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在鼻窦内镜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6 12:01如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如皋2265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鼻甲复合体鼻窦

1.如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如皋 226500)

2.如皋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如皋 226500)

倪 建1,* 毛庆杰2 杨志勇1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症,包括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型和单纯慢性鼻窦炎型两大类,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有感染与变态反应两种理论,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1-2]。目前内镜鼻窦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开放鼻窦窦口,促进各鼻窦病变清除[3]。鼻道-窦口复合体是近年来新提出的解剖概念,其与周边结构变异情况被认为是鼻窦炎发生的直接因素,内镜鼻窦手术可有效使鼻窦恢复正常功能,但对复杂结构无法直接进行治疗[4]。因此找到合适的评估手段有利于提高内镜鼻窦手术成功率。CT扫描中容积扫描技术实现了多项同性重组图像,理论上也能够清晰显示鼻窦微小解剖结构与变异情况,但缺乏临床数据支持[5]。因此本研究就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0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鼻道-窦口复合体CT三维重建在鼻窦内镜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5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中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为嗅觉减退、头痛、闭塞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存在面部外伤史;患者既往接受鼻窦和鼻腔手术治疗。10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73例,女3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4.52±3.74)岁。本研究提交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2 方法有22例患者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CT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摆正患者头部,扫描范围上齿槽至额窦上缘,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选择CT轴位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mA,矩阵512×512,视野310mm×310mm,准直0.6mm,层厚0.6mm,螺距2。图像后处理:通过Wizard工作站处理原始数据,层间距0.7cm,层厚1.0cm;软组织多平面重建通过软组织算法得到,采用骨算法得到骨性结构软组织多平面重建。

图像评价:冠状位标准图像:调整矢状位图像垂直线,使其充分显示筛窦最大截面,调整轴位图像上水平线,保证左右筛窦对称。轴位标准图像:调整冠状位图像上水平线方位与双侧副鼻窦对称。矢状位标准图像:调整冠状位和轴位图像垂直线和鼻骨正中矢状位平行。

解剖变异情况:(1)泡状鼻甲:中鼻甲产生气化腔;(2)反常中鼻甲:中鼻甲过度向外弯曲进入中鼻道;(3)钩突肥厚:钩突增生和中鼻甲、筛泡下缘间距和(或)筛漏斗狭窄低于2mm;(4)钩突内侧偏移:钩突角度(钩突长轴与垂直线面向鼻中隔的夹角)低于135°;(5)钩突外侧偏移:钩突角度(钩突长轴与垂直线面向鼻中隔的夹角)大于145°;(6)钩突气化:钩突增生和中鼻甲、筛泡下缘间距和(或)筛漏斗狭窄低于2mm;(7)Haller气房:前组或后组筛窦气房向外下气化,气房形成于眶下部;(8)鼻丘气房:由于上颌骨额突气化引起,鼻丘形成额隐窝前壁和额窦底,要求上缘达到或超过额鼻管开口;(9)鼻中隔偏曲:选取筛漏斗最大截面,在鼻中隔上附着部作垂直线,在鼻中隔偏曲的突出点至鼻中隔顶点作垂直线,其中产生的夹角作为鼻中隔偏曲角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CT图像,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情况(及病变区域和筛泡立体空间关系),包括泡状鼻甲、反常中鼻甲、钩突肥厚、钩突内侧偏移、钩突外侧偏移、钩突气化、Haller气房、鼻丘气房、鼻中隔偏曲。鼻-鼻窦炎症分布情况,包括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口、上颌窦、额隐窝、额窦、蝶窦。观察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合并鼻窦炎情况及病变区域和筛泡立体空间关系,必要时测量筛泡前后径,左右径。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中完成,计数资料以n或%形式表示。

2 结 果

2.1 CT图像分析22例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病变位置术中内镜下与CT显示相同,见图1。

图1 CT图像。图1A表示右侧泡状中鼻甲致中鼻道较狭窄,或阻塞(箭头);图1B表示双侧钩突肥厚造成上颌窦、双侧窦炎症(箭头);图1C与图1D表示双侧Haller气房造成筛漏斗狭窄(箭头),发生窦口与上颌窦炎症(箭头);图1E为矢状位;图1F为冠状位,两者均表示右侧鼻丘气房造成额隐窝狭窄(箭头),发生同侧额窦炎症。图2 CT图像。图2A表示筛泡前后径;图2B表示筛泡左右径;图2C表示解剖病变区域。

2.2 病变区域和筛泡立体空间关系筛泡前后径较宽,左右径较窄,解剖变异出现时可以测量骨板长度,见图2。

2.3 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分析105例慢性鼻窦炎有85.71%(90/105)发生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包括泡状鼻甲30.48%(32/105),反常中鼻甲9.52%(10/105),钩突肥厚13.33%(14/105),钩突内侧偏移11.43%(12/105),钩突外侧偏移3.81%(4/105),钩突气化2.86%(3/105),Haller气房8.57%(9/105),鼻丘气房9.52%(10/105),鼻中隔偏曲24.76%(26/105),见表1。

表1 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分析[n(%),n=105]

2.4 鼻-鼻窦炎症分布情况鼻-鼻窦炎症分布:前组筛窦87.62%(92/105),后组筛窦37.14%(39/105),上颌窦口69.52%(73/105),上颌窦65.71%(69/105),额隐窝20.00%(21/105),额窦14.29%(15/105),蝶窦8.57%(9/105),见表2。

表2 鼻-鼻窦炎症分布情况[n(%),n=105]

2.5 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合并鼻窦炎情况分析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合并鼻窦炎共90例,见表3。

表3 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合并鼻窦炎情况分析(例)

3 讨 论

慢性鼻窦炎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绵延不愈等特点,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鼻道-窦口复合体是近年来新提出的解剖概念,主要为鼻道至相对鼻腔外壁间的解剖区域,中心表示为筛漏斗,包括额隐窝、额窦、钩突、中鼻道等,体积较小,该区域解剖变异容易导致筛漏斗狭窄,引起鼻窦炎症[7-8]。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通过电子内窥镜可有效观察鼻窦内部结构并进行相应的清除病变,有利于改善鼻窦通风引流,属于微创,最大限度保护鼻窦及鼻腔粘膜[9]。但该方式不能完全消除炎症反应,严重影响鼻腔粘膜上皮组织吸附及鼻功能。因此,术前有效评估鼻道-窦口复合体及周边结构解剖变异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多层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及其周围结构情况,主要是通过同性扫描和容积采样得到,将多方位重组图像得到相同质量的图像[10]。当无法直接扫描其他切面图像时,可选择多平面重组图像,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观察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结构。同时与标准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结合进一步观察鼻腔、眶周、颅底以及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结构[11]。本研究结果表示,105慢性鼻窦炎患者中22例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病变位置术中内镜下与CT显示相同,提示CT能够清晰显示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情况。泡状鼻甲是由于鼻甲膨大造成鼻道阻塞,阻碍了引流和通气,是临床慢性鼻窦炎常见解剖变异情况[12]。有研究表示,CT检出泡状鼻甲为36%左右[13]。本研究CT检出率为30.48%,提示与上述研究相似[14]。钩突是鼻道-窦口复合体关键部分,与中鼻道、筛漏斗联系紧密,是鼻内镜手术中中观察部位,也是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和筛窦切除术关键切除部分,因此术前有效观察钩突解剖变异情况具有重要意义[15-16]。钩突外侧偏曲与钩突肥厚容易造成筛漏斗变窄、半月裂,当钩突向外倾并与纸样板融合,在手术容易将眼眶刺穿,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钩突后缘内侧弯曲会阻塞中鼻道前部[17-18]。Haller气房邻近上颌窦自然开口,容易受到体积过大造成上颌窦开口变窄,进而发生上颌窦炎,并且在眼眶下缘。因此术前有效评估Haller气房大小、位置有利于降低对眼部的伤害[19]。当鼻丘气房体积过大,会堵塞或狭窄额隐窝,进而发生额窦炎症[20]。本研究结果表示,反常中鼻甲检出率9.52%,钩突肥厚检出率13.33%,钩突内侧偏移检出率11.43%,钩突外侧偏移检出率3.81%,钩突气化2.86%,Haller气房检出率8.57%,鼻丘气房检出率9.52%,鼻中隔偏曲检出率24.76%。同时鼻-鼻窦炎症分布:前组筛窦87.62%,后组筛窦37.14%,上颌窦口69.52%,上颌窦65.71%,额隐窝20.00%,额窦14.29%,蝶窦8.57%,说明CT能够清晰显示鼻窦的细微解剖及变异,对鼻内镜手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CT可有效观察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情况及炎症分布情况,有效提高鼻窦内镜术成功率。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筛泡为中心区域进行导航般阅读,从而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及处理的灵活性,更加直接客观反映解剖结构,并可以数据化体现手术部位的空间立体结构,为手术提供更精确数据。

猜你喜欢
鼻甲复合体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西南地区一次对流复合体调控下的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特征及机制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主要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GID/CTLH 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水稻延伸因子复合体家族基因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分析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低温等离子射频鼻甲消融术在肥厚性鼻炎中的临床病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