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与审美生态文明浅析

2021-09-26 15:18李骜
中华手工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工湖湖泊美学

摘 要: 纵观望去,这几年城市的景观设计美不胜收,人工湖打造可谓比比皆是,将大自然中最美的景观,最能让人们遐想的湖泊,植入了城市狭窄的空间,在喧嚣中,祈求宁静,在人流中获取悟心,这便是生活给我们最大的恩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即便如此,泛滥的修建人工湖,已经失去当初人们经过千辛万苦,踏破铁鞋无觅处,才难得一见的湖泊的震撼和陶醉的激情,完全荡失。在美感与快感之间,生活削减了美。

关 键 词: 艺术美学;生活;人工湖

一、天然去雕饰——“静”与“禁”的本能

建设生态文明,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每每去山野间,峡壁处,都会被瞬间出现在眼帘中的湖泊陶醉。“自然美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1]或许生活中,最原始的天赐之物就是这“天然去雕饰”的美,它让人在观物观景之时,激动和震撼由内而发,是人的第一自然的反响和反应,由人的身体的自然机能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自然美的性质: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是心灵美的反映;在于“自然的人化”;[2]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由此可见,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或许生活中到处可见流水的现象,诸如:下雨时屋顶漏水;楼上的水龙头的流水;以及小区水管爆裂等,形成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坑,是否会引起人们的这种遐想呢?当然不会,它只能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灾难和无限的烦恼。为此,美是对真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所悟出的感叹。

那么回归到“美是什么”的问题上来,解构天然去雕饰的大自然的馈赠物,人们会站在湖泊前陷入沉思,会在迎面而来的瀑布中流泪,会望着一潭死水的湖面而举步不前……无论是在下雨天的湖泊、雨后的湖泊、阴天的湖泊、阳光下的湖泊……,都会因为人以及人的思想,情感而变得有生命力。自然物由于有了人。它才变得美丽,才变得更有意义。因此美是由心生而来,是人的异化给予的情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产物。这是人工湖的“静”与“禁”。

即便如此,它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少去了人工雕琢之痕迹,减掉那些因人的不同的嗜好和人的不同的品味,而产生的有意识的形态打造。多了让人自由遐想的空间,更增添了因人而异对天然的构成物,所找到的不同的侧面,给予的不同的感悟。在这里,人们会从天然的形态中,寻觅各自的需求的部分,再按照各自的想象,还原成自己心中的希冀,从而形成自古至今各自不同的关于湖泊的诗歌、词赋、国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正因为是天然制造物,才会有这么多各形态的艺术成就,这就是天然去雕饰中,人对美和美感的本质属性吧。

二、咫尺匠心难——创造与超越的期盼

独具匠心是每个工匠想达到的境界,而巧夺天工又是工匠们一辈子梦想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使我们可以实现将大自然的湖泊,引入城市之中,甚至高楼大厦的屋檐下,并通过巧夺天工的工匠们植入客厅中,浓缩成“微观湖泊”。

人们是想通过对自然的山、水,对绿色世界的山野的回归与期盼;故此对引进的人工湖泊就有了一种别样的寄托。这种寄托往往是一种心理暗示,明明知道是“人工打造”,却往往会带着某种挑剔的眼光去寻找瑕疵。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思维,虽无法判断是一种城市的变态心理在作祟,但可以看到的是:创作的超越是无论如何不能还原于自然之景象。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今天的生活陷入一种呆板状态,在自我设限的“审美”疲劳之际,不要让何处可见的湖泊变成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品。在重新诠释、生发和再创作过程中,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景观世界,而是在显示大众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过程中,失去了作为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体验。这就有待于人们对它的期盼,在创造美与超越真实景观的修建中,完成审美意向的生成。这也是人类对艺术更加迫切的需要,将天然之物转化成人工之物,将喧嚣繁杂置换为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瞬间。从而构成工匠们的创作追求与大众的审美感受浑然一致的永恒的美的世界里去遨游。

三、境生于象外——美学的社会功能

“境生于象外”[3]是对“意境”范畴最简明的规定。中国古代艺术家常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来阐明自然景别的意境外的含义。博大精深的蕴涵着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带来人们极度的疲惫和紧张的情绪。在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今天,在不断提高人们的鉴赏力的新世纪,在人们追求一种返璞归真之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但在完成人为的意境装饰之时,也同时包含其美学社会功能的演变过程;在形而上的意境的美感之中,社会环境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但并不排斥大众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改造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空间之时,其实就是在完成其美学的社会功能,更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有利开发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也是艺术与审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所在。

现代都市的城市化进程,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和打造,是融入一种社会的无限空间和时间的人生感和历史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境生于象外的现实诉求。在功利性与审美环境的语境下,去自觉完成“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人的内心生活失衡,人与自然失衡,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人类失去家园,这当然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境生于象外”,的确美学的社会功能,是在于“境外”的自然美的領域和社会美的领域所能体验的。在完成它的本质属性的历史使命之中升华,在升华中感召真实艺术在社会生活的体现。为此,人造湖也就有了它特殊的历史使命。但并不意味着,大势的修建湖泊,让城市陷入千篇一律景象,让“湖泊”的“死水”处于瘫痪状态,让寂静的人工湖变得更加没有生命力。更何况湖泊无法替代原始的自然风光,没能被流动的脚步带去欢声笑语。而最大的弊端还在于:呆板的符号被刻在城市中,凌乱的美被规整有序,在井然的人工湖之中,毫无美感之意象,更缺乏真实的时空、宇宙之感。在完成社会美化功能之时,延伸“人工湖”的“境生象外”之意境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推进,起到美学的社会责任。

四、生活削减了美——环境景观的忧思

环境景观的建设,其中最有力度的是,有山有水的人工打造,因为在中国传统人文史观意义上,人的本质回归就在于山水之间。而人类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水,这生命之源,为此在选择修建自然景观上,毫无疑问,“湖泊”便成为第一打造目标。在历史上,无论是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唐·孟浩然的《与 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元·尹廷高《雷峰夕照》还是明·万达甫《南屏晚钟》,都是在描述与湖有关的诗词,可见湖泊对人们的遐想意境有如此魔力。正因为如此,社会的景观建设找到了这个切入点,大势打造人工湖。

无疑,这是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让城市变成天然合一的人文景象最好的构思。愿我们的城市在天地之间相连,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山与水之间。让更多光鲜亮丽的景色春满人间。这也是一种社会和谐的兼容。我们在极度的疲惫之余,不用走出屋舍,不用到大自然里,就能和山野亲密接触,在舒缓我们的身心和紧张的神经之时,得以解除疲惫。但瞬间发现,人造湖泊,一夜之间,已经悄然地包围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感叹之余,却又有了一种被围困的痛楚,慢慢地扩散开来,我们已经到了无处逃遁之际。我们的校园新修了小桥流水、打造了别致的湖泊;我们的小区楼与楼之间的分割线,是一座座美丽的湖泊、我们的星级宾馆、公园里、街道上、家里、甚至新开业的现代化商厦下……比比皆是,这时便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要逃离,到真正的乡村去,到山间中,寻求“最后的香格里拉”、追觅最后的“茶马古道”、观赏“长江边上第一岛”……在世界上最多湖泊的中国,青海湖的浩瀚缥缈,波澜壮阔中去感叹、在人间天堂的“西湖”去漫游、站在岳阳楼上赏洞庭湖……可这一切又是如此的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生活在悄然中削减了美。

生活的美是天然的,更是后天人为的改造这一点不假,但问题是成批生产、大量的复制和拷贝,将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对湖泊的天然畏惧感。原本美丽的生活变得恐惧和忧虑。原来的震撼变得格外痛楚,不要让在摄入灵魂的美感由此变得魂破。“真就是自然,这个存在的本来面貌,它是有生命的,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命运紧密相连的,因而是充满了情趣的。”

五、结语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如果脱离了大众的审美需求,违背了社会环境的真实,背离了民族生长的土壤,那么任何一种形式下的打造,都将是徒勞而无为的。

要为之——对美的价值的内在的挖掘;要遵之——对环境改造的自然规律的遵循。不能走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极端;也不能走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极端。要找寻一条符合中国大众心理需求和中国国情实际需要的路,符合大众视觉审美的渴望,能不能摆脱机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美学的大势破坏,形成一个更加健康、良性的生态环境建设,才是我们未来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作者简介:李骜(1990—),男,四川成都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视与电影制作。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81.

[2]叶朗.美学原理[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78.

[3]刘禹锡.董事武陵集记[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人工湖湖泊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害羞”的湖泊
人工湖生态景观建设和维护
黑河河道气动闸人工湖库尾跌水工程设计方案探析
纯白美学
奇异的湖泊
人工湖清晨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