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供电系统就地无功补偿方案研究

2021-09-28 11:27张先春杨尊胜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8期
关键词:漏电功率因数谐波

张先春,杨尊胜

(山东里能鲁西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53)

1 当前系统现状

鲁西煤矿井下供电为6kV电压等级,现场生产设备也均为1140V、660V电压等级。其中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表现如下。

1.1 电压波动

由于煤矿井下生产条件具有不确定性,煤矿通常采用大型设备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这些设备单机功率大,启动频繁,产生电压波动,对煤矿的配电系统或供电末端的电压质量造成影响。一采区二号变电所,辅助采区变电所包含采煤机、刮板机、带式输送机和综掘机等大功率负荷设备,设备启动时大量无功冲击造成工作面电压剧烈波动,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进而影响正常生产。

1.2 谐波含量

供电线路未配备变频装置的采煤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和喷雾泵等非线性负荷,线路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

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 调研分析

经调研,低压无功补偿配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位于移变低压侧,实现零距离补偿,安装方便,补偿效果好。

(2)采用地面电网终端普遍推广使用的成熟动态补偿技术,产品技术成熟可靠,补偿效果好。

(3)独有的高精度电能计量考核功能,即可实时统计负载电量,还可以统计出投入使用无功补偿节省的电费支出,产品的节能效果一目了然。

(4)产品采用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采用7吋彩屏显示,补偿数据、电参数据一目了然,显示内容丰富直观,所有数据全部可并入供电自动化实现上传地面。

2.2 实施效果

2.2.1提高功率因数和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由P=S*COSΦ可看出,当设备的视在功率一定时,功率因数的提高,相应的P也随之增大,供电设备的有功出力也就提高了。

2.2.2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由公式I=P/(√3*U*COSΦ)可知,当有功功率为定值时,负荷电流和功率因数为反比,安装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可使线路中的电流减小,从而使功率损耗降低,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2.2.3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压损失

在线路中电压损失△U的计算公式如下:

△U=(PR+QX)÷Ue

其中:△U——线路中的电压损失,kV。

R——线路总电阻,Ω。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Mvar。

Ue——额定电压,kV。

XL——线路感抗,Ω。

由上式可以看出,无功功率Q减少后,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就会相应的减少。

2.2.4降低线损,节约电费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要通过导线和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送到终端设备,由于变压器和导线都具有电阻和电抗,因此电流在电网流动时,将会产生有功和无功的电能损耗。

电能损耗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同一导线截面内,电流越大,功率损耗越大,并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浪费。

2.2.5抑制谐波、净化电网,改善电网供电质量

随着防爆变频器以及各类电力电子设备在井下的广泛应用,电网中往往存在5次、7次以上等不同频率的谐波干扰。谐波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如馈电开关保护器经常因为干扰出现故障),同时也会影响到井下其他通讯、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

无功补偿装置各支路安装电抗器与补偿电容器相串联,其作用有两点:一是限制涌流,二是抑制谐波达到使装置内电器件安全运行和净化电网的目的。

3 就地补偿方案

根据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图,供电系统末端负载电压等级多为660V、1140V,因此可以在负载端增设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就地对负载进行补偿。

因供电系统末端负载较多,现针对其中一路进行说明,因末端负载容量的实际数据不清楚,只能通过供电系统图中的移变容量进行理论估算。

3.1 补偿容量计算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的原则如下:满足正常运行时补偿需求,兼顾设备启动时等快速补偿无功冲击,支撑电压。

根据煤矿井下实际供电系统图,依据实际的现场数据分析,采煤机回路主要负荷是采煤机、转载机、刮板机和破碎机,因负载的实际功率不知,现通过所带组合开关容量进行理论估算。组合开关容量为1600 kVA,根据经验,负载率按0.52,则总视在功率为832kVA。估算设备正常运行时功率因数平均值为0.65。

补偿前视在功率:S1=1600kVA*0.52=832kVA。

有功功率:P=S1*φ1=832kVA*0.65=540.8kW。

补偿前无功量:Q1²=S1²-P²得Q1=632.3kVar。

补偿后视在功率:S2=P/φ2=540.8kW/0.95=569.3kVA。

需补偿无功由:Q2²=S2²-P²得Q2=177.8kVar。

最终可得无功需求量:ΔQ=Q1-Q2=454kVar左右。

根据经验值估算,设备启动瞬间无功需求可达到500~600kVar,WJ1-560/1140无功补偿装置具有短时过载能力,可达到670kVar,完全满足设备启动时的无功需求。

3.2 补偿方案内容

3.2.1 结构特征

(1)保护箱的总体结构由隔爆外壳与芯体组成。上方为保护箱部分及无功补偿电源部分,下方为无功补偿部分。

(2)隔爆外壳为方型非快开门结构,可分为接线腔、主腔、电缆引入装置等。

(3)芯体由隔离开关、无功补偿控制器、补偿控制回路、熔断器、补偿回路、电流互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等组成。

3.2.2工作原理

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对主回路进行信号采样,送入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WBKC并给出控制信号,以无功补偿控制器为核心的投切装置,通过循环方式控制补偿控制回路的通断,控制对应的补偿回路的投入和退出,对供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的投入与切除操作。在隔离装置合闸前应确保每一路的转换开关都处于切除位置。

3.2.3绝缘检测

绝缘检测是进行绝缘检测,负荷侧绝缘电阻在40kΩ(1140V)、22kΩ(660V)动作值以下时,能可靠地实现漏电保护并显示“漏电故障,数据采集器中J2继电器断开,如绝缘电阻值达到(1140V)40KΩ以上,数据采集器中J2继电器闭合,3号线与+24V线采集到信号送至高压开关,高压断路器可以合闸。如主回路绝缘电阻低于闭锁动作值时,J2自动能断开,高压配电装置中断路器不能合闸,对移变高压侧实施漏电闭锁。

3.2.4漏电保护

漏电检测的附加直流电源经三相电抗器SK~滤波电路板~数据采集端子组成漏电检测回路,如单相对地绝缘电阻≤22KΩ(1140V)、绝缘电阻≤11KΩ(660V)时,低压保护箱中的J2接点保护断开,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动作值误差在±20%,并在显示屏中显示电阻值。

3.2.5过载、短路保护

主回路电流检测经电流互感器TA,将信号送给数据采集器,进行电流值的比较。当电流值达到所设定的电流值时,实现反时限动作跳闸。

3.2.6过压、失压保护

(1)保护箱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的75%~110%范围内能可靠工作。

(2)保护箱应在失压状态下,能自动将电容器切除;恢复通电后能防止电容器自行投入。

4 补偿数据现场实测

对井下辅助采区3下116采煤工作面泵站及三机配套进行了现场实际测量,测量数据如下。

4.1 三机配套移变实测数据(见表1)

表1

4.2 乳化液泵站实测数据(见表2)

表2

5 取得的效益

5.1 安全效益

(1)低压保护箱隔爆性能好、技术先进、保护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维护和检修等优点。保护箱由隔爆外壳、芯体和PLC主控机等组成。

(2)低压保护箱采用西门子PLC进行控制与保护,能快速实现过电流、短路、过压、失压、漏电、漏电闭锁等保护。

(3)低压保护箱具有实时显示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的功能。复位电路及漏电闭锁检测电路,其电流为毫安级,防爆安全性能更好。

5.2 经济效益

(1)低压保护箱具有对感性负载的无功自动补偿功能,能够自动检测负载的功率因数,并能将负载的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到0.95以上,降低变压器和线路损耗,节约电能。

(2)低压保护箱具有高精度电参数计量功能。配备专用高精度电参数计量模块,采集精度0.2级,模块计量精度0.5级。

(3)低压保护箱设置了各种模拟试验按钮,保护主控机可进行自检和功能显示,可方便地检测各部件的完好性,设置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4)低压补偿回路和保护回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更换方便、便于维修。

(5)稳定电网电压,解决大功率负荷启动造成的电压跌落,减少故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6)提升电能质量,消除谐波,延长用电设备寿命,节省大量设备维护费用。

猜你喜欢
漏电功率因数谐波
漏电保护器失效 连环责任人须赔偿
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研究与实践
一种用于配变低压侧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报警系统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
你了解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吗
电网谐波下PWM变换器的谐波电流抑制
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基于NCP1608B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虚拟谐波阻抗的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
基于ELM的电力系统谐波阻抗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