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之美

2021-10-12 11:41本刊通讯员雨凡
电脑迷 2021年9期
关键词:钓者沟渠鱼竿

本刊通讯员 雨凡

世事芜杂,俗事缠身,到了双休日或节假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必定骑上单车,背上鱼竿,兴冲冲地奔向乡下的沟渠塘塥,孑然占据一片偌大的空间,静静地感悟那有鳃有鳞的哲学,潜心地体验那或沉或浮的钓趣。即使是一日枯坐,两手空空,也不怎么懊悔,反倒觉得坐在水边,看白云跌入池塘的窘态,赏鲜花争相绽放的美丽,观蜻蜓兀立竿头的优雅,不仅意趣盎然,而且美不胜收。

野钓之美,首先在于能够修身养性。

其实钓鱼是最磨性子的事情,初钓者一般不会揆情度理,相机行事,大多迫不及待地提竿,火急火燎地看饵,心浮气躁地挪窝,结果是心里越急,鱼儿越不上钩。偶尔看见浮漂在轻轻地移动,就手忙脚乱地猛然起竿,最后空留下湿漉漉的、水淋淋的遗憾。好不容易钓上一条,便会手舞足蹈,呼朋唤友,全然没有“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雅致与情趣。

而真正的钓者则是双手紧握鱼竿,眼睛盯住浮漂,用第六感官去体味鱼儿咬钩前的那种犹豫与狡黠,其上钩也罢,不上钩也好,始终都能平心静气地面对那微微泛起涟漪的水面,仿佛整个身心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所有的烦恼与苦闷,此刻都烟消云散,一切的喧嚣与困惑,此时都踪迹全无。似乎那“闲来垂钓碧溪上”,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驻眼看钩不移手”,那“落日桥边系钓舟”,都是自己曾经所为,又是现在自己所不为的。这种垂钓的况味,是否已经达到了欧阳修所推崇的境界“醉(钓)翁之意不在酒(鱼)”呢?

野钓之美,还在于能给人以唯美的视觉盛宴。

初春时吐芽的芦蒿、夏池里绽放的荷莲、秋风中摇曳的芦苇、冬阳下明镜的溪水,哪一样不让人怦然心动,以至于我每次选择好钓位,并在搭好钓窝之后,都要花上半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沿着沟渠塘塥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无非就是欣赏一下周边无处不有的美景。有时还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机,随意地“咔嚓”几张,再通过微信转发,与朋友们一起愉悦地分享。一般情况下,垂钓时是心无旁骛的,但是钓累了,你不妨站起身子,伸个懒腰。此时你目之所及,是天空的包容,是波光的潋滟,是绿树的倒影;你身之所感,是和风的吹拂,是空气的新鲜,是呼吸的自由……还有什么不能让人释怀,不能让人忘忧呢?

野钓之美,还在于那一尾营养丰富的美味。

野钓于人挑剔的味觉而言,那也是鲜美无比的。鲜活出水的鲫鱼,无论是熬汤还是红烧,那都是菜中的极品。营养丰富的“黄丫”则宜炖上一锅豆腐,筷子与勺子一起上,叫人大快朵颐。活蹦乱跳的“苍条”,用油煎,或者裹上小麦粉炸了,绝不比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薯条逊色。

如果野钓没有任何收获,其实也不要紧,那渠边的茭白、塘中的莲蓬、塥里的菱角,哪一样不是原生态的?有时索性放下钓竿,到枞树下捡三九菇,到塘埂边铲地心菜,到山场上摘野果子,哪一回会一无所获?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遇上熟人免不了会炫耀一番,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哪是野钓呀?你这是吊人家的胃口呢!”

当然,野钓之美远远不止这些,譬如翘首以盼的期待之美、紧张刺激的遛鱼之美、若有所失的遗憾之美、自然豁达的放生之美等等,不是亲身经历,那是切切难以体验到的。

走,现在有时间,咱们这就野钓去!

猜你喜欢
钓者沟渠鱼竿
钓鱼
西北地区现代城市生态沟渠治理策略
顺势
顺势
沉静
不同类型沟渠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拦截效果
鱼竿太长
有会飞的鱼吗?
阅读理解Ⅰ
知识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