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及策略研究

2021-09-30 03:58温满江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策略

温满江

摘  要:“学生放学之后去哪?”目前是社会中的热门话题,这其中还暗藏着社会的更新与发展。由此衍变出家庭对于课后教育的硬性需求,但是,由于目前农村中小学地区对于课后服务机制的认识程度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内,但是因家庭层面对其有此方面的需求,农村地区政府单位和教育部门需要给予相应重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制定合理的服务机制、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教学资源等。此外,还要与学校进行沟通,尽快落实课后服务这项任务。下文,笔者将对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及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分析。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策略;

因学生在学校放学后去哪里问题的出现,无法否认的是课后三点半这一教育难题已经严重成为困扰每一所基层院校、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而如何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是目前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开展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政府提供大力支持,及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及满足家庭方面的刚性需求,为学生创建课后服务。在构建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入多方资源,来为课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一、探究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

目前,我国课后服务形式主要以托管方式呈现,其中托管大多都以公益性为主,但是都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比如,北京海定模式是由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发组织和实施管理的,学校方面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西城区的城市少年宫计划,也是由兴趣小组和社团自发组织而成的,但这其中政府、企业、学校等都为其提供着各方面的资源、政策、资金、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将其落实到各地区时确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基础弱、教学设施配备不足、教学资源紧缺、缺乏管理人员等,导致开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因素,如果不及时调整则无法完成课后服务这项工作。

二、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具体策略

(一)由学校向社会进行延伸,凸显教育属性

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正如朱利安·勒·格兰德所言,社会服务其实就是在为使用者提供一张简单的背景图,但是还有部分公共服务是需要适当收取一定费用后才会实现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核心主要围绕“服务”基础上,将学校教学模式中依赖模式,向多元化的市场方向进行转变,这也是切实做好课后服务的必经之路。陈宝生在会议中明确指出,需要理解在学生放学之后,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内,但是如果需要制定一些服务机制,可以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沟通,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一定补助。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的谈判来制定合理服务机制,进而适当收取相应费用,不过切记不要将课后服务时间又转变为课堂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分清课后服务机制的非义务性,才能有效合理拓宽课后服务的资金渠道和服务范畴。进而凸显政府单位购买服务的合法性,以及向家长收取相应服务费用的合理性,否则所有出现的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过于落后,政府在给予资金支持方面不能给予较大支持。就需要政府单位与各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以外资助学的方式来使课后服务机制得到有效保障,但是相对与课后服务方面也要针對性调整费用收取标准,以此来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保障。

(二)由集中教学向民主转变,划清职能边界

政府和学校都需要对自身职能进行合理规划,政府在其中主要发挥着主导作用,力所能及地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经济层面的支持。而学校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主动承担好课后服务的智能,并本着平衡资源的理念,为学生和家长创设课后服务平台。因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内,需要为服务人员提供相应报酬,以此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各学校还要有效保障课后服务的场地、时间、内容、收费标准等进行合理规划,并不强迫学生进行参与课后服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其实此方式,也是在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进行基础奠定,以及促进民主谈判机制的构建。

(三)由实施管理向调整转变,显现治理格局

要想彻底攻克课后三点半的难题,农村地区的政府单位必须深刻了解现阶段各基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以此构建出合理的课后服务机制,但是这其中会涉及利益的存在[1]。而后,还要依赖于企业、社会资源等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对课后服务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服务机制的公益性、普惠性等,并结合多方教学资源和爱心企业、教学志愿者等加入,协作促进学校为学生创设具有多样性的教育服务机制。另外,学校还可充分应用农村丰富的自然教学资源,在有效调动教师创造性的同时,将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素养提供帮助。将课后服务转变为补课平台的情况进行避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由自觉主动向规范转变,建立保障机制

为了有效保障课后服务的长久性、秩序性、稳定性、高效性,各农村地区教育部分必须将课后管理服务制度和具体管理细则落实到工作中,还要下发书面文件到各基层学校。各所学校还要及时在校举办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及相关教育领导进行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监督小组,以此来保障这项工作的开展,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也可以对课后服务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2]。此小组成员可由家委会成员担任,这样既可有效缩减支出,也可促进家长及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其中主要监督内容包括:服务质量、收费明细、服务人员薪资报酬、服务标准等几方面为主,可以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在平时过程中可随机抽检的形式进行。此外,还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有限,应用此方式还存在一定限制,我坚信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氛围下,农村地区可以早日实现互联网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农村地区建立有效的课后服务机制,既可以对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有效教学保障,还能为学校托管和家长委托监督和有偿服务提供双重法律层面的保护,以此来促进课后服务机制的全面发展,被更多地区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青颖, 李云峰. 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8, 000(011):9-11.

[2]邓亮, 赵永辉. 江西省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40(005):P.124-127.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学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及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20]GHB349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