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煤”或导致“限电”现象常态化电力煤炭股迎来利润持续释放期

2021-10-09 07:52刘增禄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朝晖火电电价

刘增禄

近期的二级市场中,电力板块可谓是一枝独秀。从7月底启动上涨行情以来,申万电力指数最大涨幅突破了40%,部分个股如闽东电力、黔源电力、中闽能源、节能风电、上海电力等公司,仅仅9月份就录得50%以上的的涨幅。

电力板块大涨与全球煤炭短缺造成我国电力供需严重错配有关,短期内煤炭扩产甚至进口都难以快速解决。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和职业投资人均表示,“限电”现象很有可能局部常态化,这对电力系统板块形成利好无可厚非。

全球缺煤导致电力严重短缺我国东北、南部地区或进入常态化限电

9月中旬以来,全国多省份开始“限电”、“停产”,东北三省甚至出现了马路上红绿灯不亮,居民楼突然停电、停水的现象,电力短缺不仅成为了目前市场和百姓茶余饭后最为关注的事件,且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经营。9月14日以来,两市已有22家上市公司,譬如楚江新材、万安科技、常铝股份、桃李面包等相继发布了受限电影响的公告。

对于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限电、企业停产的背后原因,《红周刊》记者采访了申港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贺朝晖和香港博文基金董事长王文,他们一致认为,电源、电厂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电力需求,供需的严重错配是导致当前电力短缺的最主要原因。

贺朝晖表示,我国在“双碳”的严格控制下,碳排放高的高耗能煤矿企业产能受限,之前煤矿有较大的供给弹性,比如年产审批百万吨产能,如果行情好的时候,产能弹性会增加到200万~300万吨。但在当前双碳严控下,产能只能做到100万吨,甚至碳排要求更严格时,煤矿就会停工,导致产出更少。此外,在各种原因之下,今年中国不再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虽加大了对美国、俄罗斯、印尼、蒙古等国的煤炭进口,但整体上仍不能完全弥补需求缺口。

“不仅我国面临短煤缺电的问题,今年许多国家都因疫情影响缺煤,进口煤炭往往一船难求。与此同时,国内主要水电站年内来水量减少,导致水电发电量不足,而三季度又时处风电淡季,火电缺口严重,新能源补给不足,限电、停产自然也就在所难免。”贺朝晖进一步分析称。

“电力公司并没有因为亏损而放弃生产,反而是一直在努力生产。”王文并不认可市场上流传的因煤价上涨而导致发电企业不愿发电,进而引发大面积限电现象发生的说法。他认为,如果不加紧电源建设,工业限电、停产,甚至居民停电都有很大可能成为常态化,“我们的电源建设实在难以跟上经济发展脚步了。”

在限电区域上,贺朝晖判断,“东北地区,一直到明年的供暖季都有可能会延续限电状态,因为供暖季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且现下煤炭又紧缺下,全国其他省份也基本没有多余的电对其进行输入。南部地区毗邻港口,他们一般用的是进口煤,但今年的煤价和运价都偏高,短期要想缓解也很难,年内有序限电也可能成为常态。西北区域相对比较乐观,目前基本上不存在问题。”

限电对“双高”行业龙头公司有可能形成利好

目前,市场中有不少观点认为,限电限产短期对于“两高”产业来说并不完全是利空的,因为量虽然下来,但价可能会上去。事实上,今年以来化工、钢铁、有色等“两高”产业的产品涨价现象也是一直在延续,因涨价,这几大行业上半年净利润相继实现几倍的增长,部分公司如中泰化学、中核钛白、天赐材料等最新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仍将继续大幅增长。

贺朝晖表示,限电减产对制造业的影响偏利空是无疑的,因为它们的长期逻辑是走量,需要凭借着高份额来提升自己的市占率,保障中国制造业长期在全球占据优势,但在限电大背景下,产能被强制降低了,供给不足会导致价格的抬升,如此做法其实是相当于把中国制造业的优势给削弱了。“以光伏行业为例,之前得到控制的硅料价格因‘能耗双控,散单报价硅料进一步上涨至26万/吨,受此影响下游一定会开始减产,今年的量得不到保障了。工业品需求下杀不会经过缓慢的过程,而是价位一旦突破一定点位,则下游需求可能瞬间转为极低水平。”

事实上,贺朝晖的说法从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上也得到了佐证。今年上半年,有多家光伏公司因成本的上升而停产,严重影响了利润表现。比如协鑫集成,中期净利润亏损了2.47亿元,原因是上游硅料供应不足,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涨幅超过了组件调价空间,迫使公司被动采取待料停产以应对硅片供应短缺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利集团,同样因光伏组件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明显,导致公司中期净利润亏损了12.56亿元。

“两高”行业中,虽然整体“以价带量”很难实现,但贺朝晖仍认为,一些不受影响或有一定承受能力的龙头企业在当前“能耗双控”甚至限电减产措施下很可能迎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毕竟“双控”的主旨是提倡高质量发展路线。此外,在“双高”行业中,很多龙头企业都是自备火电厂,甚至还自备新能源电厂(光伏发电或者风电)的,限电下反而进一步拉开龙头企业与小公司间的差距。

以“两高”行业之一的钢铁行业为例,在碳中和背景下,整个行业虽然面临了巨大的低碳转型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組,市场竞争力则有望进一步增强。譬如鞍钢股份在财报中就明确表示,会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纲要,力争在辽宁省钢铁行业率先实现双碳目标。首钢股份也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今年中期,这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实现了936.6%和556.25%的同比大幅增长。9月29日,鞍钢股份还发布了钢铁上市企业首份三季报预告,报告期内75亿元的利润额将继续保持约466.04%的同比增速。

电力板块受“限电”影响股价飙涨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双高”产业受限电减产影响而股价出现回撤的同时,二级市场上电力板块的股价却在节节攀升。统计9月份以来各概念板块的市场表现,火电、风力发电、电力股、水电四个板块相继占据了全部Wind热门概念股涨幅榜的前四位,累计涨幅分别为26.62%、25.03%、23.16%和22.42%,而表现相对“平和”的核电板块也排在了行业涨幅榜的第十四位,区间涨幅达12.99%。具体公司中,闽东电力、黔源电力、中闽能源、节能风电、上海电力等公司,仅仅在9月份就上涨了50%以上

猜你喜欢
朝晖火电电价
白玫瑰与郁金香
三只蚊子
自动铅笔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