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分析

2021-09-28 02:18徐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8期
关键词:病患者生存率病情

徐佳丽

(金湖县中医院病理科,江苏 淮安 211600)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此病患者可出现乳头、乳晕颜色变化、皮肤异常、乳头溢液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异常、疲惫乏力、食欲减弱、体重减轻及低体温症状[2-3]。临床上诊断此病主要是采用B超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等。在确诊此病患者的病情后,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控制其病情。据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有研究显示,此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群体。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对于此病患者的预后与其年龄的关系,目前临床上尚无定论[4]。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观察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被确诊患有原发性乳腺癌;2)同意参与本研究;3)预计生存期>1个月。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器官功能异常;2)病历资料不全;3)存在中断治疗的情况;4)存在精神障碍;5)存在沟通障碍;6)存在手术禁忌证;7)合并有传染病。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将其分为青年组(A组,年龄为20~39岁)、中年组(B组,年龄为40~59岁)和老年组(C组,年龄≥60岁)。

1.2 方法

根据三组患者的病情对其实施肿瘤局部切除术,对其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检查,并对其腋窝淋巴结实施清扫术。术中取不同部位组织制作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根据其病情对其进行放化疗。对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检验结果为阳性者,使用三苯氧胺等药物对其进行调节内分泌治疗。嘱咐患者按时接受复查(术后2年内两次复查间隔的时间为3个月,术后3年内两次复查间隔的时间为6个月,术后5年内两次复查间隔的时间为1年)。在进行复查期间,检测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其实施B超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分析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观察其淋巴转移、生存期等预后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2,HER-2)的检测。通过电话、微信进行5年的随访,统计相关数据。对患者局部复发与癌症转移情况进行重点随访,并注意进行数据质控和审核。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病理特征及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的比较

B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占所有患者比例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病理特征的比较

A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与HER-2+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与HER-2-的患者相比,A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与HER-2-的患者相比,B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与HER-2-的患者相比,B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与HER-2-的患者相比,C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与HER-2-的患者相比,C组ER-/PR+的患者中HER-2+患者的占比较低,P<0.05。与ER-/PR-、HER-2-的患者、ER-/PR-、HER-2+的患者、ER-/PR+、HER-2+的患者相比,三组患者中ER-/PR+、HER-2-患者的占比均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病理特征的比较[%(例)]

2.3 三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

B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相比,P>0.05。B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比,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群体。在此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的占比仅为1%左右。此病主要是由腺上皮细胞增殖异常所致[5]。随着此病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体内的癌细胞能够随体液(主要为血液和淋巴液)逐渐浸润、转移至其他器官。有研究指出,此病的发生与激素异常分泌、乳腺发育异常、不良生活习惯、不科学饮食及长期心理失衡等因素有关,其中雌激素、孕激素的异常分泌是其主要诱因。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B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相比,P>0.05。这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因素具有相关性。中年女性多处于围绝经期,此时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易失衡,这使其更易发生乳腺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房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也随之提升。相较于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相比,中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B组患者中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占比较高。此类型乳腺癌又被称为Luminal A型乳腺癌。此病的发病诱因主要为绝经期内分泌失衡、生理机能减弱、乳腺功能衰退等。有研究指出,对此病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较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相比,P>0.05。B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P<0.05。A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比,P>0.05。这表明,较之其他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中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有研究指出,临床上应加强对中年女性乳腺癌的筛查,关注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在确认患者存在乳腺癌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规范的治疗,以改善其预后[6]。临床研究发现,在乳腺癌患者中,年轻患者的肿瘤多为早期小型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的速度相对缓慢。而老年患者的肿瘤多为晚期大体积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的速度较快。有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年女性对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较低,乳腺癌相关健康宣教在该群体中的开展效果较差。这导致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情通常都是在进入到中晚期后才得到确诊。雌孕激素受体等指标是进行乳腺癌分型的重要依据。根据患者乳腺癌的分型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改善其预后。相关的文献显示,青年乳腺癌患者通常具有较低的ER和PR表达及较高的HER-2表达。有研究表明,中年乳腺癌患者的PR阳性率较低。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HER-2的作用机制为影响细胞发育的过程。有研究指出,此指标与乳腺癌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乳腺癌患者此指标的水平较高时,其病情进展迅速,其癌细胞的浸润性较强,其病情的复发率较高。

综上所述,乳腺癌在中年阶段的发病率较高。中年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类型多为ER-/PR+、HER-2-型,其预后较好,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较高。

猜你喜欢
病患者生存率病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