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微评

2021-09-30 02:10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博主专属编程

规范发展是校外培训行业的必答题

丁雅诵撰文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种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近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一机构增设体现了对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关怀,对于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失范失序,就会加剧学生与家长负担,破坏教育公平,形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增设专门监管机构,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还是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加大校外培训行业整改力度,都是为了让校外培训回归正轨,从而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因而,校外培训机构做好合规转型,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只有回归到其本身的功能定位,校外培训才能行稳致远。

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有赖于培训市场的整顿、监管力度的加强,也需要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更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频次等方面着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改变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指标,淡化分数名次,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标本兼治,才能真正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

校外培训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以治标降虚火,以治本促育人,相信以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为契机,在种种治理举措下,教育培训行业定会更加规范有序。

——据《人民日报》

小学生做美妆博主?三观别被带偏了

赵晓明撰文指出,近年来,小学生做美妆博主现象日益火爆,消费逐渐向儿童领域蔓延,儿童专属玩具、儿童专属彩妆……各种儿童“专属”产品不断涌现。

如果儿童化妆是为了舞台表演无可厚非,但这些如果单纯为了所谓的“变美”而化妆就需要慎重。尽管市场推出了众多儿童专属美妆产品,但这些彩妆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成分是否安全,长期使用是否会对儿童发育造成不利影响,都需要家長、商家乃至相关责任部门认真思考。

与此同时,过早地接触化妆品,更会对儿童的审美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此前就有相关媒体报道,韩国某美妆产业开设了连锁的儿童美容店,很多还未识字的3~7岁儿童被父母送来美容院,体验各种美容服务。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孩子建立起对“美”的错误认知,更会使其忽视对心灵、智慧上的追求,从而让儿童过早地陷入容貌焦虑,对儿童今后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小学生做美妆博主也暴露出家长及其法定监护人监护责任的缺失。在儿童三观尚未成型的阶段,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不仅需要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引导,更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灵和观念上的指引,上行下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和父母相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底何为“美”,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不能听之任之。

儿童需要特有的可爱与稚趣,不要让厚重的化妆品掩盖了孩子纯真的美。

——据《检察日报》

少儿编程热,还需家长冷思考

李嘉瑞撰文指出,近期,一些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爆雷”“跑路”,更是把少儿编程推到了歧途。

目前,市场上的少儿编程课程,主要教授孩子学习一些图形化、模块化的编程知识,完成一些简单的程序编制。应该承认的是,这类少儿编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迎接信息化时代急需的数字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不过,少儿编程与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编程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完全是两个概念。在一些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中,“编程”概念的外延被不断扩大,趋向模糊。如果不加甄别,很容易陷入商家设置的营销话术。编程热之下,还需冷思考。随着以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家长们为孩子提前谋划培养适应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能力,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如果盲目跟风陷入舍本逐末、商业逐利的陷阱,损失的不仅是学费和时间,更是孩子的未来。

——据央广网

(以上信息选自有关媒体,

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博主专属编程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图片故事
图片故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专属“水晶鞋”
平凡女孩的专属大片态度
专属90后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