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蹚出特色党员教育之路

2021-10-08 08:12郝大川李永红
支部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临县旧址师资队伍

○ 郝大川 李永红

临县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依托中共中央后委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等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充分结合临县非遗文化,打造了一支“专家教授+本土人才”的师资队伍,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的教学路子,用活了一套“专家讲授+现场体验”的培训模式,创作了一批“典型人物+红色党课”的精品课程,蹚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党员教育之路。

打造一支“专家教授+本土人才”的师资队伍

以临县县委党校专业老师为主,外聘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海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三弦书”省级传承人薛二兵,临县伞头秧歌专家张林峰和柳建武,红色革命旧址讲解员王祥鑫等组成一支15人的“专家教授+本土人才”党员干部教育师资队伍。

探索一条“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的教学路子

充分运用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特色,把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临县伞头秧歌和朗朗上口、现场感染力极强的“临县三弦书”与临县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集艺术欣赏与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教育模式,使学员们在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接受了红色革命教育的洗 礼, 补充了精神之钙,目前已开展教学10余场次。

用活一套“专家讲授+现场体验”的培训模式

坚持“一个基地一种体验”的教学特点,深度挖掘现场教学点功能,采用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手段,在黄河岸边唱红歌、在革命小院听党史、在陈列室中看影片,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初心力量,既是“唱、听、看”的一次红色之旅,又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的党性教育。今年以来,3个基地共接待各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3万余人次。

创作一批“典型人物+红色党课”的精品课程

近年来,临县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制作,先后创作了《老朱和他的豆腐大磨坊》《孝善记》《甘泉》《隐秘的角落》和《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精品电教片,其中《老朱和他的豆腐大磨坊》在省委组织部电教片观摩中获一等奖;《孝善记》在国家网信办主办的第五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微视频评选活动中成功入选“百部正能量动漫音视频”;《甘泉》在司法部主办的第三届“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并成为颁奖现场唯一展播作品,后被《学习强国》选入全国平台。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梁明德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现场讲述党史

猜你喜欢
临县旧址师资队伍
油画
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银冈书院)
延安发布实施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深度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临县野菜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建议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临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