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女性成长的声音,看乘风破浪的姐姐——谈《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

2021-09-28 13:31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650000
名作欣赏 2021年17期

⊙陈 娇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 650000]

一、引言

文化女性主义(Cultural feminism) 是新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它通过文化表达(视觉艺术、音乐、文学、戏剧等)弘扬被贬低的女性价值,目标是创造独立的女性文化和赞扬女性气质,它是女权运动浪潮中的重要思想。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文化女性主义推动了全球新女性文化的崛起,为女性在社会中寻找合适的活动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化女性主义主张重估女性伦理特征,开拓女性价值空间以及重估女性在社会方方面面做出的贡献,不同于主张男女平等的自由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更重视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相信女性具有独立的文化和道德传统,拥有母性和合作精神。本文将结合《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两部大热作品,分析文化女性主义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女性特质,以期能更好地认识和评价女性特征,了解和尊重当代女性价值。

二、母性思维

提到女性,大家不难想到母性的力量,母性本能的最大特质是宽容和奉献。由于女性拥有的母性本能,而使她们具有了利他主义的精神,是生命和家庭的维护者。过去女性留在家里的传统使得她们更富于养育性和支持性,也乐于照料别人,这是家庭稳固、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文化女性主义认为母性是人类伦理的根本,是人类历史在最初发展阶段积淀在文化意识深处的原始情结,是女性最光辉的品质,也是社会进步和谐的源泉。

《三十而已》的主人公顾佳可以说是全剧母性力量的代言人,其聪明、美丽、工作能力突出,却愿意在事业上升期选择激流勇退,回归家庭,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和丈夫身上,一边辅佐丈夫从烟花编程师成长为“许总”,一边为了儿子能进入一流幼儿园而拼尽全力。一个为了家庭不断牺牲、奉献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当她丈夫的烟花厂发生事故,本来已经决定离婚的顾佳第一时间出面处理善后事宜,卖房赔款,还天天蹲在受害人家门口争取谅解以帮助许幻山减刑,这样的包容和责任感,也是母性本能的最大特质。尽管顾佳最后婚姻失败了,但是文化女性主义所提倡和颂扬的母性思维,成为女性提升自我的动力,母性的力量如此强大,既激励女性奋发向上,又强调女性做母亲的责任。从顾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有没有婚姻,母性的力量都可以帮助女性打破社会局限,忘却婚姻的创伤,在危机重重的社会生活中寻求精神独立。当现实困境让很多女性在生儿育女和自我价值实现之间难以取舍时,母爱使女性得到精神上的高度满足。母性思维会让智慧又勤奋的职场女性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强大,不仅能独立挣钱抚养孩子,还能在某个行业取得成功。

再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当选手们为了比赛全力训练时,总是会看到有母亲含泪联系孩子的画面,节目组的煽情桥段反而让我们看到被事业和家庭挤压的女性对孩子的无限挂念,而这种深沉的母爱,在现代社会的投影可以是母亲本身追求上进的动力,是为了成为孩子的榜样而咬牙坚持的决心。

三、感性气质

文化女性主义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这样一个存在却又经常被忽视的事实:女性重视情感和直觉的气质,对于人类相互依赖和生存是绝对重要的,这样的特质应该得到重新评价。因为直觉化、感性化,女性被无辜贴上了懦弱、不理智的标签,然而这并非事实,令女性如此动容的其实是人性的真与美,女性并非因为男性本身而如此感性,她们正是因为无法脱离人间至纯至善的真情,在男性眼中才会有时显得柔弱疯狂,有时显得莽撞幼稚。

《三十而已》剧中的钟晓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与其他两个女主角不同,晓芹没有她们那么理智和智慧,反而有点傻大姐的个性,说话做事总是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凭着自己的感性行事。然而这份率真与可爱也深深打动了观众,剧中,晓芹和陈屿约定婚后五年再要孩子,可是却意外怀孕了,本来是自己最需要关爱和照顾的阶段,她却担心怎么跟陈屿说,她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总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在婚姻中,她也时时因为过于感性而遭遇情感的大起大落,一边为陈屿在家里装上起夜声控灯而惊喜感动,一边又为痛失期盼到来的孩子而伤心欲绝。三十岁生日那天,晓芹对两人关系破冰充满期待,精心打扮等待晚上与陈屿共进晚餐,结果却在滂沱大雨中无法进家,连最爱的猫也因为陈屿的疏忽不见了。失魂落魄的是她,下定决心离婚的也是她,至真至善为了帮助陈屿弟弟、妈妈而奔走的还是她,这些陈屿都看在眼里,也终于明白晓芹的可贵,这份感性也让两人冰释前嫌,晓芹收获了陈屿的敬意和爱意。透过傻傻的晓芹,我们看到一个敢于为爱坚强并付出的女性。

四、独立智慧

文化女性主义所提倡的女性自身价值就是要女性在精神上真正获得解放,仅仅经济的独立并不等于人格上的独立,女性必须在精神上做到自爱、自强、自尊、自立,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也是文化女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塑造一种独立的女性文化,体现女性特有的气质和文化表达。如果女性有足够的智慧发现其自身的力量和潜在的美,那么女性永远不会希望成为男人或和男人一样,这才是女性实质上的解放。

再看看《三十而已》的另一个女主王漫妮,有颜值、有头脑、有野心,出场就是独立、智慧的代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漫妮留上海、还是回老家的纠结贯穿了全剧,每天为了生活打拼的她,也在遇到梁正贤后想过要走依赖他人的捷径,几番回合下来,感情上也陷入继续和梁正贤在一起却无法结婚、回老家稳定工作然后结婚生子的矛盾中。选择回老家之后,家乡乏味的工作性质点醒了漫妮的事业心,让她认识到女性应该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传统的“适合”女性的工作;梁正贤忽冷忽热的态度也在情感上点醒了她,让她明白精神上的独立才是真正重要的。于是她再次入沪,从头打拼,不再畏惧退缩,情感上也和畸形的恋爱关系画上句号。最后,漫妮决定出国学习,因为有限的人生还有更多的世面在等待她去见识,更多的东西在等待她去学习。漫妮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顾佳茶厂取得了成功,晓芹经历事情后收获了成长与成熟,三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独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为顽强的新女性,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身上,我们也看到一样的事业心和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她们超越自我,站在女团选秀的舞台上,这份勇气让人心生佩服。她们的颜值和身材,是几十年如一日自律的结果;她们历经艰苦训练、残酷竞演,依然步履不停;她们自信美丽,在专业素养过硬的同时拥有极强的跨界能力,让人感叹:她们有阅历、有智慧,在时光的洪流中逆风成长。

五、合作主义

女性主义理论家吉尔曼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角度提出:“竞争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必将被一个以女性集体主义及为所有人利益的协调合作的社会主义为其特征的社会所取代。”她的思想非常接近后来出现的文化女性主义,女性留在家里的传统使得她们更富于合作性和支持性,倾向于将个人利益导向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这种合作的智慧体现在《三十而已》中三个女主角之间令人鼓舞的友谊上,也体现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女团精神上。这正如文化女性主义定义的,是一种性别认同,充分证明了女性之间的凝聚力,正是女性身上相似的特质,才鼓励她们相互支撑,度过重重难关。面对困难,她们会选择彼此交流,让言语的安慰平复生活带来的创伤,她们也会选择互相帮扶,在表现不佳时,迅速调整方案,参考和尊重每个成员的选择,重新设计,重新试验,直到打造出合格的表演,每个人各显所长,互相成就彼此。

六、和平关爱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能使社会变得富于生产力、和平以及正义。如果能将女性形象设立为社会保护者,高扬女性特征中的和平与关爱,社会将更美好。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正是文化女性主义的女权理想激励了众多女性投身社会改良和反战事业中去。她们乐于照料儿童、穷人和受伤害的人,避开对生命的冷漠,女性的依赖性也让她们更深刻地看到整个人类群体和地球的依存关系,珍惜生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她们具有关怀、爱、保护这一类特征,社会应当赋予女性特征以文化价值。

七、结语

文中提到的两部作品让大家看到了女性身上的无限可能,女性气质是一种社会建构,在传统的女性观点中,女性往往被赋予生育、养育的角色,在社会发展和技术领域中活动空间十分有限。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气质是女性思维方式与文化气质的呈现,其文化表征是合作、关心、责任、和谐与善意。在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中,女性应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女性的解放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掀起的女性呼声正是女性参与社会改良的写照,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我们已经看到女性进一步实现价值的途径,知识女性在社会的重重考验中,更要坚定追寻经济和精神的独立,让母爱和合作成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这也将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