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光景的文化性营造
——来自民俗光文化的启示

2021-09-28 06:47邱坚珍吴继红
照明工程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光景灯火民俗

邱坚珍,吴继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引言

“光景”学术概念由吴硕贤学者提出,指主要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所构成或引起强烈视觉印象的景观[1]。

近年来,我国城乡夜间照明蓬勃发展,成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但某些不当的设计也带来了光污染和夜光景“千城一面”等问题。光污染问题,在人及动物的生理层面会损伤视觉、干扰生物节律、影响情绪及认知,增加患病风险[2],在环境层面会破坏夜空环境、影响交通安全和动植物生长[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及“千城一面”问题,认为人居环境建设应当注重文化与地域特色;学界也呼吁城市光环境应体现文化性[4,5],改善以往对光环境的研究主要关注其物理性能和指标,而疏于回应其文化内涵的状况。

本文从民俗视角着手,发掘光的人文历史特性并融入人居光环境营造中,用光景承载文化从而形成地域特色;强调照明重点且降低总体亮度,关注人在环境中的感受,缓解光污染,改善过度照明以及“千城一面”的现状。

1 民俗活动中的光文化现象

民俗学者钟敬文认为民俗即民间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6]。民俗光文化是民俗活动中与光相关的文化现象,其中光、影所形成的景观现象为民俗光景。本文对民俗光文化现象的解读侧重于人类活动与光文化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夜间照明、经济活动、景观欣赏、传达讯息、预测未来、祈福消灾等方面。

1.1 夜间照明

灯火除为夜间民俗活动提供照明外,还常与人生仪礼、风俗节庆等民俗结合。

《仪礼》曾记载“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7]”的迎亲活动,火把为驱车迎娶新娘的新婿照明。拉祜族人结婚夜晚会升起篝火,新婚夫妇同族中男女围着火堆载歌载舞表示庆贺,篝火作为主要光源,承担了凝聚族人一同活动的重要作用[8](图1)。元宵灯节,民间常见彻夜灯光亮如白昼,使节日狂欢得以在夜间进行(图2)。

图1 拉祜族篝火(图源网络)Fig.1 Bonfires of the Lahu People

图2 元宵灯节(图源网络)Fig.2 Lantern Festival

1.2 经济活动

夜间光景催生并促进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儒林外史》中“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9]。”体现出秦淮河一带夜间光景中欣欣向荣的经济气象。古代江南灯船制作精美,晚间千灯并放,灯火氤氲,是吸引游人的经济模式。如今以灯光投影等光影装置同样为夜间经济的营造提升热度。

1.3 景观欣赏

古今民俗活动中常将光作为观赏对象,如赏月、赏灯、赏烟花等。

赏月是我国的重要传统。张岱在虎丘赏月时“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10]”,各色人群登高赏月热闹非凡。南宋中秋,富贵人家常登高楼听曲赏月,普通百姓则在月台赏月[11]。苏州石湖每年有赏串月的传统,欣赏月光和桥墩孔洞倒影构成的光景(图3)。

图3 石湖串月(图源网络)Fig.3 The moon in the Shihu Lake

赏灯、赏烟花也很常见。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描述元宵节满树灯火的光景。唐睿宗时曾于元宵设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12]”的华丽灯轮,引无数人观赏。张岱描写鲁藩烟火盛景,形容“烟焰蔽天[10]”,犹如置身烟火中。

1.4 传达讯息

利用灯、火传达讯息自古已有之。我国古有烽火、孔明灯传信,近代上海用灯光传递火警警讯,当代有红绿灯传达交通指令。民俗活动中同样有此现象。

北宋皇帝元宵时曾于宣德门城楼与民众共赏灯火,当宣德楼放出小红纱灯球悬在半空,山棚和城楼上下数十万灯烛一齐熄灭时,便是皇帝回宫标志[13]。

此外,以光沟通生死与神灵是传达讯息较为特殊的方式。清明时节人们在先祖墓前烧香烛纸钱借火光遥寄追思。中元节以火光焚烧冥衣和楮钱寄往阴间。宗教活动中常点燃香火灯烛沟通神明传达心愿、表达敬意。

1.5 预测未来

古代民俗活动中有借助光景预测未来的做法,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并非真正能实现。

古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以中秋月光占卜来年元宵晴雨状态;而“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一说,则是以元宵节是否有雨预测当年中秋节时月明状态。

古代还有投针验巧的习俗[14]。七夕前夕,女子将分别从白天和夜晚取的水混在一起导入面盆中。七夕中午将备好的水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到生成薄膜,把针放到薄膜上,根据水底针影形态来预测该女子今后灵巧与否。

北方一些地区有元宵做面灯的传统。乾隆年间《雒南县志》记载:“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15]”,元宵时人们会做象征十二月份的十二个面灯,面灯蒸好填上食油,插入灯芯点燃放到锅里蒸后根据灯盏灭后所剩的油或水量来预测一年降水量。

1.6 祈福消灾

民间认为灯火可以带来福祉。古代开学,家长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带去私塾由老师点亮,寓意学生前途光明。古代农村有“照田财”习俗,村民岁末在田野点燃灯火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七夕夜晚,民间女子在月下穿针祈求心灵手巧。

灯火也被寄予消灾的愿憬。浙江吴江一带流行放水灯节,人们将水灯放入水中漂流以消灾[16]。同时,人们认为点燃的篝火可辟邪消灾,一些民间婚俗要求新娘进门前跨火盆消灾;藏族人们每逢灾遇难,必会到家中火塘祈祷厄运消散[17]。

2 民俗活动中的光景营造

《夜航船》记载民间“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18]。”可见传统民俗活动中存在丰富多样的光景活动及营造方式。

本文从器具特征、光景层次和氛围渲染三方面对民俗光景的营造进行剖析。灯具是光景营造中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质载体;光景的空间营造具有多层次变化与流动;光景氛围渲染通过与外界感官和静物环境的衬托共同达成。

2.1 民俗光景器具特征

2.1.1 日常生活拟物化

光景器具拟物化指其造型与装饰取材于日常事物。深圳沙头角一带盛行鱼灯舞,其鱼灯基于现实中鱼的形象创作,生动逼真(图4)。秦淮灯会中的彩灯造型大部分从日常生活物品如西瓜、皮球、花篮等提炼而来[18]。中元节放的河灯,因其底座以荷花为型,也称“荷灯”。

图4 鱼灯舞(图源网络)Fig.4 The Fish Latern Dance

2.1.2 神话与典故的运用

古代元宵有堆鳌山的做法,鳌山源于神话中玉皇大帝命巨鳌背负的五座大山。鳌山灯(图5)是堆成巨鳌背负大山形状的灯彩,其装饰多以神话为原型“上皆画神仙故事……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13]”。节庆燃放的孔明灯相传为诸葛亮发明,因而得名。北方地区元宵除了有象征十二月份的十二面灯,还有来自十二生肖典故的十二生肖面灯。

图5 鳌山灯(图源《南都繁会图》)(图源网络)Fig.5 Ao Shan Lantern(from the painting of Nandu Assembly)

2.2 民俗光景空间层次

2.2.1 灯火光景的空间营造

民俗光景空间性体现在空中光景、临地光景和地面光景的远近与垂直层次以及光景在空间上的流动。

空中光景营造于天空中,如烟花、孔明灯等。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述了元宵烟花如星光飘落的场景。宋代起放孔明灯成为节庆风俗,灯具于夜色中被点燃升空,状若繁星;至今四川平乐、台湾平溪等地重大节日仍保留放灯传统。

临地光景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如街灯、建筑表面灯火等。孟浩然“蓟县看火树,疑是烛龙燃”描绘元宵夜树上张灯照映,远望如火龙之景。张岱《龙山放灯》中将灯悬挂于山路旁树上,如同熊熊烈火[10]。现代节庆灯光秀也将光影投射到建筑等表皮。

地面光景在地面生成,如篝火与投影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夜间仍喜围绕篝火欢歌载舞,此篝火也作为主要光源渲染气氛。古代“照田财”习俗,把灯火绑在竹竿插在田里,将田里稻杆野草点燃烧尽,远望如火海般壮观。现代灯光装置也常将光影投射到地面,光与影交织形成美景。

光景也可在空间中流动。香港大坑有中秋夜舞火龙(图6)习俗,在龙身上插上点燃的长寿香沿街道舞火龙。广州中秋夜有“舞叶龙”(图7),人们争相拜龙并在叶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烛,儿童手挽彩灯尾随其后穿过大街小巷。彝族火把节也有持火把游走山野田间的活动,颇具节日活力与狂欢气息。

图6 舞火龙(图源网络)Fig.6 Fire Dragon Dance

民俗光景往往呈多空间层次并存之势。烟花与天灯既是空中光景,也体现了光景在空间的流动,还与街灯等形成不同空间层次的对比。现代灯光装置不仅投影在建筑表面与地面,也可在不同投影界面发生移动。

2.2.2 灯火与星月光景结合

民俗灯火光景除本身具备空间层次外,还与星月等自然光景结合。

苏轼“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描写夜市活动中人工灯火与自然星月光景远近交织的空间层次。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元宵时街道张灯结彩,空中明月高悬的景象。朱自清曾描写秦淮风情:“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19]”船上灯光与天间月色交融、相互映衬。华南一带中秋夜“烧番塔”习俗中,番塔燃灯以助月色,以祈求生活平安;火苗高升代表吉祥,塔火与月辉相映下村民共聚欢度节日。

2.3 民俗光景氛围渲染

2.3.1 光景与声景、香景交织的感官渲染

民俗节日中,欣赏灯烛光景的同时往往还伴随声景。辛弃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表述元宵时乐声与灯光交织的情景。《隋书》曾记载隋朝元宵鼓声震天、火光如白昼之景:“鸣鼓聒天,燎炬照地[20]”。《岁华忆语》曾记载南京春节期间“打十番”活动:大户人家子弟春节月夜时前往秦淮河畔表演打锣鼓[21],月色与锣鼓声交融,别有韵味。

现代灯光装置也常伴随背景乐,香港2012年中秋展出的“金月”构筑物(图8),融入传统灯笼和月亮意象的同时,也伴随音乐表达意蕴。

图8 “金月”构筑物(图源网络)Fig.8 Structure of the Golden Moon

光也与香结合。中秋时分的南方地区金桂飘香,赏月常伴着阵阵桂花幽香。

此外,光、声、香交织的场景更令人沉醉。沈佺期诗句“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刻画元宵夜灯月多层次光景同音乐声、女子服饰香味构成丰富的感观风景。

2.3.2 光景依托环境静物渲染

光景常与空间层次丰富的建筑共存,相互衬托并渲染独特氛围[22]。北宋东京城酒店入夜时常在南北天井两侧的小房间点燃灯烛;元宵夜东京最有名的酒店会在房檐瓦陇中放莲花灯[13],突出建筑性格同时也展现灯景之美。康定元根灯会当晚,人们把元根灯放在寺庙佛塔、屋顶、殿堂、佛龛、台阶等地,使寺庙灯火通明,营造神秘而深远的建筑空间(图9)。

图9 康定元根灯会(图源网络)Fig.9 Yuangen Latern Festival in Kangding

传统园林中常结合水体倒影生成虚实相映的景致[23],民俗光景中同样如此。宋朝元宵,富贵人家会在水边花际设雅座,于此赏灯可看到烟火、灯光和水景相融之景[24]。中元节夜晚点燃河灯使其顺流而下,流淌的灯火十分壮观。苏州著名景点石湖串月,即皓月升空时月光映照在桥墩半圆形孔洞,与湖水构成的“串月”景象(图3)。

3 民俗光景对城市夜间光环境建设的启示

3.1 发掘夜间光环境文化的意义

民俗活动中的光承载着多样化的文化意义,可从夜间照明、经济活动、景观欣赏、传达讯息、祈福消灾等方面与当地文化及人们日常与节庆活动结合,形成个性化的主题光景活动,打造地域性光景特色。

3.2 光环境营造方式

民俗活动中的光景营造方式对当下城乡夜间光景文化性营造依旧有以下几点启发:

1)在夜间照明的器具选型上,可选择具有地域传统或传说典故内涵的造型,借光景传承文化。

2)注重光景在空间上的多层次营造及人工与自然光景的结合。考虑灯光在不同高程空间的错落、灯光和自然星月交相辉映,可极富层次感。对观星月而言,降低城市整体照明亮度,改善夜空环境是前提,这一举措也将有助于减少光污染。此外,光景的移动或光景漫步都是光景动态体验的模式。

3)光景营造可突出主题与重点,弱化其他光源。如少数民族篝火晚会中篝火作为核心光源,人们的活动自然集中于此,精神和感情更易凝聚。

4)光景与环境中的香味、音乐声、鸟虫鸣叫声、流水声等结合营造,可丰富知觉体验。

5)光景的营造还依托建筑、水面等环境静物的衬托。与建筑的光影变化结合可突出空间感,与水体结合易形成虚实相映的美感。

4 结语

对民俗光景的研究有利于回溯历史与文化根源,营造更具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光环境,改善“千城一面”现状。民俗中的光文化现象可融入当下城乡夜间光环境以打造特色。民俗光景的营造与光景器具、空间层次和氛围渲染息息相关;很多情况下适当降低人工照明亮度,更利于与自然星月光景协调。

要营造更高品质的建筑及城市光景,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具备本土特征与文化内涵的光环境。关注人群对不同光景的认知与感受,推广光文化及科学的光景营造,进一步促进城乡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

致谢:感谢吴硕贤院士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光景灯火民俗
冬季民俗节
灯火有刺
民俗中的“牛”
建筑工
查无此人
民俗节
论安冈章太郎《海边的光景》中的家庭
最美三月天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