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的诗意命名

2021-10-01 12:39李思垣
阅读时代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祝融鹊桥火星车

李思垣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星际探测的火种。

火星车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叫祝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我从古代神话而来,正向火星而去。谢谢大家帮我选的名字。我很喜欢!”

“过去的神话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又将是未来新的神话。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很开心成为一颗照亮宇宙和中国行星探测的火种。”

有网友感慨“中国航天好浪漫啊,一步步把神话变成了现实”。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嫦娥”问月、“北斗”指路、“天宫”览胜……一个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名字,展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也不断书写着新的历史。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

取自中国古代神话,寓意点燃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山海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史记·楚世家第十》:“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

源于屈原长诗《天问》,探索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楚辞·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

取自中国古代传说,弘扬传统文化,表达中国人“奔月”决心。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中国空间站:天宫

“天上宫殿”,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太平御览》:“天宫,紫微宫也。”

《后汉书》:“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

承载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寓意,实现了“地月传书”。

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中国月球车:玉兔

玉兔形象善良、纯洁、敏捷,与月球车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白居易《中秋月》:“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刘克庄《水调歌头》:“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北斗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沈约《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鲲鹏

源自中国神话中的神鸟,寓意巨大无比、力大无穷。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

寓意“蛟龙入海”,让“中国龙”游向深海,探秘海底世界。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李商隐《重有感》:“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中国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夸父计划

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夸父,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代表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如既往地对未知探索和追求。

《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源于国人熟知的神话形象“悟空”,拥有“火眼金睛”,看透现象本质,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

《西游记》:“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以古代科学家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纪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

《墨子》:“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宇宙苍穹的探索从未停止。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责编:何建娇

猜你喜欢
祝融鹊桥火星车
“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奇妙之旅
喜贺祝融车登上火星
微视点
七夕赏“鹊桥”(环球360°)
祝融胜共工
七夕鹊桥仙四阙
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