做把握、分析,其背后的问题动力也主要在我非常关切如何从人民立场理解和思考国家问题,非常关心崛起后的中国大陆应该有怎样一种世界理解视野、怎样一种价值感取向。

正如我这篇“陈映真文”的题记所说,我之决心写上个世纪80年代的陈映真,聚焦的都是有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让我的心发疼、发紧却无法绕过的问题”的。如此的好处是这会让我的研究、写作动力非常强,确定目标后就非常专注与投入,写作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尽力把对象的经验、思考转化为——即使不够熟悉台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够熟悉陈映真的——大陆思想者方便掌握的思想性表达。但毋庸讳言,这种按我的理解——过度聚焦陈映真和大陆有关历史展开有特别辩证、充实关系的思考、经验的写作,意图上便没有追求完整涵盖上个世纪80年代陈映真,而许多我写作计划不涉及或虽涉及但不正面展开的上个世纪80年代陈映真思考、写作、社会文化实践,对要完整把握、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陈映真,对理解这后面的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却是相当重要的。好在这些方面今天在线的张立本、黄琪椿、李娜和他们研究台湾的朋友们都会把握、处理,大家可以特别留心他们的成果。

当然,我当时那么专注地投入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为中心(当然,以我的研究、思考习惯,所有我当时找到的他的作品,我都是认真研读的)的陈映真,那么为他以理想主义重建、人民信念为中心的思考与实践探索所吸引,还和中国大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浮现并于其后不断发展的——以青年志愿者现象、乡建青年等最为大家所知的——大陆青年关怀社会运动这一重要的时代现实有关。随着对这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运动的了解,特别是关于运动中一些青年的困扰的了解:比如,一些青年为带队的成年人和组织他们的机构与自己理想的期待相距甚远感到困扰,为他们所面对的现实和自己想象的要帮助的现实太不一样而困扰,也常常为一起的志愿者伙伴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而困扰,等等,也越来越吸引着我的思考关怀和注意。

所以如此,是我把这个运动在相当意义上理解为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的运动,而一旦如此理解,我进一步会想的问题自然是:一个青年理想主义者介入今天的社会,如果要对其关怀对象有更多有益帮助,同时自己于其中也更能获得自我培力和自我成长,那么他在介入前该有怎样一种自我意识?怎样一种社会感、社会意识?怎样一种面对现实的历史感?才更可能使自己的关怀在最贴近对象的社会生活脉络、个人生命成长脉络的情况下,在帮助对象解决具体问题困扰的情况下,也能使对象更多被培力、成长?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切实的人格成长及认识能力和做事能力成长的经验?

从这样一个问题群看大陆当代的知识思想状况,我不能不有触目惊心之感。正如我在我的“潘晓讨论”研究、《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等文章中所讨论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的知识界在如上几个认识、思考方向上都有严重的先天不足:上个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不是没有理想主义,但其理想主义主要是通过支持改革开放,通过让自己快速、充分“现代”,然后通过“现代”了的自己来启蒙、教育社会,来确定自己的历史感、现实感、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的。这就意味着,上个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的这些思想、感觉状态,固然大有助于中国大陆时代状况的快速变迁,但不论是在有情怀、有更多意义感需求的青年人自身成长方面,还是在有情怀、有更多意义感需求的青年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感、社会意识面对社会方面,其回答都只能是笼统、先入为主的,而不是在对当代中国大陆社会和当代中国大陆青年给以认真、耐心、细致把握后才给出的回答。

而等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理想主义遭遇1992年开始的商潮的打击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通过强调回归学院、回归自己的知识生产的分工本业,再建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而另外一些公共情怀仍强的知识分子,则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认同自由主义、左派、保守主义这些具有整全性特点的思想理解系统,再建着时代发言阵线,从而让自己的时代公共责任关怀得到一个出口。这样的情况到2000年后,由于再度出现由对国家权力的态度产生的思想阵线划分问题,使得知识分子阵营又不断有新的分化、组合。而这些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出现在知识思想界的各种变化,其各自阵营都有他们特别强调的时代真实问题。但亦不宜否认,这些具有很强公共关怀的思想阵营,由于会过度想象在实践上贯彻他们强调的价值、措施所会有的建设范围与建设程度,常常过快把时代中的其他问题归结为是自己所关心问题的衍生问题,因此,也都未脱笼统、概观、先入为主的思想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法认真、耐心、细致地面对和解答如下问题:使得有情怀、有更多意义感需求的青年人如何更好的成长?有情怀、有更多意义感需求的青年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感、社会意识去理解、面对社会问题?

让情况变得更复杂的,是我在“群众路线研究”的文章中讨论到的——“文革”后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的否定性理解,在时代各种机缘凑合的情况下,也极大影响到了体制权力的存在方式。这最典型的表现在群众路线重构问题上,并使得体制权力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离,越来越少对社会、对社会中人展开细致、准确的认识。这种情况延至上个世纪90年代后,体制也实际变得越来越用经济逻辑理解社会,并越来越把太多社会问题过快理解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免的阵痛问题。而这样一种体制权力的社会感觉、社会理解状态,当然也对有志关怀社会的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者在应该有什么样的历史感、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方面难有积极帮助。

了解了我对大陆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运动问题的特别关注,了解了我热切希望这一运动能顺利地发展,了解了我由它们的顺利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思想、社会、制度资源支撑角度回看时代知识思想、体制状况时的触目惊心,大家就可进一步了解,当我看到陈映真理想主义重建的思考,和他落实此理想主义于现实的《人间》实践探索;看到陈映真坚定宣布认同人民,但又在《人间》实践——富打开性、富对对象的充分尊重和从对象中发现资源与方法的对待社会、“人民”,而非教条性对待和想象社会、“人民”的——经验时,我为什么会那么欣喜了。因为我觉得他这些思考和实践探索经验,经认真的整理后正是对大陆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者直接有益的重要思想、经验资源。

究其原因,是陈映真的有关思考与经验既可和大陆有关历史、思考展开相辩证、相充实的关系,又可为当代中国大陆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的运动提供有益资源,这两者一起合力,才让患有严重心理写作障碍症、又非专门研究台湾的我,切实地而非僅只是想想地行动起来,以为自己真的会写一本关于陈映真的书!虽然事实上只写了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

不知道通过上面交代的我对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运动的关切的心路历程,有没有朋友会想到:这不仅可以是阅读、理解我的“陈映真文”的一个重要把握线索,也可以是阅读——在我2006年中到2009年中停顿了差不多三年的写作后,从2009年年底开始至今10余年写作中——另外一些我很用力的文章的重要把握线索。

比如,我的“潘晓文”“群众路线文”“启蒙与革命文”的后面部分便可视为是向青年理想主义者解释:他们所处身的、不容易得到直接有效知识思想资源支持、具体经验资源加持的时代环境是怎么形成的,而这一切并不是必然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文革”后的某些固化的理解、思考模式相关联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是必须被反思并且在被清楚反思后可以相当程度地克服、改善的{1};我的“启蒙与革命文”的前面部分,则可视为通过当年两种启蒙观不同历史命运的历史经验,向青年理想主义者推介他们可以参照的社会意识方式、与社会互动的方式;我的“雷锋文”的后面部分就差直接跳出来说,我希望青年理想主义者参照当年雷锋的“春天”经验,看能不能有助于他和合作者、被帮助者发展出他期待的那种彼此都更舒心自在,但同时又彼此相当情义相融的关系;至于我的“欢欢文”,更是就差直接向青年理想主义者们喊话:这是一篇先把一切可能妨碍自己观察、学习的知识、观念、意识等先见都放下,不仅需要“虚心”更需要努力“虚脑”后向社会认真学习的例子。先“虚心虚脑”地唯恐遗漏每一个信息地学习接受,然后通过反复的凝神体会,以让这些接受到的信息所蕴含的经验在我的意识中充分浮现,然后反复体会这对当事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最后才细心细意地用一般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翻译、转写这经验。当然,在这对对象的认真学习中,是自己非常实在的成长,和对对象、对象所在的生活与思考世界的由衷敬佩。

感谢石峰{2}去年在读了这些文章后,说这些文章很适合用来培训志愿者。大家可以想见,以石峰——当年还是学生时就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的“农民之子”社团,现在经20年一路走到今天成为知识分子关怀社会运动非常有成绩的思考者、组织者、实践探索者——的身份,他这么说给了我多大鼓励!没有他这样的鼓励,我很怀疑,我现在有勇气在公共场合坦白交代:我过去10余年思考的焦点之一,便是希望能为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运动提供支援。只要这些我拟想的支援努力是有真实支援意义的,哪怕很微弱乃至很间接,都给我很大的安慰……

应该正因为我当年关于陈映真的写作计划和这些年的如上文章都和对当代青年理想主义者的特别关切有关,我跟参加这次讨论的几位朋友都说道,虽然关于陈映真如何把他重构后的理想主义落实于《人间》实践我没能写文章讨论,但“观念上”的陈映真理想主义下落为“实践的”陈映真理想主义一定要处理的几个关键性环节,我的如上文章也都涉及了。如果有人把陈映真在台湾创造的经验和我揭示的如上大陆经验作对比,应该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可相互充实、互补、乃至相互辩证之处。我想如果有更多的朋友有意识参与到为今天青年理想主义者关怀社会提供资源的努力中来,那当代中国大陆青年理想主义运动,就更可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而倘能真的如此,当然是中国之福,也是你我之福。

我非常敬重北大中文系学长骆一禾(1961—1989),非常喜欢他在陈映真《万商帝君》发表的1982年写的诗《先锋》:

世界说需要燃烧

他燃烧着

像导火的绒绳

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

当然不会有

凤凰的再生……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他就是长空下

最后一场雪

明日里

就有那大树长青

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我们一定要安详地

对心爱的谈起爱

我们一定要从容地

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显然陈映真(当然也包括骆一禾自己)在最好的诠释着诗里的“他”……

但我不知道我们能否通过在他们启示的方向努力,就会让“导火”的他们真地成为“最后一场雪”,真的就会促发“明日里//就有那大树的长青//母亲般夏日的雨声”……

不过,至少有一点我们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们”“要安详地//对心爱的谈起爱//”、“我们”“要从容地//向光荣者说到光荣”……

注意骆一禾期待“我们”的是“安详”“从容”地“对心爱的谈起爱”“向光荣者说到光荣”,我想这不仅是骆一禾期待的——“大树”会“长青”,“夏日”也不再有激烈的“暴雨”,而是有“母亲般的雨声”——那样一种“人间”,人该有的对待“爱”和“光荣”的方式,而且即使是对待我们崇敬的、不能“再生”的“先锋”,我们难免会崇敬且激动地想到“他们”、说到“他们”,并通过这种崇敬、激动承续一种情感、人格和德性,但具体到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洞见,我们也只有通过“安详”“从容”地“谈”“说”,才可能更准确、可持续地继承他们,更准确、可持续地传播他们……

请让我们一起崇高、激动,一起“从容”“安详”……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关怀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理想主义者=爵式音乐=爵式人生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理想主义的感召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