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慎细实”,做一名合格核电人

2021-09-29 18:31乐雯
环境 2021年9期
关键词:杨涛大亚湾晨光

乐雯

“严慎细实”,在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是绝对的高频热点词汇。不管是在大亚湾核电工作多年的“雄鹰”,还是刚刚入职的“雏鸟”,都以“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以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穿梭前行,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老师傅做表率

运行二部二值的高级现场操作员杨涛,一直坚信对待工作要严格要求高标准,切实做到“严慎细实”。

“严”为本。对于重要敏感设备的巡视,杨涛有着自己的一套高标准,即不放过每个细节。凭着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劲,杨涛曾多次敏锐地发现核电厂现场故障。“慎”为先。敬畏核安全,秉持谨慎的工作态度,是每个核电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杨涛在执行程序时便有个很好的习惯,先通读程序,理解程序并澄清疑点,查找相关经验反馈,提前识别出潜在风险后再执行程序,这样每一步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细”为基。由于核电厂现场环境非常嘈杂,而且各种设备、阀门、管道众多,但杨涛总能在一片轰鸣声里听出细微的异常,巡视精细,方能发现问题。“实”为要。有一次,杨涛巡视发现某电机驱动端有沉闷的响声,与其他电机相比,运转声音明显不同。他立即报告主控室推动专业检查处理,检查后初步判断响声是由于风机皮带晃动大或者振动异常引起。但杨涛却对此保持质疑态度,后经OTS测振后最终确定该电机驱动端轴承存在故障频谱,需解体检查。怀揣着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心,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属于他的精彩华章。

技术部员工孔晨光,是中广核内公认的规范控制掌门人。自2007年毕业,他扎根在役检查及焊接监督岗位14年,严守规范筑防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守卫着主回路设备及管道焊缝的核安全屏障。

工作中孔晨光总是“带头冲锋”。2021年春节,这是孔晨光留守基地值班的第14个春节了。作为规范控制科带头人,春节期间孔晨光组织在役检查及焊接金属监督重大技术问题讨论,开展现场管理巡视。核电基组大修生产早会,设备缺陷的现场确认,技术问题的讨论……大修过程中,孔晨光的身影总是无处不在。勇做技术“拓荒牛”,填补“核心”设备国内技术空白。2020年10月,孔晨光牵头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个堆内控制棒导向套筒(CRGT)磨损测量系统的开发和大亚湾核电首次应用与自主评价。该项目连续突破水下磨损测量等关键技术难题,而在此之前,国内从来没有在运行机组进行过CRGT的磨损检查,该项检查主要由国外公司完成,项目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小徒弟学起劲

“严慎细实”,是大亚湾核电前辈们对刚入职的“小朋友”常说的话,在核电行业,每一位新“核电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傅的领路和教导。

运行一部三值的刘雨,加入大亚湾核电仅有两月,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让他难以忘怀的事。“还记得刚加入三值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班前会,前辈们在总结工作和布置任务的时候由于专业性比較强,作为运行‘小白的我听得一头雾水。周超圣师傅当时便看出了我的尴尬,在下班后他专门叫上我,给我细细讲解了那天班前会的内容。”在刘雨看来,有师傅在就不用怕。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周超圣师傅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激励着刘雨不断前进。

在科技与信息管理部的班前会上,师傅们各自叮嘱徒弟工作要点、集思广益讨论技术细节。“往前一站点,当心不要碰到电气柜。”“现场的物件一定不要碰,像这些上面有保护外壳的按钮都是有故事的。”平日自带平地摔跤体质的杨雨庭没少被师傅打趣,说要是不重视安全防护就编进教材留名青史让大家反复学习借鉴。虽然师傅嘴上这样说,但她心里明白,师傅的念叨打趣,是为了让杨雨庭更加了解现场工业安全。短短数日的现场工作,严格的制度规程与师傅谨慎细致的行事风格都给杨雨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前,王宵晗作为一名新入职员工,正式加入了运行二部二值的大家庭,感受到值里的氛围融洽,王宵晗很快融入大家庭中去。“我的师傅黄博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大帮助,教给我很多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帮我制定学习计划并且督促我完成。”在日常巡视中,黄博也不顾常规岛厂房的炎热和夜班的疲倦,耐心地回答王宵晗提出的问题。黄博在工作中坚持严要求、追求高标准也潜移默化地教会王宵晗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这也正是一位运行老师傅向新入职员工对大亚湾核电“严慎细实”工作作风的言传身教。

“火线三兄弟”小体格大能量

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厂区消防演练现场,一支全新“消防战队”吸引了不少现场工作人员驻足围观。它们全身钢铁机甲,体格小却有大能量,它们就是大亚湾核电打造的“硬核守护者”——消防机器人“火线三兄弟”。

消防轮式有线机器人。又称“小壁虎”,拥有一支行动自如的“手臂”,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探测,擅长在辐射控制区、地下廊道等复杂环境进行长时间侦察,可代替消防员进入现场侦察并实时传输画面。

消防辐射侦查机器人。又称“小甲虫”,外形酷似小坦克,是“小壁虎”的升级版,通过“瘦身”设计,它从移动式设备进化到了便携式设备,它摆脱了有线的束缚,在厂房复杂环境下能更自如地行动和无线信号传输,还增加了红外热成像镜头、辐射剂量探测器等,能更好地完成控制区的侦察任务。

消防潜望镜侦查机器人。又称“小蚯蚓”,它“能屈、能伸、能遁地”,顶端安装有潜望镜,擅长“潜入”深坑、廊道、管道、高空桥架等特殊环境侦查,解决消防员穿着消防战斗服、背负空气呼吸器、携带各类装备进入该类场所侦察不便的痛点,它通过可伸缩的杆体能在最深25米的环境下工作。

消防机器人由大亚湾核电消防队与外部科创公司联合开发。它们的出现,让现场人员不用再背着沉重的设备钻入纵深、狭小或密闭空间长时间巡检,也省去了搭建脚手架或软梯等麻烦;在面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窒息、辐射等复杂情况时进行工作,也有效降低了电站消防和检修人员的工作风险,还一并解决了人工“目视检查”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

猜你喜欢
杨涛大亚湾晨光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晨光
大亚湾地区水产品中四种药物残留调查结果分析
一缕晨光
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探测器性能研究
晨光
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