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课程衔接研究

2021-09-30 09:32吴俊强吴琼毛颖哲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研究

吴俊强 吴琼 毛颖哲

摘  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点推动的职业教育重大改革。而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一直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专本贯通培养,不仅涉及国家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招生制度等层面,也涉及微观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融通,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核心的无疑是两种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衔接。课程衔接科学合理,不但使两种层次教育能够真正融合,更是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本文从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内容衔接角度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以“能力”为主线实现两种教育层次的课程体系衔接理念,以及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路径,对当前正在实施的专本贯通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本贯通;能力主线;课程衔接;研究

2010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接着,教育部、各省(直辖市)纷纷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开展专本贯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2012 年至今,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职教发达省市陆续启动了高职本科联合培养(2+2)和(3+2)试点项目,探索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后陆续扩展到大多省份。2020年国家又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高职直通本科)的规模32.2万人,2021年,各省专本贯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招。专本贯通逐步成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新型应用型职业本科人才的主要渠道,也将逐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中的重要一环。

一、目前专本贯通中的课程衔接现状

我国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两类院校的合作培养时间不长,还处在磨合期,所以两种教育层次的课程如何衔接还没有引起重视或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但实施合作培养以来,由于相关课程内容衔接还不成熟,存在不少课程重复或衔接不严谨的问题,带来的教学问题已经显现,给学校教学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反映在教学管理上,还没有将关注点放在课程衔接上,也缺少一般性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路径,离构建专本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目前国内对于实现专本贯通课程衔接研究还停留在初期的理念和思路上。代表性的如:“课程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组织和衔接,将是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毫无教育意义的。课程衔接是决定课程的范围和顺序,顺序则是将这些因素适当的排列秩序,也即课程的垂直组织”[1];“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教材是实现高职本科内涵式衔接的重中之重。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取舍和科学重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模块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保证其既统一又相互独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课程设置的全面衔接” [2]; “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构建‘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 [3]等。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專本衔接研究与实践方面比较成熟。如美国社区学院与高等院校本科学分互认衔接模式;英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沟通模式;德国基于双元制专本贯通融合模式;新加坡上下贯通的“立交桥”式的职业教育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学分、课程成绩或证书考试成绩直接进入本科相应年级继续学习,不另设专门的招生考试。他们基本的做法就是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机制实现教学模式的贯通。

目前国内已普遍形成专本贯通必须进行课程衔接的系统化设计共识,但在具体课程和内容的衔接上还未见成熟案例和成果,也缺少一体化设计的思路,这也是目前众多院校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因此,课程衔接的迫切性与现实性已成为专本衔接教育的最基础和最重要课题。

二、能力是贯穿于高职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魂主线”

“能力和技能”是职业教育人才的立足之本。技能是显性的,可以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测量和评价;而能力相对“隐性”,很难用显现的方式来测量。而能力又是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佳发挥的根本表现,因此,能力和能力的增长对于职业教育人才更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灵魂和主要目标。

应用型本科注重“能力本位”, 其能力主要指专业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再创新能力,强调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应用型本科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能力应用是检验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这种能力的形成更多的是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来培养的。

无论是高职,还是应用型本科,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体现“能力”的应用性。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都属于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培养的是为行业、企业提供一线技术、技能操作人员,是新技术、新方案的有效执行者;而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行业、企业提供一线技术指导人员,是新技术、新方案的有效开发者。因此,“能力”是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的主线和内涵。

三、以“能力”为主线是专本课程衔接的逻辑必然

从专本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来看,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更高。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在本科专业学科基本规范的基础之上注重人才的技术技能培养和职业性要求的本科人才,要求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特长突出,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因此,可以说应用型本科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和延伸。

在专本课程内容的衔接中,如何以学生的“能力”增长为主线构建课程衔接的框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心。由于“能力递进”是一个复杂的半隐形的过程,其教学效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才能证明和确定,加上不同院校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存在一定的难以测量性,这也是课程衔接中的难点。

课程衔接是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由于原来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的设计基础面向的是高中阶段的生源,专本贯通培养,本科阶段的生源输入已变成完成高职阶段学习二年或三年的学生,因此,学生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课程重构的必然,否则贯通培养的效果和效率将大打折扣。

另外,专本两层次的课程内容衔接,在(3+2)模式中专本衔接主观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客观上增加了在校学习期限,故课程内容应作适当调整。

专本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即具备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又具备高职技术技能的特点,因而是一种全新的且具有独特优势的培养方式。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显然不再适应这种要求,因此,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在专本衔接模式下,应该成为相互融合、上下分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高职的课程目标应作为本科阶段大学课程的输入,也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科大学课程应是高职课程的延续和提高。

四、构建以“内容贯通、能力递进”为主线的课程衔接方案

(一)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应从课程教学目标入手,明确现有各阶段教学目标与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何不同;其次梳理现有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与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要求的差距;本科阶段、高职阶段课程内容的层次关系并落实到课程内容的改革和衔接上,最后是进行课程内容一体化设计。

同时应进行横向拓展的高职阶段课程目标设计。在纵向衔接的基础上,高职阶段课程也应符合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部分学生直接就业)。课程目标应兼顾人才培养规格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二)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将专本两个阶段教学内容中含有相同(似)知识属性或在课程中具有相同或相近培养功能的课程内容,统一设计,设置同类模块进行衔接,然后再把这些课程模块按能力递进原则进行组合,并适应学生多角度、多形式选课以及个人发展需要,同时为未来专本衔接的学分转换奠定基础。

在课程内容衔接中,应遵从教学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减少重多存在于课程教学中的重复内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学生减少大量重复性学习内容和时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实现专本贯通模式教学的优势。

(三)專本贯通的一体教材开发

目前专本衔接并无针对性的课程教材,基本沿用原来高职、本科各自的教材,难以满足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特征的要求。因此,在明确了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一体化设计后,就应根据各阶段教育目标和内容开发适应性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以满足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春光.课程衔接:含义分析、学理基础及主要问题[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08):57-62

[2]甄国红.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3+2”高职本科衔接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30-32

[3]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3-96

项目:2020年陕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本贯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课程衔接研究”(课题编号:SGH20Y1370)。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