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者绘表现形式在戏曲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2021-09-26 17:00巩宇祥
大观 2021年8期
关键词:浮世绘

巩宇祥

摘 要:日本的歌舞伎演出与中国的戏曲艺术都是以歌舞演故事。但浮世绘中描绘歌舞伎演员的役者绘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深刻影响了近现代的中西方美术。文章从役者绘表现形式中的人物造型、用色特点、构图、选题入手分析,从中汲取能为戏曲绘画所借鉴的元素,以期为戏曲绘画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浮世绘;役者绘;歌舞伎;戏曲绘画

日本作为和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在文化发展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日本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吸收优秀异邦文化,古代时以中国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唐朝时,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大和绘①、浮世绘等都有唐朝绘画的影子。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在日本江户时代起源发展并成熟,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平民化的生命欲求和个人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样式,充分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审美思维,并影响了近代中西方艺术风格样式和叙事方式。浮世绘中的大部分作品是美人绘和役者绘,它们构成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大众的流行时尚和生活百态,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美术史上绚丽的一段乐章,也是现代研究歌舞伎难得的参考资源。

歌舞伎②作为浮世绘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起源、发展、成熟期与浮世绘较同步,贯穿整个江户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不断发展壮大,18世纪末江户已经成为容纳超过100万人的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地位相对较低的平民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后,欣赏趣味有别于贵族正统文化推崇优雅伤感的诗歌和克制的能剧,形成了以通俗易懂、造型表演夸张、化妆服装艳丽为特征的歌舞伎表演和以描写市民生活的浮世绘为主的町人文化,被人们称为“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歌舞伎通过夸张的造型动作、浓郁的妆容、艳丽的服装展现出歌、舞、演剧浑然一体的艺术。在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中,歌舞伎从一度是妓女的演艺成为登大雅之堂的高尚艺术,如今也是日本文化的一张名片,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役者绘的表现形式

役者绘通过描绘普通百姓难以见到的歌舞伎演员舞台表演、后台生活、人物肖像等题材,形成了以似颜绘③、大首绘④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役者绘可大致分为两类:以突出人物造型和内心活动的似颜绘和大首绘,如东洲斋写乐《第三代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胜川春好《市川团十郎之暂》;以描绘演出场景、舞台布景、大小道具的写实浮世绘,如歌川丰春《歌舞伎芝居之图》、奥村政信《芝居狂言浮绘根元》。此类作品成为研究歌舞伎发展史的参考资料。

从役者绘的人物造型来看,呈现以“瓢箪足”为特征的夸张的肌肉凸显,以“蚯蚓描”为特征的线条纹饰粗线变化,以呈现演员有张力的动态。役者绘中大首绘的代表人物天才绘师东洲斋写乐以其写实性给画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他所表现的写实性并不是表面的相似,而是努力探寻、刻画人物内在精神的真实,在写实的同时又运用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体现出幽默感,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同样,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化舞蹈动作具有无穷的表现张力,既典型又美观,高度夸张概括,结合纹饰多样、宽大或者紧凑的戏服,还有夸张概括的脸谱等一系列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舞台美学原则,为戏曲绘画人物造型提供了天然变形、夸张的素材基础。这种舞台美学同日本役者绘中歌舞伎人物在表现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可以借鉴役者绘的造型语言,为画家的艺术再创造提供宽阔的空间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从役者绘的用色特点来看,其有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清新明快、色彩艳丽的艺术效果,浮世绘版画习惯用中间色,雅致柔和,在人物纹案服饰中展现出丰富而不繁杂的效果。而这种用色习惯恰好对应了当下流行的高级灰颜色,虽然色彩纯度低,但是有虚实对比,空间能拉开,色彩节奏有韵味,不是一片死灰。最重要的是,色彩搭配漂亮,尽量做到每一种颜色在画里都是和谐的、合适的,更高级的是要表现出某一种倾向的氛围。

从役者绘的构图来看,似颜绘、大首绘中通常只有简单的背景,甚至没有背景,以此衬托演员的生动形象。其运用非对称性构图、扁平的图形、简洁明了的边线、极度概括的不受立体和三维空间约束的装饰性元素。在观察、表现对象时,充分夸张其造型特征,使之进一步单纯化,作为“形”加以整理并抽象化,不拘泥于细节,大胆切割,营造出多变的视觉空间效果。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不规则、不整齐的背后具有增长的潜质,能使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心理经验形成不同的完整形态。将役者绘的构图方法运用到戏曲绘画当中能更快地抓住观众的眼球,通过绘画作品将观众的情感代入其自身认知理解的戏曲情节中。

从役者绘的题材来看,因为受众区别于宫廷贵族,虽然不乏文化修养较高的群体,但观众普遍是平民百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从题材选择到形式表现方面都和传统的大和绘关注点不同,其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迎合大众口味。自似颜绘到大首绘的发展正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戏迷心理、迎合市民潮流,而不是根据画师自己的喜好和情趣随意画出的俊男美女。绘师一般根据当下剧目的火热程度选取题材,例如东洲斋写乐在短短10个月的艺术生涯中发表140余幅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不模仿浮世绘以往的绘画模式,其闪光点就是令演员的个性服务于扮演人物的塑造。正如日本学者井曾太郎所说:“写乐所描绘的演员本人的个性与舞台上所表演的角色相融合,二者得以生动彻底的表现。”

二、役者绘表现形式在戏曲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进入21世纪,信息和科技快速、爆炸式的发展使得传统艺术受到巨大冲击,面临更多挑战,而这其中戏曲与戏画艺术更是被大众所渐渐遗忘。值得庆幸的是,在现代戏曲中,也不乏观众对极个别戏曲演员的追捧,张火丁⑤的演出门票往往刚刚放出就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灯迷”⑥彻夜排队只为抢到限购的《白蛇传》门票;如果在视频播放平台观看戏曲名家李胜素⑦演出的剧目,打开弹幕你可以看到满屏都是粉丝对李胜素的表白,戏迷亲切称其为“素素”。由此可见,目前的戏曲受众中青年观众也不少,大多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独立的审美诉求和新媒体环境下的话语权。而我们的戏曲绘画同样可以根据当下的流行剧目和当红演员进行一些二度创作,将视野放在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的舞台造型、幕后排练、日常生活中挖掘艺术素材,借鉴役者绘的艺术语言,通过戏剧化的人物面部特写、流畅的造型艺术和简洁且富有节奏感的色彩,描绘歌舞伎演员,将其对角色的真切感受和演员个性魅力传达给观众,使观众通过有别于戏曲的途径对剧目印象深刻,并对演员表演和剧情回味,培养新的审美趣味。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通过新的途径进行完美创新发展,将戏曲艺术中优美的、夸张的、程式化的形象与写实绘画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助于丰富戏曲艺术的表现张力与内容,极大程度地提升戏曲艺术在民间的认知程度。

注释:

①大和绘:(Yamato-e),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于日本本土的民族绘画。它以日本的题材、方式和技法制作,与当时流行于日本的中国风格的唐绘相区别。

②歌舞伎: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剧、狂言一同传世。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似颜绘:日本用语,翻译成中文被译为“似颜绘”。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真人的相貌和心情结合起来,在纸上画出接近真人的头像。

④大首绘: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

⑤张火丁:中国女京剧青衣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属程派第三代传人。

⑥“灯迷”:张火丁的崇拜者。

⑦李胜素:女,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文献:

[1]李琢玉.“戏画”与“画戏”[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2]杨贵玉.论浮世绘对当代艺术的启示[J].美与时代(上),2019(6):16-18.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

猜你喜欢
浮世绘
新闻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