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柏举之战探析

2021-10-08 13:05张梦缘吕超
西部学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孙武孙子兵法

张梦缘 吕超

摘要:春秋时期的吴楚柏举之战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被认为是唯一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由孙武参与指挥的战役。探析吴楚柏举之战,楚国军事实力本强于吴国联军,人才杰出,然楚王用人不当、不能人尽其才;令尹子常以己利为重,对军情判断有误而固执己见;楚国欺压小国,兼并弱国,长期征战使四面树敌,陷于被动状态最终战败。吴军为将有能,治军有方,战略得当,谋求先胜条件,营造有利态势,争取有利外交环境,从而击败了楚国。这场战役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政治格局。

关键词:柏举之战;子常;孙武;孙子兵法

中图分类号:K225;E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109-03

春秋时期,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楚国国力曾一度强胜。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败晋于邲,成为霸主。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吴国是新兴小国,原先被视为蛮荒之地,后在晋的扶持下,军事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楚相较仍处于劣势。吴一直将与楚抗衡作为求存图强的重要途径,利用楚与他国争端伺机而动,从而借机出兵插手战争,对楚国进行打击。

一、柏举之战发生的背景

公元前509年,唐、蔡两国国君向楚进贡美玉骏马,楚国的令尹子常骄横贪婪,借机向两君索要,被婉拒后私自将两君扣留。三年后,两君的随从窃献给昭王的贡品“而献之子常”[1]1338,子常收到被偷回的贡品才释放两人。蔡昭侯不能受此大辱,投玉于汉江中,发誓永远不会向楚朝贡,归国后求助晋国共同出兵伐楚。晋“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1]1340,召集十七国到召陵,“假借王命”,共议讨伐楚国。“沈人不会于召陵”[1]1347,晋使蔡国前去伐沈,楚国则以蔡国讨伐沈为理由出兵围蔡,晋帅向蔡昭侯索贿不成,借口退兵,“乃辞蔡侯”[1]1340。蔡昭侯只好以其子乾和大夫之子为质向吴求救。吴抓住时机,以援助蔡国的名义即刻出兵前往救助蔡国,并联络唐、蔡两国组成联军共同伐楚。在吴国伐楚的過程中,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柏举之战。吴军深入楚国境内数千余里,在柏举一举击败楚军,而后长驱直入攻破楚都郢,大败楚国,此战也被后世学者称之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2]。

二、柏举之战的作战经过

(一)战前准备

吴楚两国兵力对比悬殊,楚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吴军仅有楚军人数的五分之一,数量上并不占据优势,且吴在晋帮助下建立起的新军,未如楚军那般多次经受实战的考验,倘若对楚贸然发动进攻,困难过大,必然不能取得胜利。为化劣势为优势,吴国连续六年采用“三分疲楚”的策略,将士卒分而为三,轮番作战,相机攻楚,数次规模不大的战争使得楚军疲于应战,对吴军的作战意图失去警惕,吴军则以逸待劳,夺取战略要地,为大战的爆发做准备。

公元前508年,吴煽动楚属国桐叛楚,让舒鸠人向楚故意泄密,使楚令尹子常误以为能在桐国境内尽灭吴师,子常未核实舒鸠人所提供情报的真实性,当即草率出兵,带领楚舟南伐吴,中计以致仓促应战而大败。楚公子繁则率陆师经舒鸠袭桐,遭吴军伏击,最终在巢邑被俘。此战使得楚国丢失大别山以东的附属国,所有失地均为吴国所有。

(二)作战基本情况

吴国通过与唐、蔡两国结盟,借道进兵,以救蔡为名进攻楚国。吴军未如楚军所想沿淮水而上,而是采用孙子的奇袭之计,“舍舟于淮汭,”[1]1348调动敌人,而后迅速越过无人之地联合唐军西进,进入楚国腹地——江汉平原,“自豫章与楚夹汉”[1]1348,欲在汉水两岸与楚军决战。楚左司马沈尹戍依据吴军兵力特点,综合分析吴军进军路线,向令尹子常提出作战方案:建议子常率主力沿汉水一线,正面牵制敌人;自己则率军迂回到吴军后侧,彻底切断吴军后路,从而对吴军形成夹击之势,实现全歼吴军的战略目的。

子常起初同意了该作战计划。然而,作为楚军统帅的子常私心极重,为夺头功,放弃原与沈尹戍定下的作战方案,贸然东渡汉江,向吴军发起正面进攻。吴军遂借机后撤,诱使楚军追击,子常果然中计,带领军队步步紧逼,结果首战大败、士气低迷,后又与吴交战于小别山、大别山,吴军三战三胜。吴大将夫概认为子常不得人心,楚军上下毫无斗志,只要发起进攻,一定会一击而溃,不顾吴王阖闾等人的否决,私自率兵击破子常军营。楚军果然大败,吴军趁机派主力部队乘胜追击,取得决战胜利。楚军余部向柏举西南溃逃,吴军紧追不舍直至清发水追上楚军。为彻底消磨楚军意志,吴军采用“半渡而击”的方法,在楚军渡河过程中发起进攻,侥幸渡河的楚军向郢方向溃逃。

楚左司马沈尹戌按计划毁掉吴军船只,后听闻子常战败,急忙赶往支援,与吴军相遇于雍澨。沈尹戌率众与吴军拼杀,不能再战,自杀身亡。自此,曾经不可一世的楚军彻底溃败,吴军五战皆捷,于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28日长驱入郢。

(三)战争的后续发展及结果

吴楚柏举之战,吴师入郢,楚昭王携妹出逃,战争以吴国胜利告终,给长期称霸的楚国带来沉重打击,使吴在争霸中原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吴很快便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吴王阖闾胞弟夫概归国后自立为王,越国次年反攻吴国,吴军只能班师回国,柏举之战的战果功亏一篑。楚国在秦的帮助下,历经艰难得以复国,君臣深刻吸取柏举之战的教训,君臣一心,开始励精图治,在战国时期得以重新崛起。

三、柏举之战楚军败因分析

(一)用人不当,外交失败

楚国本来人才辈出,多有能人志士,但楚王却用人不当,不能人尽其才。楚王偏听偏信,任由奸臣诬陷迫害伍子胥父兄,致使其逃至吴国,为敌所用。杀害郄宛,使得“伯氏之族出”[1]1347,伯州犁之孙嚭到吴国担任大宰,为吴国谋利来报复楚国。令尹子常身居高位,却贪婪渎职,公然向楚属国索贿,被拒后竟将唐、蔡两国国君私自关押三年之久,楚国之弊可见一斑。

自春秋以来,楚国始终自视甚高,同晋争霸中原,欺压小国,兼并弱国,长期征战使得楚四面树敌,国力中衰,陷于被动状态。公元前506年,17国诸侯会于召陵,商讨共同出兵伐楚。外交政策上的失败,使得原为楚属国的唐、蔡两国倒戈到敌对阵营之中,为沈围蔡更是成为吴发动战争的借口,楚国在道义上失去了优势。

(二)统帅无能,擅改计划

楚军军事实力本强于吴国联军,虽是仓促应战,倘若有杰出的将领统帅指挥,也不至于一战则败,甚至连战连败,使得吴师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攻陷郢都。

与令尹子常相较而言,左司马沈尹戍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谋臣和视死如归的将领,却因令尹的无能而惜败于吴人之手[3]。针对吴军作战路线及特点,沈尹戍向楚军统帅子常建议,由他带兵迂回至吴军后方破坏其战船,采用前后夹击的方式,断绝吴军后路,达到一举歼灭敌人的目的。而以己利为重的子常,对军情判断有误而固执己见,听从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拨怂恿,为夺军功自作主张,贸然改变原定攻守兼备的计划,不待沈尹戍完成任务,就贸然渡江进攻,落入吴军圈套,以至于首战即败,士气大跌,失去作战的主动权。无能的子常面对吴军的进攻,没有采用任何战术补救措施,遭敌重创后只能节节败退,带领残兵向西逃跑。沈尹戍虽有将才,顺利完成预定的计划,听闻主力溃败后,迅速率兵回援,但此时对战局的发展已经于事无补。

四、柏举之战吴军胜因分析

(一)战略得当,谋求先胜条件

争取战场主动权的作战谋略向来为兵家所重视。与楚国相比,吴国入楚作战,不具备“知天知地”[4]114的先决条件,在作战环境上并不占据优势。且吴楚两国兵力相差甚远,即便吴国集中兵力,实現“我专而敌分”[4]61,也难以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取得战场胜利。因而早在柏举之战的准备阶段,吴国即采取“三分疲楚”的策略,夺得战场主动权,为己方谋得有利态势。

面对楚军主动渡汉江出击,吴军果断采取后退疲敌、迅即决战的战法,疲楚误楚,给楚军营造不敢战的假象,“能而示之不能”[4]7,诱敌深入包围圈,把握出战交锋机会,三战三胜,使得楚军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待楚军完全陷入被动状态后,当机立断,主动出击。正确的作战策略使得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吴军手中,为后续主动追击、扩大战果奠定了基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吴国为达成“形人而我无形”[4]61的目的,通过用间迷惑敌人,使楚国以为“知己知彼”[4]33,从而不请自来落入圈套处于被动,“敌势常虚,而我势常实”。战前,吴首先策反桐国背叛楚国,后又让被楚灭国的舒鸠人向楚国告密,使楚以为驻守在桐国的吴军兵力较弱,可趁机出兵夺回桐地。楚令尹子常误以为真,果真出兵南伐。吴军“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4]56,仓促应战的楚军大败,在此战中丢失大别山以东的附属国。

(二)构建优势,营造有利态势

楚军沿汉水防御以逸待劳是为主,吴军深入楚国腹地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是为客。吴军入楚时,兵分两路,北路军由五百个大力士和善于奔跑的三千人组成,以救蔡之名舍舟登陆,深入楚地后即转而东撤,诱使楚令尹子常军东移;南路军为主力,长驱直入,经柏子山、举水向汉水两岸挺进,与北路军会合于汉水。吴军虽处客场,但通过兵力的“分合适宜”,化被动为主动,达到变换主客的效果,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导致优劣形势互变,为己方赢得了有利态势。

正确把握敌军心态也是吴军战法得当的重要体现。楚军在柏举遭吴军重创后,残部选择向西南清发水方向溃逃,吴军紧追不舍,并在其渡江前追及。吴军此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江岸为碍,与吴军交战于东岸;二是假意给吴军留以喘息时机,放任其渡江向西,后在其渡江途中发起进攻。倘若吴在楚军渡江前发动进攻,此即楚军背水与吴作战,原先低落的士气也会因无路可逃而高涨,楚士兵势必会拼死一战。若是吴在半渡之时进攻,楚军必然迫切淌水渡江,水流本就对行走有碍,此时还必须分散注意力提防身后吴军的偷袭,因而楚残部必然是全神贯注地向对岸逃去,面对攻击只能被迫躲避,无力还击,原先低下的战斗力只会更低。综合把握楚军可能的心理反应,吴军采用了“半渡而击”的方法,在楚军渡河过程中发起进攻,给楚余部以致命打击,后续的追击更是彻底断绝了其与沈尹戍部汇合的可能。此举战法得当,不仅削弱沈尹戍部的潜在兵力,而且在精神层面给予其沉重冲击,为获得与沈尹戍部交战的胜利,进而兵指郢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善于伐交,争取有利外交环境

吴国地处东南沿海,“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5]912,一直以来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地。随着晋楚争霸日渐白热化,晋为增强自身力量,加大对吴的培养,派遣巫臣前往吴地,教吴乘车战阵,教其叛楚,助其从奴隶制状态向封建制过渡。经过长期发展,吴国因此富强起来,拥有了“虽赴水火犹可”[5]1265的军队。当然,深受晋栽培的吴也始终深刻认识到,只有与晋所属阵营交好、与楚阵营抗衡才是其强大的必经之路。

与楚欺压小国、兼并弱国的外交策略不同,吴始终积极争取外部力量,笼络小国共同抗楚。孙武认为攻楚“必得唐蔡乃可”。唐、蔡两国虽为小国,但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楚国东北部,通过与唐、蔡结盟,兵力不仅可以得到补充,还可以借道两国,“以迂为直”,先发制人,直入楚国腹地,实现远距离战略突袭。

此外,帮助唐、蔡两国,对素来有蛮荒之地之称的吴国而言,不仅可以得到帮助小国的好名声,还能无形中提高在诸侯中的威信,在道义上占据高位,达到对楚用兵师出有名的目的,尽最大可能争取到有利的外交环境。

(四)为将有能,治军有方

《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将孰有能”[4]3对战局有很大影响。吴上下帅卒一心,自楚出逃的伍子胥及其挚友孙武、具备雄才大略的明君、有勇有谋的大将,无疑都是助吴实现破楚入郢构想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伍子胥原是楚国人,遭奸人陷害家破人亡后,带着亡楚的决心投奔吴王僚,想要借吴与楚抗衡,实现复仇的愿望。在提出伐楚建议被公子光反对后,伍子胥发现公子光具有雄才大略,转而依附于他,得知其有异心后,寻得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帮助公子光篡位。伍子胥积极参与军国大事,辅助公子光稳定政局、训练军队,使得吴国国力日益强盛,拥有与楚抗衡的实力。孙武与伍子胥是挚友,他精通文韬武略,认为吴国是其可以施展才能的地方,遂隐居于吴都郊外,潜心研习用兵之道,后与伍子胥结识,经伍子胥引荐,向吴王献上兵法十三篇,为吴西破强楚提供了战法指导。

公子光夺得王位后称吴王阖闾,他是一名明君也是一位能将,他用人以才、励精图治,以仁义闻于诸侯,志在“兴兵戈以诛暴楚,霸天下而威诸侯”[6]。他非常重视人才,对被楚国迫害而逃亡的伍子胥和伯噽予以重用,分别任命为“行人”和“太宰”,参与军国大事。在伍子胥和孙武的极力辅佐下,吴采取的高明战略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实力,而且为伐楚扫清了障碍。

大将夫概有勇有谋,在敌情判断、谋略水平方面有独到之处,见到战机,当机立断,认为“臣义而行,不待命者”[1]1349,不顾阖闾反对,率其属五千攻入子常大营。子常所率主力部队果然如夫概所料,部属“莫有死志”[1]1349,一经遇敌即自乱阵脚,失去指挥,一击即败。阖闾见楚军四处溃散,没有追究夫概擅自行动的罪责,派遣主力部队加入其中,趁机扩大战果。此战可谓是吴向楚进攻的决定性战役,倘若夫概未能冒死罪私自进攻,错失有利战机,楚军未必不能等到沈尹戍的兵马回援,柏举之战也就不复发生了。

五、结语

在柏举之战中,吴军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作战策略,充分体现了孙武的用兵之道,佐证了《孙子兵法》的科学性。吴国以新兴小国的身份,击败了长期称雄的楚国,给了楚国沉痛的打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政治格局。楚国也因此从没落衰败的低潮中被唤醒,得以在战国时期重新崛起。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0.

[3] 秦士杰.吴楚柏举之战[J].孙子研究,2015(3).

[4] 孙武.孙子兵法[M].郭化若,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 甘宏伟,江俊伟.史记译注评[M].武汉:崇文书局,2017.

[6]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71.

作者简介:张梦缘(200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单位为海军航空大学,研究方向为古代军事理论。

吕超(1984—),男,汉族,山东乳山人,海军航空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军事基础理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孙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组歌
《孙武专题研究》
孙武练兵
从《擒庞涓》看孙膑与孙武的师承关系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格里菲思与《孙子兵法》
孙武故里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