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应讲社会责任

2021-10-01 08:09阅文
阅读时代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徐迟旧体诗言志

阅文

“百年荣光”诗歌大赛圆满落幕。组织好这次大赛是今年《阅读时代》的主要事项,大赛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超出了编辑们的预期;同时,也有两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是所收稿件旧体诗占去一半,古体、律诗、词,甚至散曲都有;二是主流的新诗知名作者不多,有我们熟悉的专业诗人约稿也无回应,其意不言自明。

写诗是要有激情的,所以大抵成名的作家都是年轻时以写诗始,然后写散文小说;而近暮年又开始写旧体诗。这一现象虽不说普遍,但也不是少数。新诗也是有过辉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坛繁荣,作诗的多,读诗的也多,研究当代文学史的人甚至称之为“诗潮”,高潮迭起,一浪更比一浪高。但到朦胧诗的后期起,流派层出不穷,潮却日渐偃息;至目前便只有什么什么体了,五花八门,名头很难听,最雅称呼也就“头条诗人”。诗终于如某些人所愿“进了象牙塔”,但在大众的眼里却是典型的“圈子文化”,与一般的读者没有了关系。你参加诗会或聚会,说说萨特、马斯洛或神性写作尚可,若不识时务地谈“双百方针”“两为方向”,必被视为异类。

这让我们想起了徐迟。徐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作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定居武汉后,便是湖北文艺界令人敬仰的当之无愧的旗手,文艺青年的偶像。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的第12天,他抽空接见了国统区的知名文化人士。郭沫若、柳亚子当然在座,青年诗人徐迟请毛泽东题字,并向他请教怎样作诗。一众才俊各抒己见,毛泽东却不发一言,提笔题写了“诗言志”三字给徐迟。解放后的1958年底筹备《诗刊》创刊,臧克家任主编,徐迟任副主编,他们想在创刊号上发表毛泽东流传于世的几首古体诗。这要经过毛主席本人同意,编委们一致推徐迟起草给毛泽东的信。毛泽东回信同意发表他的诗,但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不久,毛主席又召他们进中南海谈诗,说新诗太散漫,记不住。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体相同的韵。对旧体诗,毛泽东以为,《诗经》以四言为主体,后来由四言发展为五言,现在民歌大都是七个字,四个拍子,是顺着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时代的需要。要在民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毛诗序》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受教育者不仅有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教”的目的是“化”。具体来说,就是“正得失,动天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在新诗式微的同时,神州大地却涌现出旧体诗词繁荣发展的春潮。然无论是新诗还是旧体诗,重温毛主席当年给徐迟的题词和他对诗歌发展的论述,进一步认识其原本的功能和诗人的社会责任,对于我们提高创作和运用诗词的文化自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诗词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语言高度凝练,依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诗词可以表达的内容很多,至少可以划分出五种表达功能。一是记事,诗人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诗词成了一种记事方式。事实上,诗词在诗人那里自古以来就起着记事的作用。二是抒情,被用以抒发亲情、乡情、友情、爱情、同学情、战友情、爱国情等等,表达花前月下、悲欢离合等种种情感。三是言志,诗人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愿望。這在诗词中十分常见。四是议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诗人自发创作诗词,歌颂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其规模与声势前所未有。五是寓理,即以诗词说明某个道理。在这方面宋诗具有代表性,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主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也被人们广泛引用。

诗词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目的何在,效果如何,等等,这就涉及诗人的社会责任。诗词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都是作者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诗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时时叩问着诗人的社会责任。诗人首先要问问自己:写诗有没有注意反映这些客体?诗人的社会责任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我们的作品中找到启迪。还要问问自己,我们的作品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看到,特别是有多少人喜欢看?作品是用于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自我陶醉,用于诗人圈子的相互交流,还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们在提升自我过程中所期盼的精神营养?总之,从诗词的反映功能来看,诗人们不能只是待在“小我”的天地里,而应该拥抱自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心声,然后从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角度去用诗词反映这些对象,尽到我们诗人的社会责任。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事实,即现在诗词的服务作用发挥得远不及歌曲、书画等艺术。主要就是因为很多诗人长期以来把诗词当作自我表达、自我欣赏的私藏珍品或“圈子文化”。现在的新诗有几首能谱曲,或刻在景区供游人观赏呢?所以诗人写作时要从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角度,来思考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从而实现诗词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诗人的自我价值。

责编:岳文

猜你喜欢
徐迟旧体诗言志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张进(一首)
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
徐迟永远十八岁
徐迟永远十八岁
《吴宓诗话》对旧体诗的新变
时国炎《现代意识与20世纪上半期新文学家旧体诗》
萧军1950—1970年代旧体诗中的自我修辞
《哥德巴赫猜想》主人公陈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