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从业余拍照到专业报道手段的嬗变

2021-10-08 14:06童军鹏
新闻前哨 2021年8期
关键词:华为摄影专业

◎童军鹏

在第38届湖北新闻奖评选中,手机图片《陪你一起看夕阳》获新闻摄影类一等奖。2020年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者甘俊超用手机拍下上海医疗队刘凯医生陪八旬老人看夕阳的照片,打动了无数网民,有评价认为这是“疫情最温暖的瞬间”。2019年10月18日和10月27日,湖北日报报道世界军运会开幕和闭幕式,两个通版大图,均由摄影记者用手机拍摄。

在人人都会拿手机拍照、拍视频、做抖音的今天,手机摄影,已成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技术革新使手机成为新闻摄影报道手段的可能

如果说,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牢牢占据新闻专业摄影器材主流的,非佳能即尼康,那么现在,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各种传播手段的出现,人人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手机已经成为信息快速传播的媒介工具,iPhone、华为等手机摄影功能的快速研发,专业摄影记者也已将手机作为日常报道的一种常用手段。

最早在手机摄影领域一家独大的是苹果。它在2016年之前占据着手机摄影市场。尽管从专业的摄影功能角度看,它并没有太多优胜之处,但凭借自身综合指标,以及通过各种软件实现的功效,苹果摄影功能被一些自媒体摄影发烧友、博主等津津乐道。

从新闻传播学的真实性角度看,苹果手机拍摄新闻图片,多次引发争议。毕竟,它涉嫌过多使用后期。第68届全球年度图片奖报纸类图片故事三等奖作品《阿富汗战争》(作者:戴蒙·温特),用苹果手机拍摄出来自带暗角功能,就因作为一组新闻图片过度使用后期,引发较大争议。

经此,人们讨论更多的还是,无论用什么器材,都应尊重事实和新闻传播规律。

过去10年,手机生产厂家一直没有停止对摄影功能的研发。2016年年初,华为发布P9。除了其搭载黑白双摄选择两颗1200万像素的IMX286,新增激光对焦模组辅助近处对焦外,最大亮点在于,携手百年相机品牌徕卡作为其主打镜头。

此后连续4年,华为陆续发布P10、P20、P30到P40P及MATE系列,这种“徕卡色彩模式”,鲜明有质感的实际成片,成为华为通过摄影领域扩张手机市场的有效手段。

正是苹果、华为等手机在摄影功能的不断研发和进步,手机不仅成为大众拍照的日常工具,也成为摄影(摄像)专业人士青睐的对象。第61届柏林电影节,韩国导演朴赞郁的iPhone短片《波澜万丈》获得金熊奖最佳短片奖。在国内,新华社知名记者费茂华等也在做关于手机摄影研究的尝试。

二、手机摄影同样要遵循摄影基本的构图及报道规则

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就是一部相机。除了专业摄影人、发烧友和单位宣传干事会用单反相机外,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应该还是手机。

但很多人都认为,手机只能简单记录。

早在15年前,数码相机技术逐渐成熟,傻瓜相机不再傻瓜,“有相机就能拍好照片”的观念形成。

同样,手机拍摄图片,必须要明白三个理念。这种理念可以贯穿到整个摄影过程当中,无论你是拍新闻还是风光。

1.现有的手机大多能拍出好照片。

2.从摄影的内在表现看,手机只是工具,一张好照片关键取决于思想的深度和情绪表达是否到位。

3.从摄影的外部表现讲,对于手机摄影而言,构图和按快门的决定性瞬间至关重要。

网上关于手机摄影的教程、书籍与视频很多,概括内容,也大多是手机个性功能、拍摄技术技巧与后期处理。比如《零基础玩透华为手机》一书,由华为手机摄影课程讲师,从“功能、拍摄、后期”3条线编写,一是手机功能线,详细介绍华为手机的摄影功能,如拍照模式、曝光参数、白平衡、长曝光、对焦、测光、背景虚化、构图取景、光线及场景拍摄技巧等内容。 二是拍摄案例线,详细介绍了9大专题的拍摄技巧,如拍视频、自拍、人像、纪实、美食、风光、建筑、夜景及星空等内容。 三是后期处理线,详细介绍了使用华为自带功能、Snapseed和MIX滤镜大师处理照片的方法,以及详细讲解了使用“剪映”APP剪辑视频等内容。

而这些内容,绝大多数离不开传统相机摄影的拍摄技术技巧。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开幕式上,湖北日报一位摄影记者所带的器材如下:尼康D4D5两台专业机身,300MM定焦镜头,14-24广角、24-70的中焦、70-200的长焦、16MM的鱼眼,拍摄开幕式大场景的时候,专业相机拍出来的画面固然很美,但由于报纸第二天出的通版,一张主打图片要占据两个版,这种全画幅式的设计,让记者最后发现,华为P30P手机拍出来的全屏比例图片更合适,更有感染力。最终,编辑部在开幕式和闭幕式都选用摄影记者用手机拍摄的图片做报纸用图。

这就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手机摄影一定要注意构图和情感表达。

从专业分类上看,拍摄角度分正面、侧面、背面、平拍、仰拍和俯拍。

2016年9月,用手机拍摄天葬场景及诺尔盖草地。没有用任何的手机后期,图片如有可取之处,全在于构图和立意。

1.正面拍摄,又叫正面构图,即相机正对被摄主体拍摄。它的特点在有利于表现主体的正面形象,表现对称美、庄重。但是它容易缺乏透视和方向,显得呆板。

2020年2月26日,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李兰娟院士。对73岁的李兰娟来说,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为她一生的职责。这也是继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战防疫最前线。

2020年3月15日,拍摄从火神山医院康复出院的刘佳(化名),在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康复驿站隔离观察。

2.侧面拍摄。主要表现被摄体轮廓,画面富有变化,根据与被摄体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形式。

3.背面拍摄。特点在于,具有一种神秘不安的视觉特征。

4.平拍。拍摄的时候,采取平拍方式,就是对现场的一种客观描述。这是纪实摄影经常采取的方式。它的特点在于符合人们通常的观看视角,对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观。

5.仰拍。顾名思义,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镜头朝上仰起。它的特点是强调夸张被摄体的高度,展现高昂的精神面貌,简化背景,将被摄体衬托出来。

6.俯拍。与仰拍正好相反,镜头向下拍摄。

除了拍摄角度,摄影构图还分为三分法(井字分割)、垂直平行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V型构图、放射性构图等。

三分法,又叫井字分割,是一种古老的构图法则。当把画面纵横都分割成三等分时,画面将变成九个等分和四个交叉点,我们在取景构图时,将主体放在交叉点的位置上,最能吸引受众视线,给人以平衡感。

此外,垂直平行构图,使画面产生一种节奏感,从而带来视觉张力;三角形构图作为最稳定的图形,给人的感觉也是安稳和平静的;对角线构图和曲线构图,加强了画面的透视感和纵深感。一般在公路和建筑摄影用的比较常见。

最后,V型构图和放射性构图,都属于相对异形构图,或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或产生爆炸式的放射效果。

上述表现形式,都适用于手机摄影,但所有形式,都服从服务于内容。在情感和情绪表达面前,手机和相机就只是工具而已。

三、手机摄影做不到一机走天下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相机,或者是手机,可以做到包打(摄)天下。

手机摄影有以下特点:

1.以静态为主,很多动态抓拍还是受限于技术问题。

2020年4月17日,解封后的武汉东湖,一对恋人安静地坐在湖畔长椅上。

2020年4月17日,武汉东湖,一位小女孩在栈桥上远眺。

山河无恙,泪别恩人。

2.好的手机图片主要传递摄影者的内心情绪。

3.手机适合隐身采访(暗访),手机的普及性及小巧性,使得某些场合不被特殊关注。

4.重大新闻事件中,手机可以做辅助手段,不能一味依赖。尤其是重大历史性瞬间,不要轻易放弃专业相机。

猜你喜欢
华为摄影专业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