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铕(Ⅲ)的性能研究

2021-09-29 03:13陈国和
关键词:原状氧化物动力学

石 文 周 雪 陈国和

(1.绍兴文理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0 引言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对于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即使只有很少的放射性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1-3].因此,去除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变得至关重要.Eu(Ⅲ)为三价稀土元素,同时与三价的锕系元素互为化学同系物,具有相类似的化学性质,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相关研究[4-5].目前,用于去除废水中的Eu(Ⅲ)的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6]、离子交换[7-8]、沉淀混凝法[9]、吸附法等[10-12].其中,吸附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效益高且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对于Eu(Ⅲ),其在各种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都已有研究,如压实膨润土、氧化铝、碳纳米管、钛酸纳米管、二氧化锰、凹凸棒石、γ-Al2O3等.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吸附剂[13-14],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实践.生物炭作为一种吸附剂,具有来源广泛、吸附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利用生物炭去除Eu(Ⅲ)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董丽佳等[15]利用铁改性生物炭吸附分离铕.

基于锰氧化物的改性复合材料为当下的研究焦点,诸如锰氧化物改性的活性炭材料、树脂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16-17],这些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及空气清洁等领域.锰氧化物吸附Eu(Ⅲ)的能力较强,固定在材料上的锰氧化物能够更高效地吸附重金属[18].已有研究证实,锰氧化物固载树脂对液体中的铅和钙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而且相对于铁氧化物来说,锰氧化物对重金属有更强的约束力,因此设想锰氧化物负载到生物炭上对铕也可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已知秸秆生物炭对铕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将秸秆生物炭和锰氧化物结合起来作为吸附材料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用高温(500 ℃)热解玉米秸秆制备得到的生物炭,制备出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Eu(Ⅲ)的吸附特征与吸附效果,以期为铕污染水体环境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玉米秸秆来自山东泰安,先用蒸馏水洗涤3次去除杂质,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80 ℃烘干,粉碎过40目筛,置于马弗炉中,500 ℃,进行无氧热解4 h,冷却后得到玉米秸秆生物炭.

复合材料制备:称取5 g玉米秸秆生物炭与40 mL 0.35 mol/L KMnO4溶液混合,超声处理2 h后倒入刚玉坩埚中,水浴蒸干,放入马弗炉内无氧条件下进行炭化0.5 h.冷却至室温后备用[19].

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吸附试验

1.2.1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铕试验

分别称取0.02 g、0.04 g、0.06 g、0.08 g、0.1 g生物炭和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加入100 mL Eu(Ⅲ)浓度为50 mg/L溶液中,放入摇床振荡12 h后,取上清液过0.45 μm滤膜,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Eu(Ⅲ)的浓度,计算吸附材料对Eu(Ⅲ)去除率,重复3次.

1.2.2 不同pH值下吸附材料对Eu(Ⅲ)的吸附

配置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铕标准溶液,取100 mL溶液,用HCl/Na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初始pH值.选取2.0、3.0、4.0、5.0、6.0、7.0、8.0、9.0等8个初始PH值.取6 mL不同初始PH值的铕溶液加入10 mL的离心管中,加入0.03 g的吸附剂,180 rpm振荡2 h,取滤液过0.45 μm滤膜后,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Eu(Ⅲ)浓度.达到吸附平衡后停止实验,分析pH值对复合材料吸附效果的影响.

1.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称取0.03 g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 将其加入100 mL Eu(Ⅲ)溶液中(Eu(Ⅲ)浓度50 mg/L,锥形瓶的容积为250 mL).pH=6,温度25 ℃,置于恒温摇床进行振荡.取样时间分别为2 min~24 h,取滤液0.2 mL置于10 mL的比色管中,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Eu(Ⅲ).确定平衡时间.重复3次.

1.2.4 等温吸附实验

在6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配制好的浓度为20 mg/L、40 mg/L、50 mg/L、60 mg/L、80 mg/L、100 mg/L的Eu(Ⅲ)溶液中,然后分别加入0.03 g生物炭锰氧复合材料, 在温度25 ℃、35 ℃、45 ℃振荡24 h确保达到吸附平衡时间,取样后测定Eu(Ⅲ)的浓度,重复三组平行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表征

2.1.1 SEM分析

图1显示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前和吸附Eu(Ⅲ)的图像.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是一种粉末状固体.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孔状结构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锰氧化物比较均匀地附着在生物炭的表面,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微孔生物炭被锰氧化物填充,所以生物炭比表面积减小[20].

图1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通过SEM-EDS对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复合材料表明成功地修饰上了锰元素,经过吸附试验后的复合材料表层附着了大量铕元素,详情见图3.结合面谱总图4分析得出生物炭-锰氧化物主要包括C、N、O、K、Ca等元素,定量分析得出复合材料含量(质量百分数)最高的是C元素,达46.57%,其次是O元素,为18.64%,锰元素和铕元素分别占到9.56%、15.02%.说明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吸附铕的性能.

图2 复合材料SEM-EDS图

图3 扫描电镜结合 Mapping的功能元素分布图

图4 面谱总图

2.1.2 FT-IR分析

原状生物炭(玉米秸秆),以及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如图5所示.

图5 红外光谱图

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可以看出,位于3 452 cm-1位置的吸收峰为O-H的伸缩振动区[21],而-CH3伸缩振动引起位于2 352 cm-1位置的吸收峰. 位于1 620 cm-1位置的吸收峰是C=O.在1 402 cm-1处出现的C=C有明显增强[22].对比原状生物炭,复合材料在612 cm-1处出现Mn-O特征吸收峰.表明引入锰氧化物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也发生变化[23].

2.1.3 XRD分析

原状生物炭及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6所示.原状生物炭的图谱显示长石2 θ在24.62ο出现特征衍射峰,方解石在50.26ο和68.32ο出现特征衍射峰.对于生物炭-锰氧化复合材料,衍射图在2 θ处显示24.20ο、26.4ο和42.52ο的附加峰,分别与(101)、(200)和(211)平面匹配良好,指示Mn3O4相的形成[24].此外,在衍射图中还出现了14.82ο和35.68ο的2θ处的峰,这些峰分别归因于(200)、和(312)晶面,并且清楚地指示了Mn2O3的形成[25].因此,对样品的对比分析表明,锰氧化物的一些峰与方解石的峰重叠,甚至相互影响.

2.2 原状生物炭和复合材料对Eu(Ⅲ)的吸附对比

结果如图7所示,可见复合材料对Eu(Ⅲ)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原状生物炭. 通过分析得到,Eu(Ⅲ)的去除率与投加量成正比.吸附速率也明显比原状生物炭快.当复合材料增加到一定量时,吸附率高达96%.与生物炭相比,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能增大对Eu(Ⅲ)的去除率,这可能是因为Eu(Ⅲ)离子与碳基材料表面负载的含锰物质发生配位体交换,形成内部球面单配位基或双配位基的表面络合体.Eu(Ⅲ)的吸附过程可能包含静电吸引和表面络合两个阶段.锰氧化物在氧化Eu(Ⅲ)过程中释放出的Mn2+并不完全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溶液中,会以某种方式吸附到氧化物表面,使表面正电荷增加,增强了复合材料对Eu(Ⅲ)的静电引力,从而导致对Eu(Ⅲ)的吸附量增加.

图6 X射线衍射图

图7 不同生物炭材料及不同用量对Eu(Ⅲ)去除率的影响

2.3 不同pH值下吸附材料对Eu(Ⅲ)的吸附

溶液的pH值是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图8显示了生物炭-锰氧物复合材料对Eu(Ⅲ)吸附行为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pH值在2~7的范围内,吸附率随着pH增加而增加;当pH大于8时,吸附率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因为pH值的变化导致表面电荷和结合位点发生变化,当pH值较高时,生物炭表面的官能团发生去质化反应,从而形成Eu(Ⅲ)的共沉淀[26].

图8 溶液pH值对吸附Eu(Ⅲ)的影响

2.4 吸附动力学研究

为了探究锰氧化物-生物炭的吸附行为,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数据分别拟合准一级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ln(qe-qt)=lnqe-k1t

(1)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2)

t:取样时间(min),qe:平衡吸附量(mg/g),k1:一级动力学常数(min-1),k2:二级动力学常数(g/(mg/min)).

图9为2个模型的曲线拟合图,参数见表1.发现准一级动力学的拟合系数为0.884 76,而准二级动力学的拟合系数达到了0.993 11.通过两者对比可以得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更优.

a准一级动力学

b准二级动力学

表1 基于吸附动力学方程的吸附材料对Eu(Ⅲ)拟合参数

从图10可以看出,吸附时间在30 min内,生物炭复合材料对Eu(Ⅲ)吸附速率较快,可能原因是吸附最初时间内吸附剂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位点.吸附30 min后,吸附速率开始降低,但总体吸附量缓慢增加,之后吸附材料达到平衡,原因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更多的Eu(Ⅲ)占据了空隙和吸附位点,吸附速率也会逐渐减缓直至达到平衡.生物炭复合材料在60 min达到平衡.

图10 吸附时间对Eu的吸附

2.5 吸附等温线

为了研究生物炭复合材料对Eu(Ⅲ)的吸附机理,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进行数据拟合.其方程式如下:

(3)

(4)

其中Ce(mg/L):平衡时Eu溶液中浓度;qe:吸附量(mg/g),qmax:最大吸附量(mg/g),KL:Langmuir吸附常数.KF、n、Freundlich吸附常数.

应用(3)(4)公式对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Eu(Ⅲ)吸附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见图11,拟合参数见表2.可以看出,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吻合.因为Langmuir模型的R2比较高.这表明对Eu(Ⅲ)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从Eu(Ⅲ)在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等温线可知,温度越高,Eu(Ⅲ)的吸附量越大,表明温度可以促进对Eu(Ⅲ)的吸附.

图11 不同温度下等温吸附方程拟合

表2 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参数表

3 结论

(1)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铕(Ⅲ)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生物炭,通过改性的复合材料吸附铕(Ⅲ)的速率相较于生物炭更高,更加适合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材料.

(2)由吸附试验结果可得,生物炭-锰氧化物对铕(Ⅲ)的吸附受pH值的影响显著.在pH在2~9的范围内,吸附率随pH值的提高而增大,而当pH值提高到某个范围内,其吸附效果保持稳定不变.

(3)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Eu(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应用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生物炭-锰氧化物对Eu(Ⅲ)的吸附效果.试验条件下生物炭-锰氧化物对Eu(Ⅲ)的最大吸附量为68.31 mg.g-1.

猜你喜欢
原状氧化物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基于细观结构的原状黄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相转化法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重现「皇太子之宫」 毓庆宫原状陈设复原记
细说『碳和碳的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原状黄土各向异性及卸载变形特征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