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

2021-09-26 15:19李国珍
中华手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物质

摘 要: 古人的智慧都蕴含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之中,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标志性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认识和了解以及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融合,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传播的平台。本文主要通过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调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教育情况;以及如何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加大、加强、更有效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论述公共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研究。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教育;高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认识和了解,更在于去学习和感悟。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可使当代社会青年更充分的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并且对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一定年代感,并通过一代又一代“口传心授”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才得以保存的精神产品,能够充分地反映和再现当时的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民俗与实践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物质”本身就与“非物质”相对立,“物质”大概是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而“非物质”是指无形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相对虚幻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产品。“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是先辈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源源流传,并不断创新。

二、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述为: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1]委员会根据有关缔约国的提名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十大门类,邻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国曲艺种类十分繁多,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就有500余种,遍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曲艺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说唱艺术”的一种统称。曲艺源自于民间艺人,曲艺的内容是取材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并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用极简的语言去诉说或喜或悲的事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歌舞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起源于民间,多用于表达各种喜庆的传统节日中,民间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且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数量众多。民间音乐最显著的特征是民族性和地域性。民间音乐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劳动人民既是创作者也是演唱者,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最朴实的生活狀态和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极高地审美和艺术价值。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是最朴素、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开端。传统戏剧包含了多种艺术,例如:音乐、舞蹈、文学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揭示了种种社会生活矛盾,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劳动、巫术、战争等,在传统体育的项目中,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民间美术源于民间生活与民间风俗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形式稍有不同。民间美术在民间活动的发展中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和烘托喜庆的气氛,逐渐出现剪纸、花灯等。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有着丰富的民间历史,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风格,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中国传统技艺有:刺球、针灸、茶道、蜀绣、湘绣、粤绣等。传统医药也有丰富的历史,是先辈的医学家们在医学治疗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各个民族都有的传统的医学技能。此外,节气与节日、民间信仰、生活习俗、庙会、传统婚俗等活动,这些都属于民俗活动。

在时代的变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知识、深远的民族文化精神、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方式以及伦理美育的经验,所以我们在学习非遗文化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加对社会历史相关知识、科学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提升艺术的审美和人格的升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先辈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生活方式都是各不相同,所以呈现出来的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审美方面也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这些都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最有文化信息,最有历史性质的文化瑰宝。先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各族的智慧与文明。

三、高校普及的现状

(一)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发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与内容体系仍有诸多不适应,仍然缺少对非物质文化的正式教育。把非遗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课堂在课程规划中也缺少了内容的规划,该选择什么样教学内容,该如何吸引大学生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完善。因为当今的大学生有太多的娱乐化的产品和娱乐活动,那非物质文化与它们相比就会显得逊色很多。

(二)高校师资的匮乏

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与普通的艺术教育有区别的,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特定的专业性。在非物质遗产的门类中,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仍有区别,所以在普及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及较深的文化底蕴。现在所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还停留在现代的艺术教育中,距离非物质文化的深度还有一些差别。

四、高校加强非物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当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同时要极其重视对非物质文化教育的实践。在通过高校的教育与学习中,我们不仅仅可以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还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获得丰富的精神资源,当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五、如何健全艺术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一)怎样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

当今时代,当高校大学生一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时,他们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较为古老的文化之中。现在的大学生他们处于一个新媒体、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的科技信息时代,他们认识和学习文化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的诞生也推动着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方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该如何吸引他们的目光呢?

学校是一个具备着传播知识、推广文化、开辟创新功能的学习研究场所。高校在把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课堂融合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学习的意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设立,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平台,推广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在宣传手段上,我们可以以传统美术为例,我们在宣传上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剪纸特点和功能,比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剪纸去装扮我们的窗户、墙壁等室内空间,让同学们去切实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剪纸图案的丰富多样。

我们在高校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地区或文化,可以把不同风格的流派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多做一些比较,这样我们在宣传的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底蕴。

(二)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高校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因为目标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清晰的目标会为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首先要思考艺术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其次制定明确目标,最后制定详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通过非遺融入艺术教育可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书本知识、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时,老师需根据教育目标制定详尽的教学内容,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并结合实例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的知识,也要掌握一些民间音乐、舞蹈等技巧与实际应用,让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学习兴趣,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完善课程内容与形式

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构建好详细的课程内容,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整理,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相融合,实现艺术教育的多元化。把书本知识和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

经过对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体系相结合,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建立艺术教育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2020A078)

作者简介:李国珍(1995年7月—),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古筝表演专业。

参考文献:

[1]谭宏.冲突与协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人类学反思[J].文化遗产,2016(4):65-73+158.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