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施工类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考试衔接的思考

2021-10-12 07:09苏彦军刘俊显
科技视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建造师执业资格工程师

苏彦军 刘俊显

(1.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甘肃 兰州 730101;2.甘肃晟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101)

0 引言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下简称道桥专业)是一门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相结合的专业,主要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注册建造师是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近期以施工管理为主),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具备管理、技术、经济、法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道桥专业人才培养和国家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都有培养工程师的共同目标,前者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毕业时具备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可以说高校培养是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前提条件,培养的是最终要获得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准工程师”;而后者要求学生高校毕业且经过2~4年的工程实践和继续学习后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具备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胜任关键岗位工作的能力,是高校培养“工程师”的最终目标。但从注册建造师所具备的能力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看,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方面都与其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硕士毕业生,都不具备注册建造师所需的能力和经历。让毕业生先在工程一般岗位从业2~4年,再通过考试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允许其在工程重要岗位“持证上岗”,使毕业生从“准工程师”和“工程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仍然是国家培养建造师的最佳途径。

1 道桥专业施工类课程与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关联性

道桥专业施工类课程主要包括道路施工与养护、桥梁工程施工和隧道工程施工等课程,其教学内容对应于注册建造师考试中的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从每年的考试通过情况来看,该科目是绝大多数考生能否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的决定性因素,其所含内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

2 施工类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考试衔接的思考

2.1 在校学生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考试衔接的思考

2.1.1 鼓励任课教师参加考试

师资是教学的保障,注册建造师考试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的考试,只懂理论或只通过实践是很难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注册建造师考试并取得执业资格,可以确保教师具备讲授以注册建造师为导向课程的知识储备,也可以让教师以考生的角度思考注册建造师考试,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2.1.2 参考考试大纲修订教学大纲

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是对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是考官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道桥专业施工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文件,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为了使道桥专业施工类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实务考试能更好地衔接,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大纲重新修订道路施工与养护、桥梁工程施工、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等几门施工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将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中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分配到相关课程中去,即使教学内容涵盖注册考试内容,又要避免与相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使学生从大学课程中获得注册建造师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2.1.3 参考考试用书选择课程教材

道桥专业知识有很强的时效性,实际工程中知识更新快,而课程教材更新慢,但是相比较而言,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是更新最快的书籍,其内容会随着规范的变化而及时更新,而且该书籍从内容上来讲也是行业中比较权威的书籍。因此,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可以先对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进行评价,对于符合本科教育要求的,可以直接作为课程教学教材。如桥梁工程施工和道路施工与养护课程可以《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作为共用教材。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课程由于教学中还有设计内容,因此可以将考试用书作为参考书或辅助教材使用。

2.1.4 参考考试题型加强学生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注册建造师考试题型不仅有考核基础知识的主观题,而且还有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考核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案例分析题,该部分题型案例新颖、灵活性大、综合性强,需要考生先阅读案例,再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解答。一名合格的注册建造师就应该具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能力需要在高校课程中逐渐培养。

2.2 毕业生与注册建造师考试衔接的思考

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应满足一定的学历、工作年限和相关工作经历的要求,如本科生报考一级注册建造师的条件是“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毕业后的这4年,毕业生理论知识遗忘快、学习环境差、老师督促少,学校教育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之间不够有效衔接,甚至出现了脱节,如果自律性和自学能力相对差的毕业生在这4年虽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却也很难通过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高校课程教学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在这4年最薄弱。为解决毕业生和注册建造师考试之间的衔接问题,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尝试。

2.2.1 高校课程向毕业生拓展

高校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学生在校的4年时间里,为实现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考试的顺利衔接,高校课程教学应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向学生毕业后再拓展4年,在这4年内主要安排与执业资格考试和工程师培养相关的课程。目前,由于学生毕业后还无法从母校继续获取注册建造师考试的相关课程,毕业生在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时或全靠自学、或依靠费用高昂的培训机构,这既增加了毕业生的学习成本,也滋生了许多在执业资格考试中的不公平甚至乱象的出现。

2.2.2 让企业在注册建造师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册建造师考试既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注册建造师的衔接可以由学校拓展课程完成,而将实践经验和注册建造师衔接还需要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企业的师傅带徒弟制、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终生学习的文化氛围、或为考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员工给予较大的激励措施等,都将在毕业生与注册工程师的过渡与衔接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将施工类课程与注册建造师考试有效地衔接,将学生培养成能担当行业大任的工程师,是道桥专业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到的从在校学生课程改革促进施工类课程教学与注册建造师考试衔接的思路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将高校课程向学生毕业后再拓展4年,并让学生能在毕业后继续从母校获得执业资格考试和工程师培养相关的课程的改革思路,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注册工程师培养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但具体如何实践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建造师执业资格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由模仿而来的“小小建造师”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吉林省建造师资源配置分析
一级建造师考试现状分析与评价
建造师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关于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