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进校园也需急救科普进课堂

2021-10-04 19:36张西流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进校园短板科普

张西流

据北京市教委官方网站8月10日消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校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数量,要考虑到学生的密度、活动强度及适当的距离进行安装。每个学校至少配置一台。在明显位置张贴AED位置导向图,强化AED现场管理及宣传工作。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顫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是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神器”。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10万人配置AED不足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非常大差距。基于此,2019年12月,我国通过立法明确,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如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有助于用好“急救4分钟”,提高院前急救效率。近年来,我国在主要城市的大型交通枢纽及人流密集型场所陆续开展AED配置工作。特别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推进AED进校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置一台AED。

近年来,中小学校发生学生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在这一背景下,能否补齐学校急救设备短板,让更多人在关键时刻成功施救,变得尤为关键。从这个角度上而言,补上校园急救短板不仅仅在于让 AED进校园,还包括让更多的急救知识进入课堂,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方法。

事实上,除了加大配置力度,AED使用的相关配套措施,也在不断跟进。北京市明确要求,组织一定数量的相关人员进行仪器使用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可依托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时,进一步加强仪器使用的培训,确保急救人员科学有效掌握急救技能。

可见,AED进校园也需急救科普进课堂。换言之,各地中小学校应普及急救技能教育,彰显“知识守护生命”理念。普及急救技能教育,应成为学校亟须补上的“必修课”;全面系统地编写急救教育教材,设置急救技能教育课程,并进行知识考查和救急演练,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生命呵护的关键。通过系统的急救科普教育,使广大师生在遇到险情时,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正确使用急救设备、设施,进行科学救助。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不当施救造成的伤害,提升中小学校急救参与率和成功率,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提供坚强的保障。

摘编:《北京青年报》2021年8月12日第A02版

网址:http://epaper.ynet.com/html/2021-08/12/ content_381122.htm?div=0 (2021年8月17日)

(编辑 王凡)

猜你喜欢
进校园短板科普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