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传承千年文明

2021-09-29 05:31鄂璠郭玲
小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敦煌学敦煌研究院洞窟

鄂璠 郭玲

值得 20岁来到莫高窟,如今头发已花白,但热爱与坚守的心依旧,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发自内心地觉得一辈子待在这里都是值得的,他希望年轻人更懂敦煌,让敦煌故事泽遗百代。

敦煌研究院坐落在莫高窟东面的戈壁滩上。

37年前,20岁的赵声良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莫高窟,那年正赶上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新办公楼的选址最后就定在了与窟区隔河相望、距离有1000多米的戈壁滩上。这意味着,在窟区通常是看不到这片新楼房的。作为敦煌学研究的重要科研单位,敦煌研究院却没有从景观上影响到莫高窟本来的外景,在环境、生态等方面也与窟区完全隔离开来。

日后,赵声良在所著的《敦煌旧事》一书中回忆道:“在当时,由于生活和工作上存在某些不便,这样的选址颇遭非议。”但他认为,这些做法,现在看来是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准则的。

198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的第二年,也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于莫高窟的保护在此后日益深入人心。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文化潮头上回望当年,赵声良对前辈们的决策更是充满敬意,“他们仅仅是凭着长期以来对敦煌石窟保护与研究积累下来的认识,从保护石窟这个大前提出发而做出了这个决策。”

究竟,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守望敦煌?已是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的赵声良对此有着经过了实践检验后的思考与理解。

保护、研究、弘扬,几代人的坚守

《小康》·中国小康网:您1984年来到敦煌研究院,至今有37年了,从守望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不同的时代对于“守望敦煌”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赵声良:1944年元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莫高窟近400年无人管理的历史终结了。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到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至今,77年来,几代莫高窟人凭借着以智慧和汗水积淀形成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择一事终一生,代代传承,开创基业,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代莫高窟人的工作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不变的是“保护、研究、弘扬”的初心和使命。首先要把洞窟保护好,然后要研究透,研究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大家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世纪40年代,我们的第一任院长常书鸿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中国的艺术家都到敦煌来学习,这在交通极其不便的那个年代是非常困难的。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常先生他们那一辈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地保护洞窟,他们清除了300个洞窟里数百年堆积的积沙,修建了1007米的土围墙,在周边种树,为洞窟测绘、照相、编号,全面调查洞窟内容和供养人题记,临摹洞内壁画,艰难地守护着莫高窟的瑰宝。

现在,我们依然要守望、依然要保护。莫高窟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地方会生病,一会儿这里不舒服了,一会儿那里不舒服了,我们要随时对它进行监测。

《小康》·中国小康网:如何来保证监测是“靠谱”的?发现问题之后,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赵声良:我们现在有非常先进的监测手段。为保障洞窟壁画和彩塑保存环境稳定,敦煌研究院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进行气象、空气质量和颗粒物监测,并且这些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大屏上。

敦煌研究院还对每个洞窟内的微环境进行监测,确定了洞窟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2%、二氧化碳不能超过1500ppm(1.5‰)的预警指标。如果监测中心的大屏上亮起了红灯,工作人员可以暂时关闭相关洞窟,对游客进行分流。

所以我们现在的保护,是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石窟保护水平,同时团结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共同开展敦煌的研究,把它的价值挖掘出来,进而把大家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敦煌艺术,把敦煌艺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第一!

莫高窟的开放模式还将做出调整

《小康》·中国小康网: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石窟保护水平,数字化技术手段算不算是一个重要的探索?目前“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工作有了哪些新进展?

赵声良: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新科技,如沉浸式新媒體等使我们获得了对敦煌文化遗产的全新体验效果。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敦煌文化成为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探索,数字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在敦煌文化创意开发的各个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曾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不少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提案。2003年,她联名其他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使游客在球幕影院身临其境地观看洞窟全景,之后再适度实地参观洞窟,从而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与此同时,敦煌莫高窟启动每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的实际研究,并于2005年首创了“旅游预约制”,每天游客不能超过3000人。2008年,经过5年的论证,樊锦诗先生提出的建立敦煌数字中心的审核终于通过,当时已经70岁的她,仍带领敦煌研究院的团队成员们为每个洞窟、每幅壁画和每尊塑像建立数字档案。

猜你喜欢
敦煌学敦煌研究院洞窟
项楚先生与川大敦煌学研究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