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与外显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双过程模型

2021-09-29 16:43叶洁
国际商业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幸福感

摘 要 随着认知心理学对信息加工过程领域的不断探索,双过程模型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双过程模型将社会认知过程区分为外显认知过程和内隐认知过程,态度和动机等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虽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员工内隐与外显态度的加工路径对幸福感的影响还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以双过程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认为自动化和控制过程中的内隐与外显态度共同影响幸福感。

关键词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幸福感;双过程模型

1 引言

以往对员工幸福感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对明确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的自我报告(Leavitt et al., 2011)。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发展了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揭示了发生在意识之外的内隐认知过程(Greenwald & Banaji,1995)。本文通过研究员工内隐态度作为幸福感指标,不是否定以往文献中自我报告的外显态度对幸福感的衡量标准,研究内隐态度与幸福感的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员工幸福感。

双过程模型假设人们拥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系统,即自动化系统和控制系统,并由此产生两类不同的认知过程,即自动化认知过程和控制认知过程 (Evans, 2008)。Leavitt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内隐与外显态度反映了相对独立的个体内部过程,并且可以预测工作绩效和公民行为,在工作场所捕捉内隐态度能帮助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双过程模型,探索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中的内隐与外显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双过程模型在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中的应用。下面,我们将对双过程模型、幸福感的概念、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2.1 双过程模型

根据双过程模型,行为受两个过程的影响:控制过程(外显过程)和自动化过程(内隐过程)(Ferreira et al.,2006)。控制过程与依赖外显认知的意识和逻辑相关(Evans,2003),具有外显态度的个人通常能够意识到并监控自己的表现(Zheng et al.,2016)。相比之下,自动化过程通过激活内隐认知产生快速自发的行为(Shermanet et al.,2008), 在这个过程中,内隐态度的激活及其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的和无意识的(Wilson et al.,2000);内隐和外显过程都会影响个体行为(Evans,2008)。

2.2 幸福感的概念

本文幸福感的概念采用的是享乐主义视角下的员工主观幸福感定义:员工幸福感是员工在工作中的即刻体验和认知评价的综合(Diener et al.,2003)。员工幸福感被看作员工对工作相关内容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 是员工面对工作场所物质性或精神性内容所产生结果(许龙等,2017)。

2.3 自动化过程与幸福感

自动化过程中的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是个体认知结构中特定概念与积极或消极属性的记忆联结(Greenwald, McGee, & Schwartz, 1998),内隐态度的激活和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化和无意识的(Wilson, Lindsey, & Schooler, 2000),它通常通过内隐联想测试(IAT)来测量。

在已有的自动化认知研究中,内隐态度能够有效地预测幸福感。Leavitt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内隐态度反映了相对独立的个体内部过程,并且可以预测工作绩效和公民行为,在工作场所捕捉内隐态度能帮助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此外,Kazén和Kuhl(2011)调查了内隐-外显动机定向差异,发现动机上的定向差异会损害幸福感。

2.4 控制过程与幸福感

外显态度(explicit attitude)是指个体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在控制过程中,拥有外显态度的个体通常能够意识到并监控他们的表现,外显态度通常是通过自我报告来衡量的(Zheng et al., 2016)。

有大量传统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幸福感的控制认知过程,其中外显态度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例如,Leavitt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员工自我报告对工作的积极评估与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Rudman(2004)证明了预测外显态度变化的因素不同于决定内隐态度变化的因素,表明组织领导人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来提升幸福感。

3 研究总结与展望

运用双过程模型,为内隐与外显态度和幸福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内隐态度通过自动化过程影响幸福感,外显态度通过控制过程影响幸福感。

尽管双过程模型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丰富性显示了其强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付春江,袁登华,罗嗣明,梅云,2016),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双过程模型中不同学者提出的术语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整合。目前已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双过程模型,对两种加工的称谓也没有统一,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对一些重复的术语进行整合。

第二,双过程中内隐与外显态度的一致性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怎样的?内隐与外显态度的差异方向对幸福感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虑将态度的差异纳入到双过程模型中,有助于提高双过程模型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付春江,袁登华,罗嗣明,梅云. (2016).双重加工模型发展概况及研究展望.心理学探新,36(01):59-63.

胥遥山.(2014). 内隐与外显安全认知对工作安全行為的影响:双系统模型的视角.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许龙, 高素英, 刘宏波, & 杨鹏. (2017). 中国情境下员工幸福感的多层面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12), 173-185.

Burns, C., Mearns, K., & McGeorge, P. (2006). Explicit and Implicit Trust Within Safety Culture. Risk Analysis, 26(5), 1139–1150.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3).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 403–425.

Evans, J. S. B. T. (2008). Dual-Processing Accounts of Reasoning, Judgment, and Social Cogni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1), 255–278.

Greenwald, A. G., & Banaji, M. R.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4–27.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 Schwartz, J. L. K. (1998).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464–1480.

Kazén, M., & Kuhl, J. (2011). Directional discrepancy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power motives is related to well-being among manager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5 (3 [Special issue on Implicit Motives]), 317-327.

Leavitt, K., Fong, C. T., & Greenwald, A. G. (2011). Asking about well-being gets you half an answer: Intra-individual process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job attitud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2(4), 672–687.

Rudman, L.A. (2004). Sources of implicit attitud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79-82.

Wilson, T. D., Lindsey, S., & Schooler, T. Y. (2000). 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7 (1), 101–126.

Yuan, X., Xu, Y., & Li, Y. (2018). Resource Depletion Perspective on the Link Betwee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Safety Behavior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Zheng, T., Qu, W., Zhang, K., & Ge, Y.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al bias toward safety and driving behavior.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96, 22–28.

作者簡介:

叶洁(1997-),女,汉族,江西萍乡人,苏州大学硕士在读,工商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幸福感
北京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结婚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
PRIZONE 随行冰箱
获得幸福感很简单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幸福感与感幸福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再谈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