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1-09-26 21:45邰鲁莲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邰鲁莲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改变当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其在动手参与多种类型实验的过程中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72-02

引 言

教师如果未能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起重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导致其缺乏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树立科学的意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感知物理原理和掌握实验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组织合作探究,激发思维碰撞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很多物理发现是由多位物理学家合作探究得出的。由此可见,合作的力量不容小觑。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合作探究为依托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合作意识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开展合作探究,可以拥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弥补个人能力上的不足。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教师可以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人数均等的几个小组,且组内成员的能力要有强有弱,能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然后任命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给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对杠杆实验进行了多次操作后,小组可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即总结实现杠杆平衡的条件有什么。又如,在探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将学生分组后,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1],即第一位学生负责实验的操作项目,第二位学生在旁配合实验,第三位学生负责记录实验的过程,最后一位学生没有固定的任务,而是帮助在实验各个阶段遇到困难的成员解决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其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还能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降低在实验过程中的拘束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在小组内提问和质疑别人的想法,发生思维碰撞,发展思维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生活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要多注意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从生活的所见所闻中感知物理原理,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探究。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用一根手指提装着东西的塑料袋时会感到非常吃力,而用整只手去提时,会感到轻松不少;用手抓光滑的物体,会时常感觉握不住,而用手去抓一些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却很容易抓住[2]。这些都是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实例。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圆珠笔在光滑的书皮和较为粗糙的草稿纸上写字,来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在光滑的书皮上写字更为轻松,在粗糙纸上却困难很多,以此来证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即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和物理紧密联系,感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活实例与物理学息息相关,如炎热的夏天阵雨过后,地面上会冒出一些“水气”;将一些铁块放到水里,也会产生很多的“白气”,这些都是很有趣且新奇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生活中取材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三、优化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不明显,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情况,由此会产生挫败感,降低探究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优化和改进实验过程,让整个实验过程更加合理、有效。因为很多实验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难以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由此可见,优化实验过程和步骤,解决在实验前就已经发现了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静摩擦力”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难以正确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理性的认知,在生活中很难感觉到静摩擦力的存在,不能想象两个相对静止的物质之间产生的力的关系。而一些简单物品的移动的实验很难帮助学生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优化实验过程,取两只鞋刷,使刷毛相对地叠放在粗糙的桌面上,水平推上面的一只鞋刷,可以看到上、下物体间刷毛形变的方向相反,由此可推想出上、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关系[3]。这一实验方式可以让探索静摩擦力方向的实验變得较为形象,使学生对静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有更好的认识,进而收获良好的实验效果。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