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改革中项目化课程开展分析

2021-10-04 19:07邱少清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教课程体系中职

邱少清

中职院校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扩大规模,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着手,最重要的是针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中职专业学科就业能力上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中职教学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所以,应该站在职业人才培养角度,基于课程设置和学习,实现专业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与构建的目的

(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需要围绕就业导向,对课程内容、体系建构、教学方法等进行更新和优化。目前中职院校对企业的需求,存在认识不统一、不全面的情况。具体来说,有的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有的强调专业技能,有的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以,基于不同的观点,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思想偏颇。需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根源入手,针对教学体系完善和课程设置进行逐步改革。针对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就业人员在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职业要素上满足相应工作岗位、企业运营规格以及质量标准。第二,就业人员要有对生产环境及生产内容的适应能力,对工作内容能够理解,并且对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方式能够认同和接受,积极主动配合部门主管的管理方式,并与各部门形成相互合作和及时沟通。

(二)企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为了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往往是围绕某一个项目来展开的。多数中小型企业,先接订单再开展生产,产品周期较短。需要企业实施项目化的生产和管理,同时企业的员工也需要具备参与项目生产、管理、运营的能力。为了可以有效适应这一变化,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需要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不管是深入企业学习还是利用技术手段、校企合作方式等,为学生创设与企业相一致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实体验项目化生产与服务的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的项目化学习意识以及参与项目化生产和服务、适应项目化管理的能力。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分析

(一)课程体系质量优化

中职学院经过发展与建设,其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升,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职业化专业人才。但是中职学院发展中也受到一些发展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制约,为了有效突破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瓶颈,根据项目化课程改革思路,可以将其有待提升的部分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和质量标准不相符合;二是教学队伍建设与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不完善,无法为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提供支持;四是学校的教学服务平台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现代化职业院校发展方向存在偏差,并且对办学开放程度、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层次滞后。结合以上现实情况,职业院校需要将项目化课程改革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突破点,利用课程改革和优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

(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需要先让教师具备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围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将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对比分析,可以将这种差异化的教学设计看作厨师与菜单的关系,传统教学设计往往是先制作菜单,然后针对性培养厨师的能力;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是相反的,先培养后制作。所以,按照这种思路,对中职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就需要先从人才培养入手,以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设置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在院校完善的实训基地教学环境中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开展实践,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职业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大体是:第一,教师要先突破学科教学知识逻辑的课程设计思路,围绕某一单元课程或者整体进行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将项目落实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第二,找出课程不同单元的关联性进行设计,将工作结构转化为课程结构,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三、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

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需要综合统筹,有序推进,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第一,围绕课程单元和整体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和设计,从教师职教能力和职教观念开展。第二,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突破传统职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桎梏,实现教学模式的升级优化。

(一)动员全体人员进行教学模式改造和升级

第一,院校需要全员发动,聘请业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以及学院内所有教师、行政服务人员,围绕项目化课程改革进行多维度思考,对不同层面、不同系别开展调研和讨论,集思广益,结合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统一性的结论。调研结果显示,全院有98%的教师认为改革必须进行,24%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改,66%的教师认为可以改,但有难度。总体而言,院校的全体教师是愿意主动改革的,以此先确定课程改革试点工作,落实改革计划。第二,在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中,对课程体系设计可以选择学校的10个专业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按照每个专业的项目教学的特质,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对比,以此对试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改革目的是要突破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教学逻辑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思路,重新规划,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和学科的性质进行课程单元内容整合。同时,围绕能力目标、项目设计、项目训练、项目考核等内容,确立人才培养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目标,以此推动课程设计的驱动、示范、展开、讨论等工作,结合项目任务的实际需求,重视“工学结合”,引入企业工作背景和工作情境,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着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整体过程,将能力、素质训练与项目任务的完成结合起来,综合训练,提升能力转化和成果输出。这样通过项目任务的实训可以使学生全面成长,并将其掌握的能力转移到职业岗位工作中,实现课内课外项目实践学习的同步同行。

(二)加强教师的职教能力培训

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的职教能力,但是目前对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式、教师项目化职教能力培训等方面还处于试点阶段,很多教师的项目化职教能力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学院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职教能力培训,探索出适合中职教师能力提升的培训路径。经过实践和摸索,总结归纳出一套有效的培训方法,即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專家辅导”与“个体探索”相结合、“观念转变”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途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条件和资金支持,选择分批次培养策略:首先,选用部分专业的、优秀的、骨干级别的教师赴职教强国进行学习和培训。其次,及时关注国家教育部、行业协会等各种培训活动,并结合假期让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到生产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和学习。再次,学院还可以邀请业内知名教授、专家等对职教课程改革有专业见地的人到学校来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应的理论培训和专题指导。最后,不同专业课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理解和所培训的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改革理论学习,转变中职传统教育理念,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策略,提升项目化教学能力,为项目化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各学院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间还不长,还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传统教学理念与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以后者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指示,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推动方式,围绕工学结合的内涵,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猜你喜欢
职教课程体系中职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