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之路难 难于上青天

2021-10-06 04:07袁林
金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钱穆西域雪山

文/袁林

取经故事,由于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而令天下人皆知。但是《西游记》只是小说,它所描写的唐僧取经历程,并非在现实生活能够发生,而且在笔者看来,吴承恩更像是以取经故事为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嘲讽。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取经历程,比起《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可要艰难多了。

历史上,国人赴西域、印度取经的高潮,出现在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而六世纪则比较沉寂,为什么会这样?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三点原因,其一,在印度方面,五世纪为无著、世亲出现时代,七世纪为陈那、护法、清辩、戒贤出现时代,佛教昌明,达于极点,以其本身的影响力,自然能够吸引外国人前往观光求学。六世纪介于其间,成为空白。

其二,西域方面,五世纪时,以前秦二世帝苻坚最为著名。都城在长安的前秦,以及前秦覆灭后由姚苌建立的后秦,虽然都在长安建都,但其管辖范围可达河西走廊。二秦政权先后存在半个多世纪,与凉州以西诸国交往密切,而西魏的建国,更是将统治权延伸到半个西域,因此中印之间来往便利。到了六世纪,突厥势力骤强,交通阻隔,想去印度取经已经无路可走。钱穆先生指出:“观玄奘之行,必迂道以求保护于叶护,可窥此中消息。”到了七世纪,大唐既定天下,威望远播,来往西域诸国如履户庭,取经之路的畅通自然不在话下。

其三,中国方面,四世纪以前,佛教之进入中国,基本上属于无条理无意识的输入,不能满足学者获取更全面更深刻佛教知识的欲望。到了五世纪约百年间,发展为直接自动的输入运动。至六世纪时,所输入的佛教知识已甚为丰富,进入一个吸收消化和创造性发展的阶段,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佛教宗派,如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多在这一时期成型。到了七世纪,诸多佛教宗派发展成型之后,有识之士又感到资料不足,于是向百尺竿头再进,发展为第二期国外求学运动。

到了第八世纪后半,印度婆罗门教中兴,佛教逐渐衰微,而中国内部已进入唐末,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因此在义净、悟空留学以后,“求法之业,无复闻焉”。

概述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鼎盛。那么取经之路到底有多么艰难呢?这么说吧,《西游记》里,取经路上虽然遍布妖魔鬼怪,但是对于唐僧来说,除过经常被妖怪抓进山洞,悬梁捆绑,且亲耳听闻自己是被油炸还是被清蒸的惊悚言论,除此之外,大家想想,在取经路上他老人家还有什么要命的艰难险阻呢?

现实中的取经路,比之《西游记》,说它艰险百倍一点儿都不夸张。

当时中印交通,多经由西域。钱穆先生认为:第一难关,厥为流沙,也就是戈壁沙漠。法显在《佛国记》里记载:“沙河中多热风,遇则无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慧立在《慈恩传》里记载:“莫賀延蹟长八百里,四顾茫然,人马具绝。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卷沙,散如时雨。心无所惧,但苦水尽。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燥,几将殒绝。”

第二难关,就是翻越葱岭。《法显传》云:“葱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砂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蹑悬索过河,数十余处。”

第三难关,为帕米尔东界之小雪山。帕米尔高原是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的接合部,也可以说是五座大山的枢纽。小雪山属于哪座山脉,笔者无从查考。但是从地形图上看,既然位于“帕米尔东界”,那么大概率应该是在昆仑山北段,《佛国记》云:“南度小雪山,山冬夏积雪,由山北阴中过,大寒暴起,人皆噤战,慧景口吐白沫,语法显云:‘我不复活,便可前去,勿惧死。’遂终。法显悲号力前,得过岭。”《昙无竭传》云:“小雪山瘴气千重,层冰万里。小有大江,流急若箭。于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后人见烟,知前已度,方得更进。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复过一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石壁有故杙孔(前人凿出的孔穴),处处相对。人各执四杙(杙,小木棒),先拔下杙,右手攀上杙,辗转相攀,经三日方过。及到平地,料检同侣,失十二人。”

有人会问,既然陆路如此险恶,为什么不可以走海路呢?其实在那个年代,海路同样危机四伏。

钱穆先生这样说:“海路艰阻,差减于路。然以当时舟船之小,驾驶之拙,则其艰险,亦正相颉颃(颉颃,这里指与陆路的艰险不相上下)。故法显东归,漂流数岛,易船三度,历时三年,海行亦逾二百日。中间船客遇风,谓载沙门不利,议投诸海。”

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船在航行中遭遇风浪,人们认为船上载着和尚不吉利,议论说把他(指法显)扔海里拉倒。

“此犹就途中而言之。既到彼国,风土不习,居停无所,其为困苦。”一个叫义净的留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遗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存着仅有几人。设令得到西国者,以大唐无寺,飘寄栖然,为客遑遑,停讬无所。固写实之妙文,抑茹痛之苦语也。”

看见了吧,“致使去者数盈半百,存者仅有几人”。李白先生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也仅仅是难而已。蜀道再难,只要你出发前准备充分,结伙而行,路途上是绝无性命之忧的。

义净还说了,九死一生到了印度,“飘寄栖然,为客遑遑,听讬无所”,语言不通,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漂泊异国的人,如果内心没有极为坚强的信念,怕是一天也活不下去吧!

猜你喜欢
钱穆西域雪山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张骞探西域
钱穆的容与化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钱穆的容与化
班超出使西域
摆 棋
父亲对钱穆的教诲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