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地区黄河“泥”文化的传承代表
——黄河泥埙

2021-10-07 06:42耿建蕾
焦作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王建泥土黄河

耿建蕾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泥埙,一种用黄胶泥捏塑烧制而成的民间古老乐器,距今大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诗经·小雅·何人斯》中有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之句,“埙,土音刚而浊;篪,竹音柔而清。”两者“刚柔相济”。[2]从中可以窥见埙乐自古就在中原盛行,泥埙是上好的吹奏乐器。近年来在黄河流域考古过程中,陆续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以来种类繁多的陶埙,代表性的有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音孔埙,充分印证了埙是黄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乐器,传承至今。2016年6月,焦作武陟县“黄河泥埙制作技艺”入选焦作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河泥埙”作为特殊的黄河“泥”文化遗产,承载着几千年黄河流域、黄河民族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是广大民众生命创造力和人文情怀的抒写展现,如今更成为“传承黄河文化、覃怀文化的特殊符号和重要的物质载体”。

1.制埙的黄河水和黄河泥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从黄土高原峡谷中冲出,跌宕冲撞,川流不息中裹挟着泥沙,最大含沙量达每立方米600千克,所以,黄河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淀,形成一望无际的广袤土地。河床不稳定,不利于行船和航运,但有利于种植,孕育了沃土,养育了生命,形成了人类伟大的黄河农耕文明。黄河及其支流,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沿黄九省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具体表现。焦作,地处豫西北,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独特的地理位置,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有“父山母河”的太行山,得太行、北邙、王屋山之庇佑,享黄河、沁水之滋养的浆泥土,土质纯净,少有杂质,用手一捏就能感觉到浆泥的细腻疏松,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为黄河泥埙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材料资源。

黄河泥埙源于焦作市武陟县,这里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中都浸透着黄河的影子,2013年武陟县荣鹰全国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称号。古时黄河水患频频发生,世世代代与黄河共生存的原住民敬畏黄河,崇拜黄河,祈福黄河。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人民在常年修筑堤坝、抵御洪灾、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中,有能工者为缓解劳作之苦和抒发思乡之情,用一把黄河岸边取之即得的黏实黄胶泥,像包团子那样把泥做成一只不规则的圆形空心泥团,在未干时用秸秆扎几个小孔,直接就能吹出声音演奏,这应该是黄河泥埙最早的雏形,古朴淡雅而手感温润中散发着黄河泥土独特的气息。

2.制埙的传承人和传统手工技艺

2.1 黄河泥埙的传承人——王建

王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黄河埙坊的创始人。笔者及所在的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焦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2018年至今,多次赴武陟王建先生工作室调研泥埙工艺。王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带着乡土气,质朴无华。“黄河泥埙坊”(如图1) 是王先生自己购置的单元房,客厅陈列着上百件他收藏和制作的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泥埙,其他房间分别作为制埙、晾晒、烧制等工作间。

图1 黄河泥埙坊

据王先生介绍,他自幼深受音乐教师出身的父亲影响,对吹奏乐器很感兴趣,后考入了沈阳空军某部歌舞团,接触过萨克斯、单簧管、箫、笛子等多种东西方管乐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埙,便被深沉朴拙的音韵深深吸引。服役期满回到家乡,更是悉心钻研埙的制作演奏,(如图2、图3)。现在以黄河泥埙的制作、演奏、传承、发扬为毕生的事业。王先生仔细讲述了黄河泥埙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还不时随手拿几件泥埙吹奏,向我们展示了黄河泥埙宽广的音域魅力,听着悠扬空灵的曲调,虽是现当代乐曲,我的思绪却不由得随之飞到遥远的汉唐、商周……。为了使我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黄河泥埙,王先生在工作间现场为我们展示了泥埙的制作。取一捧锤炼好的黄河胶泥,手捧着揉搓,团出造型,封口成了梨形毛坯,打出孔直接就能吹奏出声音,看似普通的黄胶泥经王先生之手能“唱歌”,这在我们看来很是神奇。

图2 王建先生现场演奏埙乐

图3 王建先生现场制作泥埙

2.2 黄河泥埙的传统手工技艺

2.2.1 选土与制泥

土是滋养万物的根基,黄河岸边流传着女娲“用泥造人”的古老传说,赋予了泥土神奇的力量。泥土虽随处可见,但不是所有的泥都适合用来捏塑造像,制作成器。制埙需要选用位于黄河两岸地下几米处的胶泥层,沉积于此的黏土是亿万年大自然的恩赐,特点是含沙量少,透水性差,密实度大,可塑性强,符合黄河泥埙的选材要求。

采集回来的泥土首先要摊开晾晒,蒸发掉内部原有的水分,在太阳底下暴晒成碎的、干的泥粒。完全晒干后要挑出石块草根,用2毫米孔径的筛子把泥土全部筛选一遍,这看起来已经是精挑细选的泥土颗粒,其实只是泥埙原料复杂工序的开始。精选的泥土加入清水,通过搅拌让泥土完全融化为泥浆,再用筛子进行过滤,细腻的筛子只能通过水和泥土最细腻的尘埃,经过这道过滤,泥土本身的杂质将会被完全去除,再经过24小时的沉淀,泥浆已经分离成泥和水两种物质,将水慢慢舀出,呈现出来的就是制埙所需的原料。泥浆像流动的巧克力一样,它整个是流动的液体泥流,肉眼看不清它的颗粒,这个颗粒只能在放大镜下面,才能看出它里面小沙粒的状态和样子。原材料筛选的越细致,制出的胶泥才会更精细柔软、细腻而富有韧性,符合黄河泥埙形状各异、柔软细腻的制作要求。

2.2.2 制埙坯

泥埙最古老原始的做法是手工团捏,这一环节对制作者技艺水平的要求极高。首先,团泥排气,将和好的泥是沿着一个方向,不断摔打搓揉,直至泥的质地均匀,没有气孔。取小蒸馍大小一块泥像揉面一样娴熟地搓揉几分钟,再次排净气孔。接着,中空塑型,等泥在手里慢慢有了温度,双手配合,右手手指插入泥团内用力挤压并顺时针旋转,使其内部中空。埙坯的厚度要控制在5-6毫米,过薄易碎,发音脆响轻飘,失去埙原有的古朴之风,过厚灵敏度低,会造成发声沉闷。最后,左手在外团型,先团成窝头模样,然后使中上部逐渐收小,形成梨状,用虎口慢慢将底口封紧抹光,一个造型古朴的梨形埙毛坯就呈现出来了(如图4)。

图4 制埙坯步骤

2.2.3 开吹/音空修坯整形烧制

捏制好的埙坯需要放在阴凉不通风处,待埙坯有了一定硬度但未干时开吹空和音空。借助工具自上而下先开吹空,确定埙的音高,定调性,随后在埙体上开指孔、后孔。打孔考验制作者对开孔位置和大小的精准把握,每打好一个孔,都要拿起来试吹,使音准与调音器相符,稍有闪失,调音失败,一只埙就废了。未干的埙坯泥土之间的空气会向外膨胀,致使泥埙的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痕,所以,必须要对每一个细纹进行修补。修坯正形非常关键,用手指蘸水慢慢弥补裂缝,而后要用玛瑙刀、细砂纸进行打磨抛光,让整体和细部的平整度和光洁度达到统一。

修整好的泥埙作品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绝对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就会干裂破损,慢慢阴干的过程需要数日甚至一月之久,才能逐渐地干透。晾好的埙需要经历最后一道工序入窑烧制才能最终制成。传统土窑烧制,把晾晒好的埙依次均匀摆入窑内,然后封窑。烧一窑需要一天一夜,还要控制好火候,开始时要用小火文火,先把埙坯的水分蒸干,然后再用大火烧,如果温度达不到或者温度过高都会使埙坯破裂。随着科技的进步,烧制采用了电窑炉,温度控制在600℃—700℃,通过烧制而变得更加坚固,大大增加了泥埙的成品率。

3.当代黄河泥埙的人文美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黄河泥埙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创造力和人文情怀抒写的结晶,具有取材自然、造型古朴醇厚、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凝重的特点,包含着深沉悠远的黄河文化气息。黄河泥埙作为黄河文化、覃怀文化传承的特殊符号和重要物质载体,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外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人文美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传统手工艺之所以可贵,在于器物是用手做成,饱含人的情感,具有人文美学价值。它的存在不仅丰富和便利了民族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审美意蕴、生活态度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黄河泥埙传承至今,它的人文美学价值表现在传统手工艺遵循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在制作加工过程中,集音乐、美术、陶艺元素于一体,从工艺技法到艺术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当下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中,古朴淡雅的埙器埙韵涤荡着人心,充实抚慰着精神家园,人们在制作和演奏中演绎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生生不息。

如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网络媒体的宣传让“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的黄河泥埙广为人知。黄河泥埙传承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培训、创新研究、对外交流、宣传展示等等。然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通过校园传承给下一代,让传承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自2016年至今,焦作、郑州等地许多所中小学、大学先后建立黄河泥埙传承基地、研学基地、工作坊、乐团,邀请传承人王建老师传授黄河泥埙演奏和制作技艺。对校园传承,非遗进课堂活动王建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打破专业界限,使美术、音乐、文化等学科合作,学生会制作会演奏,一专多能,能配奏吟颂”。青年学生在接触、演奏黄河泥埙的过程中,体悟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美,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黄河泥埙艺术,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王建泥土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Market Values
泥土
『黄河』
活干好了不吃亏
翻开一块泥土
活干好了不吃亏
活干好了不吃亏
泥土中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