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的种植课程

2021-10-08 05:39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耿玲玲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菜毛豆豆荚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幼儿园 耿玲玲

1 多元实用的种植环境,激发课程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种植活动,我园对小菜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将土地分成了很多小地块,为每个班级合理划分种植区域;铺设了石板路方便幼儿进出小菜地,为幼儿的观察、种植活动提供便利;还在小菜地旁新添了小水池,满足幼儿给蔬菜浇水的需求。同时,幼儿园又为幼儿们新建了种植工具坊,添置水桶、水壶、铲子、耙子、剪刀等种植工具,丰富幼儿对种植工具的使用经验。工具与环境相结合,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这样齐备的种植环境引起了幼儿们对种植的渴望,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们纷纷查找资料、寻求家长帮助,在春季种植课程“种点儿什么好”的活动中,收获满满。

图1.种点儿什么好

在春季种植的探究过程中,幼儿收获了关于季节的种植知识,了解到春天可以种小白菜、黄瓜、豆角、棉花、番茄、西瓜等等。当实践活动开始时,这么多的蔬菜品种,除了小菜地还可以种在哪里?于是种植方法和种植器皿便成了大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想到了用废旧的矿泉水瓶、木桶、玻璃瓶、泡沫箱等做成种植器皿,采用水培、土培、沙培等不同的种植方法,丰富多彩的种植课程开始了。我们将种植好的植物摆放在走廊、区角,悬挂在墙上,供幼儿随时观察、发现和探索。

2 丰富可操作的种植工具,激发课程兴趣

在小菜地的种植课程中,我们发现幼儿除了观察植物的生长外,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特别是利用劳动工具开展各种活动。活动中我们发现,没有工具的幼儿在菜地里百无聊赖闲逛一会儿就没了兴趣;有工具的幼儿在菜地里兴致勃勃,拿着工具从活动开始一直到活动结束都忙个不停,在最后的分享活动中也是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刚才的经历,收获满满——幼儿的这些表现说明种植工具在种植课程中的重要性。

附表.种植工具调查表

丰富的种植工具,让幼儿对种植的兴趣油然而生,干活时劲头十足,教师对活动实施过程的管理也更加有序。如,在下雨天“保护标志牌”活动中,孩子们在工具坊换好雨靴和雨衣,带上需要的工具进入小菜地。同伴间相互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拿牌、有的用锤子敲打、有的为牌子打伞,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没有因为雨天而懈怠半分。在劳动中孩子们体会到雨天劳动的辛苦,通过劳动学会克服困难、不怕吃苦,这样的实践教育远比课堂上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3 延续开展的课程活动,深挖课程内涵

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大多以幼儿观察、认识植物为主。幼儿仅参与了其中一部分的种植活动,没有全程参与的体验和收获后的延伸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如何将种植活动作为班本课程进行开发,不断地将种植活动延伸下去?下面就分享小菜地种植活动中的“摘豆记”,说明课程内涵的延伸及深挖的意义。

孩子们在小菜地里发现了成熟的毛豆,小小的毛豆引起了大家的观察兴趣,他们纷纷走进小菜地寻找藏在叶子里的毛豆荚。“毛豆荚长得弯弯的,像月亮一样,摸上去中间圆圆的,里面肯定有小豆子。”“我找到的毛豆荚和乐乐的不一样,摸上去扁扁的。”“我的毛豆荚上有细细的毛”“我的毛豆荚两边是尖尖的,有一边翘了起来。”“我发现有的毛豆大、有的毛豆小。”原来不起眼的毛豆荚在孩子们的眼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样子。接着关于毛豆是否成熟大家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捏一捏、剥一剥、看一看豆荚里的豆子,如果豆子是圆圆鼓鼓的就表示成熟了,可以摘来吃;如果豆子还是扁扁的,说明豆子还没成熟不能采摘。

采摘毛豆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发地两两合作,一个摘毛豆,一个拿筐子,配合得非常默契。开始时孩子们用手一个豆荚一个豆荚地摘毛豆,不一会儿小手就变得红彤彤的,手指尖还特别疼——有什么好方法能又快又省力地摘毛豆呢?大家决定去工具坊寻找采摘的工具,有的戴手套、有的拿剪刀。再次来到小菜地的孩子们用手套保护小手,用剪刀小心地剪下毛豆荚,麻利地交给拿筐的孩子,不一会儿每组孩子都收获了满满一筐毛豆荚。小伙伴们两两合作搬着装满毛豆荚的沉甸甸的篮子回到了教室。

剥豆环节中,孩子们发现:“豆荚好难剥啊,在家奶奶怎么会剥的那么快?”“豆子外面的皮怎么这么硬啊,怎么都剥不开。”“剥完毛豆指头好疼啊。”原来剥毛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怎样剥豆子的问题又引起了孩子们讨论。“我是从毛豆最上面尖尖的地方剥的,用两个手的大拇指一剥就剥开啦。”“我把毛豆抓在手上从中间掰开来的,然后再剥出里面的豆子。”同伴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着剥豆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劳动技能,还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的功能。

剥好毛豆该进入品尝毛豆的环节啦,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一组炒毛豆,一组煮毛豆。在品尝过程中,大家发现制作方法不同,做出来的毛豆味道也不一样。孩子们还设计了夹豆子游戏,规则是:计时一分钟,数数自己夹了多少个豆子,记录下来。“用筷子夹豆子好难啊,好几次都滑掉了。”“我夹了好多呢,有30个呢。”“我夹的都是大豆子,大豆子好夹。”孩子们通过自己夹豆子,发现用筷子夹豆子难度较大,学会了怎样正确拿筷子、如何夹住豆子等。

种植活动中的“摘豆记”,孩子们通过回顾种植毛豆的活动,了解了毛豆从播种到成熟全过程,积累了种植的相关经验。在采摘过程中,老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相对应的课程,如:豆荚的拼搭、豆荚长度的测量、豆子数量的记录——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各种工具的使用,同时从不同角度扩展了幼儿的知识面;采摘毛豆、剪毛豆、煮毛豆、分享劳动成果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萌发了幼儿的集体意识,学会不浪费粮食,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是环境教育中精神环境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培养他们不怕吃苦、学会珍惜、乐于分享的品质。

4 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搭建课程桥梁

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在进行了“摘豆”班本活动后,我们又挖掘了社区实践活动,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走进了菜市场、超市,自己挑选毛豆、购买毛豆,在此活动中对于“称重” “钱币”等又有了新的思考,这也是环境教育的再次升华。

环境教育中的种植课程,从幼儿出发、追随幼儿,产生一系列的课程活动是幼儿和环境之间的一座“桥梁”。环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老师要善于利用环境资源,依托环境开展课程,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对话、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发出更好的课程。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活动过程中的品质培养。种植课程中的小菜地从餐后“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到幼儿融入其中;从种植品种单一到种类繁多;从种植工具稀少到丰富、可操作性强;从种植经验不足到成为“行家里手”,孩子们和小菜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环境教育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小菜毛豆豆荚
清粥小菜味清欢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小菜猪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毛豆称象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