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里找歌词创作灵感

2021-09-25 20:56赵安华
读者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品文官兵们读后

赵安华

這些年来,我创作了大量歌词,许多听众问我:“你的词内涵丰富,言之有物,画面感、故事性都很强,是不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每每这时,我会很诚实地告诉他们:“我的歌词创作灵感绝大部分来自一本刊物,它就是《读者》”。

40年前,我刚当兵就被挑选到师部电影队,既当放映员,又当图书管理员。那段时间,我疯狂地读书看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有一本新创办的杂志深深吸引了我,当时它叫《读者文摘》。这本杂志当时可是“抢手货”,官兵们对它情有独钟。我们图书馆最初只订了一份,后来发现需求量太大,不仅图书馆增订了十份,还给机关的每个科室和一些连队的图书室也加订了。

大家一致反映,这本杂志好看,所选文章直抵人心,没有假大空的语言,真情实感,非常人性化,给人以无限的时空遐想,读后能启迪心智。不少文章都成为官兵们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有的官兵还反映,《读者文摘》为他们廓清了许多思想上的困惑和迷雾。当然,我也是《读者文摘》的受益者,除了这些相同的感受,我的个人创作,特别是歌词创作,从中受益更多。多年来,我一直用一个笔记本,专门摘录《读者》中的经典句子,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反复翻看。在工作中、创作时,我经常引用这些内容,可以说,我是《读者》的忠实读者,也是《读者》的传播者。

有一次,我在《读者》上看到一个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带着露水的清纯,在那个花开的清晨,编织了美丽的梦,走进这座陌生的城。听着悠扬的歌声,在那个雨后黄昏,看见了多彩的虹,相遇那个注定的人。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你却为他许定了终身,没有来得及转身,已开始了这场缘分。就是因为这个可怜的自尊,你为世俗凋谢了青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只可叹是生死离分!”

我用了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里的这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作为歌名。这首词,我交给了一位著名作曲家,他看后忍不住哭了几回,曲子作好后给我发来,我却迟迟不敢制作这首歌,把它永远珍藏了起来。

还有,我在《读者》2018年第18期上读到了一篇小品文,叫《留将一面与梅花》。这篇小品文是解读丰子恺先生的那篇随笔的,读后,我被那种超然脱俗的心境所感动,欣然写下:“庭前花谢花开,屋后翠竹青岩,邀来一轮明月,好友对酌畅怀。雅兴油然而生,闲愁早已不再,诗酒田园画意,却是人间天外。留将一面与梅花,听香读画浮云散,岁月静好心自在,好梦一场春又来。”这首词很快制作成了歌,由著名歌唱家张也老师演唱。

细细数来,这些年我创作的500多首歌曲,其中将近一半的灵感来自《读者》。《读者》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我在它走过40年的今天写下这段文字,以表感恩之心。真诚感谢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他们以工匠精神,编辑了无数美文,奉献给广大读者。

猜你喜欢
小品文官兵们读后
卷首
大家的小品文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陈万兵
谈谈小品文
花丛觅诗
读后感
发现和表现寻常生活
双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