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坳村马鞍山:花开苗寨 果香千里

2021-10-12 11:41本刊通讯员杨帆
电脑迷 2021年9期
关键词:马鞍山苗寨兴隆

本刊通讯员 杨帆

乡村振兴看“一心”(“一心”即以兴隆坳农业园区为核心,打造成集中连片多村联动的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农业园区看苗寨。日前,笔者走进位于秀山县农业园区核心区的梅江镇兴隆坳村马鞍山苗寨。

兴隆坳村是重庆市、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治理示范点及垃圾分类示范点。近年来,该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细化乡村治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活土地资源等措施,走出了一条乡村发展示范带动之路。

美化环境 美丽乡村

立秋时节,马鞍山苗寨环境整洁、古树参天,村民们所养的花草也在这时节相继绽放、争相斗艳。

“现在对环境进行清扫,全部都是飘散下来的树叶。”马鞍山苗寨村民龙怀志,挥动扫帚,正清扫地面落叶。

马鞍山是汉族、土家族、苗族杂居之地,村民多为龙姓。因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地方习俗、经济收入等因素,一段时间这里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状况较为突出。

龙怀志今年70 岁,开展清扫已持续两年多,属义务劳动,劳动内容包括公区打扫、花草修枝整形、沟渠疏通、古迹古建筑维护保养等。

“作为本地村民,就应该多为家乡做好事。”龙怀志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认为用义务清扫方式更能直接表达出对党的感激、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变化的由衷赞美,通过义务劳动,更能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他说他欣喜地看到,周围多数邻居环保意识已牢固树立,良好风气在该村已悄然形成。

据悉,近年来,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梅江镇政府及相关县级部门先后投入300 万元打造马鞍山乡村治理示范点,先后铺设沥青混凝土及青石板路面1 000余米,硬化院坝30 户1 500 余平方米,美化庭院47户,房屋风貌改造2 户,安装太阳能路灯50 盏,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 000 米,改造卫生厕所64 户,实现改厕全覆盖。其中,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方面,该村也积极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建设工作,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六改一化”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并积极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从源头落实垃圾分类,持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将垃圾分类的绿色生态观念带入每一户农户家中,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比如我们建立卫生评比制度,每个月对各家卫生情况进行评比并公示,对连续三个月被评为‘优秀’的村民,授予‘卫生示范户’称号;对卫生不合格的村民在全村进行曝光,逐步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赶超、共同进步的良好竞争氛围。”兴隆坳村支部书记秦龙兵告诉笔者。

目前,马鞍山苗寨所在的兴隆坳村共配置垃圾分类箱体1 000余个,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30处,修建集中堆肥池2 座,设置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1个,实现了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全覆盖。

2019年12月,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及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在马鞍山举行,学习借鉴马鞍山相关工作经验。

“除了村子干净整洁、鸟语花香,我们还利用动漫墙体画方式宣传‘新二十四孝’,开展‘孝子’‘贤媳’评比活动,创建秀山县首个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示范院落、家庭家风示范院落,依托‘和事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等,美丽乡村也开出了‘文明之花’。”秦龙兵说。

区域辐射 促进增收

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是重点。

“在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下,目前马鞍山苗寨逐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给周边省市及邻近村居提供人居环境发展相关经验。”梅江镇兴隆坳村综合治理专干刘立明说,马鞍山苗寨的乡村发展变化除体现在环境卫生、社会风尚等方面,更在群众增收渠道上有充分体现。

据了解,马鞍山苗寨常住人口270余名,其中原建卡贫困户50余名。在过去,该村村民增收方式以外出务工为主,在该县大力实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下,马鞍山苗寨居民在增收渠道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方式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力促进村民增收。

在秀山县农业园区油茶基地,笔者看到,长势喜人的油茶已经挂果,大面积覆盖着土地。

“我每天做两件事,一是自行安排时间来基地给油茶疏果,二是回家带孩子做家务。”油茶基地务工群众余元芬介绍,她是马鞍山苗寨村民,以前是该村众多外出务工人员之一,但在外出务工期间,赡养父母与抚养孩子给她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务工有收入保障生活,如何在家庭中更好地尽职履责,她心里没底。

2019 年,随着兴隆坳村县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统筹推进,马鞍山苗寨也随即被纳入规划范围,通过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解决当地闲置土地,促进群众增收。截至目前,该苗寨234 亩土地已全面实现现代产业科学规模化发展,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费用11万余元,务工费用已达70万余元。

余元芬所在的油茶基地是重庆市油茶研发中心的试验地,基地目前已有500多亩,具有油茶资源收集、种苗繁育、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等功能,通过科研改良和育苗辐射,将会更大力度地带动马鞍山苗寨以及周边乡镇村民增收。

“我家流转出十几亩给农业公司,每年每亩按200 千克稻谷行情进行结算。”余元芬说,自村上发展产业后,他们村再没有撂荒地了,生产生活迎刃而解,同时,随着居住环境的不断升级,她对接下来的乡村旅游、民宿接待等充满信心和热切期待。

“随着农业企业陆续入驻农业园区,除了回引年轻人,马鞍山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再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组织下,我们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陆续发展红心猕猴桃、茶叶、苗圃、蓝莓等,为群众致富增收拓宽了道路。”秦龙兵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充分挖掘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猜你喜欢
马鞍山苗寨兴隆
民居摄影
西江千户苗寨
王芝藕
兴隆湖初冬
特别的生日礼物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手上的证据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
美丽的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