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企“心式”思教“赢心得人”

2021-09-29 12:56柳姗姗
企业文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姜涛青工吉林

文|柳姗姗 彭 冰

近年来,随着90 后、00 后员工日益增加,为了让这些性格鲜明、诉求多样的职场新人“尽快融入、迅速成长”,吉林石化这个老牌国企不断与时俱进,用更接地气、更加灵活的工作方法“赢心得人”,锻造出一支企业需要的生力军。“从一线普通工人,到成为技术骨干,并得到珍贵的学习机会,我能够‘鱼跃龙门’,离不开企业让人入心入脑的‘心式思教’。”正在中国石油大学参加脱产培训的吉林石化公司90后青工卢思屹说。

少摆“大道理”多讲“小故事”

回想自己刚成为政工干部时的经历,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SAN车间党支部书记姜涛很感慨。当时,正值该厂ABS产品为应对“竞争国际化”开展质量攻关的关键期,但有员工认为,公司ABS 获得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没必要“大动干戈”,还有人觉得“再怎么干,也干不过国际大公司”。姜涛苦口婆心讲道理,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部分青工一见到他便借故离开,甚至每当他进入生产现场,就有人向周围工友通报:“注意啊!书记又来做思想工作了”。

“思政教育方式如果无法和员工思想‘对频’,不仅难以转化成工作动力,还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经过反思,姜涛把“大道理”先放一边,改为凑到人堆里绘声绘色讲他在国外工厂的见闻。“从当地风土人情聊到生产操作,再逐步深入到经营理念、操作调整等,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着讲着,就有人主动找我探讨了,也开始有人将这些先进理念付诸行动。”姜涛说。

SAN车间35岁以下员工占50%,其中不乏“00”后。相较老工人,不少年轻职工任性又自我,发现问题时若直接批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出现消极怠工或甩脸走人的情况。“比如,现在的孩子在家自幼很少做家务,打扫车间卫生时,年轻员工一开始不爱干,觉得卫生不是大问题,差不多就行,高要求就是‘苛刻’。你必须迂回着来,一点点引导。”姜涛说。合成树脂厂中央控制室是企业对外参观点,卫生由三个车间轮流负责。姜涛通过“讲故事”,让青工们认识到卫生环境直接影响客户对企业的评价,最终关系每个人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他身先士卒带着大伙干,细节标准亲自示范,一段时间后,姜涛再也不用操心卫生问题。90 后、00 后没吃过苦,且性子活脱,刚到一线当工人时,面对五班三倒的紧张工作节奏和日复一日的枯燥操作,大多不太适应。吉林石化就发动各车间优秀老员工“现身说法”,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听到身边人朴实又不凡的故事,看着他们身上闪现的爱企爱岗精神,很多“小鲜肉”受到感染,渐渐也成了跟随者、践行者。

实打实解决问题

“虽然‘90’后、‘00’后与老职工存在很多差异,但只要用心关怀,实打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只是一个小问题,就会有大成效。”吉林石化乙烯厂党群科科长孙秀芹,曾在该厂多个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职务,积累了大量思政教育工作心得。

90 后员工任皓家庭条件优越,不大会为别人着想。一次,任皓干活时不小心弄湿了衣服,孙秀芹马上将自己的新工作服送给他,并叮嘱他:“赶紧换上吧,别感冒了!”这很小的一件事,却让任皓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看到孙秀芹经常主动清理卫生间、疏通下水道,渐渐地任皓也开始主动用自己的车用玻璃水,给车间办公楼擦门玻璃,为卫生间添置芳香剂,还自告奋勇承包了班组所有室内卫生清理工作。

一次交接班会上,孙秀芹发现向来活泼的青工小田情绪低落,别人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会后,孙秀芹立即了解情况,原来,小夫妻经常吵架,导致小田休息不好,精力不济。如何帮助员工解决这种家庭问题?车间专门组织开展了家属到岗位参观与座谈活动。“我现在才知道这份工作多不容易”,参观之后,妻子对丈夫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小田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劲头。

新入厂的大学生小王,向来独来独往,班组员工都不愿意和他在一个班次。孙秀芹潜移默化跟他聊为人处事方法,组织集体活动时热情“招呼”小王参与,还送他不少励志书籍。渐渐地小王爱和同事们开玩笑了,性格越来越开朗,并成为车间重点培养对象。“好的思政教育,就是用心用情为职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对此,姜涛颇有同感。

创造机会助他“飞”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员工,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多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为其创造施展舞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就会托着他们‘飞’起来。”孙秀芹说。

卢思屹刚进厂当工人时很不适应,“常常会有一些情绪上的起伏”。相处中,孙秀芹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有组织能力,就经常让他参加各类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有了被认可的价值感,卢思屹干劲十足,不断自我充电,先后获得厂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90后青工薛鹏越爱舞文弄墨,车间便在宣传报道领域为其创造展示机会,鼓励他发挥特长。经过几年打磨,薛鹏越表现越来越亮眼,成功竞聘到厂综合办公室秘书岗位,并被评选为90后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

乙烯厂一线员工中约有40个90后,在“发现+激励”式教育培养下,目前已有25 人职称职位得到提升。“尽力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还要帮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这样,他们才能飞得又快又稳。”姜涛说。

“心式”思政教育

作为共和国化工长子,吉化向来重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曾孕育出赫赫有名的吉化四种精神,即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登天精神,是全国工业领域学习的典范。或许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光辉的历史积淀,在90 后、00 后日益成为职场重要力量的当下,吉林石化这个老牌国企的思政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很多90 后、00 后,从小“被娇养”、生活随意、不喜约束、崇尚个性、反感“被教育”,种种特质似乎都与纪律严明、处处严谨的企业传统文化距离甚远。吉林石化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还能否继续保持?然而,在吉化公司,这些年轻人却不仅能严格按照标准完成本职工作,还将90 后、00 后独有的活力、激情与老一辈优秀工人的勤恳、稳重有机结合在一起,甚至愿意牺牲业余时间,为企业做各样额外的工作。其秘诀就是“心式”思政教育。

“不讲大道理,多讲好故事”“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创造舞台和机会”“话说千般好,不如做好一件事”“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车间党支部书记们金句频出,简单的道理背后时时用心、处处实干。为消除与90 后、00 后沟通交流的障碍,他们还将最有效的亲子互动经验搬到车间一线,与孩子们处成朋友、亲人。

从初入职场的茫然无措,到迅速成长、独当一面,这些“小鲜肉”的每一步蝶变,都伴随着领导、前辈们的感染和引领。实践证明,他们不是不能吃苦,而是需要足够的理解和鼓励,他们还可以更优秀,只要被认可、有目标。

猜你喜欢
姜涛青工吉林
相见,不如怀念
姜涛:与祖国强大焊在一起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咸鱼翻身
吉林出版集团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为青工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