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散文的语言艺术

2021-09-26 19:14李冰冰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野马风气徐志摩

李冰冰

摘 要: 本文从“诗情画意”“野马风气”“浓得化不开”“浓却化得开”几个角度分析了徐志摩的散文语言艺术。徐志摩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而灿烂的一笔。他感情的真挚灼热超越世俗;他对自然的描摹令人心生向往;我们被他“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所感染,又为他“浓却化得开”的语言风格所折服。根据徐志摩及散文作品概述,结合近年来学者们对徐志摩散文作品的研究,对徐志摩散文的语言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诗情画意;野马风气;浓得化不开;浓却化得开

一、徐志摩散文创作综述

徐志摩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在1924年徐志摩创作了散文集《落叶》,在1927年发表了《巴黎的鳞爪》。1928年徐志摩创作了散文集《自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创作了《自剖》《再剖》《求医》《旅伴》《我的彼得》等散文[1]。《自剖》这样的题材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并不多见,徐志摩写下这些散文,在对自我进行深刻地追问的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

二、徐志摩散文的诗情画意

徐志摩的散文,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背景,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诗的一种变体,无论是韵律还是意境,细细读来都能看到诗的影子。就《巴黎的鳞爪》而言,作者以他特有的诗化语言,道出了巴黎人特有的洒脱不羁的品质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虽然一时落魄,仍不忘对理想的坚持,即使貧困潦倒也并不碍对真善美的执迷;真诚而不攀附,洒脱而不放浪,这正是巴黎所特有的民间风气,巴黎的生活场景被徐志摩寥寥几笔勾勒得生动形象,如在眼前。徐志摩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时常连他自己也无法抑制。这一点在《巴黎的鳞爪》里也有所体现。徐志摩倾注了他真挚的感情,使这篇文章染上了馥郁的情感色彩,读来只觉得甜蜜浓稠,回味无穷。“赞美是多余的……谁不想再去?谁忘得了?”[2],徐志摩在这里将“巴黎”和“天堂”“地狱”相提并论,新奇而不突兀,寥寥几句,虽没有华丽的辞藻雕饰,却使作者对巴黎的恋恋不舍跃然纸上,这样的文字任谁看了也会对他笔下的巴黎心生向往吧。

徐志摩驾轻就熟地遣词造句,不但使它们简明扼要,而且赋予它真情实感,使得语句的串联浑然天成,同时又不限于言辞的修饰,注重对生活的反思。或者直抒胸臆,或者婉转动人,有时慷慨激昂,有时抑郁愤懑。读来回味悠长,别有深意。[3]

“诗化特征”是徐志摩散文最显著的语言风格。读徐志摩的散文,只觉得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他的譬喻层出不穷,联想生动活泼,排比井然有序。字里行间都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字驾驭功底。他对长短句的把握恰到好处,通过精心的构思和恰当的处理,巧妙地将文字的音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4]

散文《想飞》中描摹云雀的精彩语句将云雀的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活动得多快活,圆圆的,……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5]这一段生动形象的画面描写,言语间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般充斥着童趣。“豆子”“芝麻”等质朴又贴切的比喻将整个场面连缀起来,毫无违和感。同时描写又不受限于单个感官,从视觉到听觉,浑然一体,后面关于云雀鸣叫的描写,言简意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似乎只是在写景,却融情于景,将现实生活里无法实现的愿景寄托于文字。飞,只是一种象征,徐志摩所追求的飞,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解脱。飞,便是不受任何束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飞令人心驰神往,而徐志摩的一生,无时无刻不被命运的枷锁牵扯着,无论是理想或是爱情,都受到时代的压抑,他将心中对自由的渴求以及无处排解的苦闷化为“诗情画意”的文字,熔铸成了这篇《想飞》这样的散文,撇开平仄音韵,即使说是一首抒情的长诗也不为过。

在散文《一封信》中,徐志摩通过对形象的塑造和层出不穷的新奇譬喻“构成一重神秘、幽深的意境,颇具法国象征主义的意味……被海水蚀空的岩石等。”意境的新奇,言语的生动,都是诗化的特征,“残碑”“金字塔”“木乃伊”这类遥远而古老的意象在徐志摩的散文创作和诗歌创作中会时常登场,给文字增添一层神秘色彩。在创作这篇散文的时候,作者将他的诗人特质融入其中,他赋予散文深刻的内涵,并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而这些内涵又极其朦胧隐晦且意味深长,要想参悟其中韵味,须得反复品读,在这样的过程中使读者领略到他散文的别样魅力。

三、野马风气

“徐志摩的散文颇具野马风气,行文如脱缰野马,腾跃恣纵,奔跳自如,灵动无拘,行止由意,往复随心,写得洒然、翩然、飘然”,这里的“野马风气”是指徐志摩散文的文风洒脱自然,想象新奇,这也是他散文语言的另一特色,文如其人,放浪形骸,不羁于世。[6]

以《印度洋上的秋思》为例,作者赏一轮明月,泛一缕闲愁,虚实相生,触景生情,掺杂回忆与现实,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文章里描写的“婴儿”“少妇”“矿工”“潭水”,这些意象看似随意挥洒、毫不相关,却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徐志摩对时空的变化,场景的转换运用自如,信手拈来,其中各种琐碎的景物,用一轮秋月紧紧联系起来,秋月是作者用以串联全文的意象,是诸多情绪和百般联想的引线。徐志摩自己也曾这样评价他本人:“我是一只不羁的野驹,我往往纵容想象的倡狂,诡辩人生的现实;比如凭借凹折的玻璃,觉察当前景色。”文如其人,散文是徐志摩个性的抒发,他本身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拘束,恣意奔腾。而他的散文更是自由奔放,不事雕琢,天马行空般在现实与理想的边际来去自如。这样的“野马风气”在现代散文中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四、“浓得化不开”与“浓却化得开”

“志摩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色彩,他写散文多用第一人称,这样更便于直接和强烈地抒发感情。”在散文家的身份之前,徐志摩首先是一个诗人,而诗人的情感总是充沛而浓烈的,他把这种炙热的情感融入了散文的创作中去,形成了他所独有的“浓得化不开”的语言艺术。徐志摩的散文《想飞》就是“浓得化不开”创作风格的典型。《想飞》中这样写道,“人类最大的使命……吞吐一切。”[5]这一段语言气势磅礴,仿佛在黑暗的压迫中发出的一阵呐喊,饱含着徐志摩挣脱束缚超越自我的豪情壮志,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并没有阻碍他火热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更加渴望冲破束缚。

说到“浓却化得开”,就要提起徐志摩的另一篇散文《丑西湖》,虽然这篇散文情感丰富,但徐志摩没有放任它们泛滥成灾,而是理性与感性兼顾,浓郁的情感中夾杂着清新而又细腻的描写。不妨读一读《丑西湖》里对诗人记忆中的西湖和现今的西湖的对比描写,“那一方平台,几棵杨柳……唤起看守的人来泡一碗清茶,冲一杯藕粉……在三尺的柔波里兴风作浪”,这段语言清新明丽,情感饱满而不乏“烟火气”,像是在茶社与人闲谈,又说得面红耳赤拍案而起,先以白描的手法将西湖曾经的静谧秀美的风味以“平台”“杨柳”“回廊”“秋月”这些简单的意象连缀成句娓娓道来,展开美好的回忆,“泡清茶”“冲藕粉”“看月光”“听幽曲”这样的悠哉的趣事展现出西湖往日的风采,再以“汽车桥”“某家大少爷的汽油船”等典型意象将现今西湖喧闹不堪的浮躁场面刻画得入木三分。回忆与现实的参照对比是如此的鲜明,时过境迁,徐志摩写到这里不由感慨再无什么值得留恋的了,西湖的“俗化”让徐志摩失望透顶,倍感惋惜,想必读到这里一定让有幸游览过西湖的读者起身拍手称道,“确实如此,确实如此,西湖曾是这样的,西湖应当是这样的”;又使得未曾有缘游览西湖的读者对彼时的西湖仿佛身临其境般,大有一睹当年西湖风光之意,同时不禁和徐志摩一同叹惋,“可惜了,可惜,当年的西湖不复存在了”。《丑西湖》中清新流丽的描写,虽然同样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但真挚而不沉重,饱满而不溢出,在写景的同时掺杂着作者对西湖的“商业化”改造的不满,是“浓却化得开”的代表作。

“浓得化不开”的诗人情怀与“浓却化得开”的细腻描写,相辅相成,构成了徐志摩散文语言的独特风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徐志摩的诗在现代文学中的影响自不必说,他的散文也在现代散文中也占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他的散文语言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无论是“诗情画意”的意境构建,还是不拘一格的“ 野马风气”;无论是“ 浓得化不开”诗人情结,还是 “浓却化得开”自然流露,都值得每一个投身散文创作的人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中国新文学丛刊2·徐志摩选集[M].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2]徐志摩.巴黎的鳞爪[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陶复元.徐志摩散文鉴赏[J].北方文学,2013(10).

[5]徐志摩.想飞[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曹磊.论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J].北方文学,2012(2).

猜你喜欢
野马风气徐志摩
驯服的野马
花牛歌
风气
风气
风气
风气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野马之死
偏 见
小评《徐志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