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的审美化教学研究

2021-09-27 13:13向平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背影散文

向平

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大变革时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当代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或多或少盛行着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功利性的教学目标,运用以知识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等,与现今倡导的“素质教育”相悖。基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内不少学者提倡一种“审美化的语文教学”。鉴于此,以《背影》为例,秉承现代教学理念,主要从审美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四个方面着手,以学生为本愉悦课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背影》 审美化教学 散文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以其富有情感性、形象性,个性化特点贯穿教学始终,使语文教学过程变为生动有趣的审美活动,学生在其中能放下负担,主动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丰富情感,获得素质全面提高。”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他们提高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②语文学科因其独特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情感性,使其具有浓厚的审美属性,并且经由思维的训练和文化的浸润,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趣。其中散文所蕴含的美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对知识、语言和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③但在现代的散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学问题,如教学目标偏离审美教育,教学内容万变不离其宗—的“形散而神不散”、导入——初读——再读——教师总结的老套教学设计,填鸭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未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也未能真正获得知识的积累,开启精神世界,丰富生活体验。因此笔者选取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融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的散文《背影》作为案例,因为它是介乎文学与实用文章之间的文体,其中丰富的情感内涵,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是教学设计点,渗透审美性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如何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其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对应的审美化教学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一.提出审美化的教学目标,具有审美价值

在优秀的散文篇章里,以情感为中心的美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背影》所在教学单元为散文单元,存在着以情感为中心的审美价值。单元导读提出“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的要求,以及课后积累拓展也提出“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赏析语句”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助读系统,还是练习系统,对《背影》中的语言表达与情感内涵这两大板块教学都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注重从语言品味角度入手鉴赏语言,达到审美化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学目标的审美化也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进行设计,才能把握课文中所蕴涵作者的深刻情感内涵,获得审美愉悦,得到美的享受。因此《背影》主要教学目标为着重引导学生品味饱含父爱真情句子,通过审美化的教学方法,深层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密码,以此传递两代人心灵沟通的社会意义,增强学生语感和情感体验,获得美的感受,开启精神世界,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二.选择审美化的教学内容,获得美的体验

王荣生教授指出:“教学内容是所有学科的立身之本,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④教学内容的审美化直接关系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它既是审美化教学的基础,也是整堂审美化教学的关键。“审美化的教学内容设计,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性质、学生学情等条件,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组织。”⑤散文具有独特的语言美、丰富的情感美、以及深厚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在课文所浮于表层的语言文字,还应挖掘课文提供的丰富情感与精神文化价值的培养,挖掘教材的内在美,其主要从形式、内容、意义三方面着手。

(一)感受形式美

《背影》一文中蕴藏着多样的语言形式,其中亲属称谓、标点符号、反复出现的词语,饱含深情的关键语句,以及较强的叙事艺术等都是美点教学所在,教师深入挖掘这些美点,让其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二)理解内容美

《背影》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是深刻的,其情感是错位的,这样的情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初中生的學习水平与认知特点有限,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需要基于这些情况进行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三)探寻意义美

于漪认为“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⑥《背影》所潜藏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具有独特性,不可忽视,它是语文具有文化味的重要因素体现。因此,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是整堂语文教学的成败所在,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取审美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实现审美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依据的审美化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教学选择。同时,审美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兼顾到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审美化教学方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背影》这篇课文中,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处环节中,主要采用多种审美化教学方法,层层递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一)导入中感受美

导入是教师教学任何一篇课文都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是一堂课教师与学生的第一个教学回合,教师可以在第一个回合用自己充满魅力的语言,将学生引领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其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背影》这篇课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可以在进入正题之前故设悬念,采取谈话导入的方式,追问学生“自古以来,抒发母爱的文章颇多,请您举例说明,并说明你的看法”,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出确实抒发母爱的诗或者文章多如牛毛,但写父爱的少之又少,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再引导学生走进一篇抒发父爱的文章《背影》,这篇文章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便让学生在课堂初始阶段融入一个好奇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阶段的审美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散文的审美化教学中需要设计好导入环节,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朗读中感受美

从朗读走向美读,是唤醒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趣的首选途径。央视《朗读者》的播出,更能让读者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美的价值所在。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身心都能融入无法言说的美妙语言环境中,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在《背影》这篇课文中,尽管文中语言平实朴素,却字里行间却包含着情感味道,如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形象的句子是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之处。因此,在本文中着重让学生品读第六自然段,深沉感受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细节描写,与之相应地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男女生扮读,小组竞读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蹒跚,探,爬,攀,缩,倾”等词背后之意,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积极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性地开展美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世界对话,走进文本,浸入阅读中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品味关键词中感受美

教材中的散文多处于名家之手,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语言富有意味。其中文本中的关键词语是作家艺术的写照,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凝聚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关键词语就会使学生发现深层的情感意蕴,与作者发生共鸣,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激动与喜悦。《背影》一文中出现反复的关键词语,强烈地流露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正是值得细细品味切入点。如名词“背影”与“泪”出现四次,却未带来一种视觉上审美疲劳的感受,因为它是品味作者情感的外在体现,是全文的关键。特别是第二次“背影”与“泪”的刻画,感人至深,显示出朱自清笔下所蕴含的情感的深刻性,扣人心弦。因此,带领学生咀嚼“背影”与“泪”,采取恰当的语言品味策略,如反复咀嚼法与换词删减法,进而挖掘这些字词背后的错位之爱,让学生身临其境,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

(四)情境中感受美

文学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独特而鲜明,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深刻情感。《背影》教学中可以以主问题形式展开,教师巧问学生,“本文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攀爬形象进行了生动刻画,尝试使用这种描写手法,刻画自己父亲的眼睛。”这种开放式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之后抽取几位小组代表上台叙述与描绘,设置一个“敢说话,说真话”的教学情境,其主要意图是在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将课堂知识归于生活体验,营造一种学生敢于上台表演,大胆自由敢说真话的氛围,构建一种阅读的审美意境,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五)对比阅读中感受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⑦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把相近或相关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选择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对照和鉴别,一方面实现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对比中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与情感体验的把握更加到位,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理解力。《背影》中所抒发的关于父爱的主题以及“错位之爱”的审美价值是可以对比阅读的教学点。首先《背影》的主题是父爱,可采取同类比较法,将罗中立油画《父亲》与之相比,增强艺术感染力。其次,可采取异类比较,将《荔枝蜜》与《背影》相比,突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社会价值的意义。除此之外,《背影》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两篇散文所隐藏的情感内涵是深刻的,是种错位之爱,经历合——交——离三种阶段,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将两者进行对此阅读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产生重要的价值意义。因此,采取对比式的阅读,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辨析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与美的感受。

四.开设审美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

在散文的审美化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地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育的大变革,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课堂上不是单纯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填鸭式”或者“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变学生由“被动”为“主动”,教师由“主导”为“引导”,进行师生之间平等地交流与对话,以便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散文的审美化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兴趣、审美理解力,更重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即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散文课堂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散文鉴赏技巧,品味了饱含深情语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而对散文中一些重要语句品味、深刻的情感领悟等进行片段的鉴赏或者创作的能力。《背影》这篇融抒情与叙事的散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点为“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像这种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板块活动,采取审美化的教学原则,设计一个问题为“若本文单纯写“父亲”的背影,故事还是如此感人吗,请写200字左右的鉴赏片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下节课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且上台汇报”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才能实现其教学目标,由读的活动变为写的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当代语文教育革新的时代,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每个教师所必需的。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必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革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审美化的教学,采用审美化的教学目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因为“审美是人生的节日”⑧,是像散文这种文学类的作品所追求的审美境界,是在阅读中享受这一“节日”的快乐,享受阅读的幸福。然在一线城市的一线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会使用审美化教学,但只是个别案例。与此同时,审美化的教学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并且在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教学中教师是否运用得当,想必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还值得更深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谢永平.初探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1).

[2]董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8.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37.

[4]王志明.初中生现当代散文阅读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谈[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6]林清芝.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7]王国芩.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8]刘振华.巧用对此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J].语文建设,2021(06).

注 释

①谢永平.初探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年第1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③王志明.初中现当代散文阅读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年第9期。

④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37页。

⑤林清芝.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年。

⑥王国芩.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⑦刘振华.巧用对此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J],语文建设,2021年第6期。

⑧董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68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背影散文
主题:背影里的爱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爸爸的背影
老苏(散文节选)
背影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天台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