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厨发展战略:进军农村餐饮的新抓手

2021-10-12 02:35马永仙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宴席菜品团体

马永仙 马 丽

■ 乡厨兴起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乡厨是乡村宴席负责烹制菜肴的人,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符号。2020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党和国家把农村地区的发展列为重点发展区域,聚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胜利。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国家倡导农户创业,乡间创业群体——乡厨由此兴起,乡厨逐渐成为农户创业的新道路。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乡厨团队建设,给予了一些帮扶政策,为乡厨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社会背景

乡宴承载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美好寄托,搭载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随着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回家办宴席的意愿更为强烈,乡宴筹办的数量逐年攀升,为乡厨提供了稳定的市场。近年来,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乡宴菜品的食材和口感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需要一支专业的乡村厨师团队,乡厨由此应运而生。

(三)个人背景

近年来,随着烹饪行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烹饪专业,烹饪专业学习的人数逐年攀升,为乡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特别是2020 年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高职院校单招规模越来越大,为乡厨团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信息化的发展为乡厨烹饪技术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乡厨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加网上烹饪技能培训,可借助B 站、抖音、快手等新网络平台学习菜品制作和进行菜品研发,多方位、多层次提高乡厨团队的烹饪技能。

■ 乡厨发展现状

乡厨作为一个新兴的创业团体,无论其规模还是数量都稳步上升。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2018 年云南省蒙自市乡厨团体仅有1 个,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到2021 年已经有5 个乡厨团体,其中1 个乡厨团体已经成立了乡厨合作社。每个乡厨由2018 年的3—5 人组成,到2021 基本为10 人以上,尤其是酒席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已达300 余人,酒席合作社组织结构完善部门齐全,下设经理部、操作部、后勤部,各部门间分工明细。据初步统计,现酒席合作社月平均接单量80 余单,每单筹办酒席为20 桌以上,乡厨合作社正呈现稳步上升发展的良好态势,厨师每天可达300—400 元,厨娘每天可达200—250 元,乡厨的发展有效的吸纳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地区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 乡厨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参与度不高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大型的乡厨团体有5 个,但是政府深度参与指导和管理的仅有1 个,该乡厨团体在政府积极引导和管理下,成立了乡厨合作社,管理日趋呈现专业化和规范化,而另外4 个乡厨团体则主要靠自管自营的方式。一方面,合作社审批程序的繁琐性与严格性,政府缺乏民间创业的专业人才,缺乏对民间创业团体的引导和指导,乡厨团体的管理整体呈现开放性与粗放性;另一方面,政府民间创业专项资金短缺,限制了政府对民间创业的扶持力度。

(二)乡厨人员老龄化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留于乡村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乡厨人员的构成主要是这部分中老年人。对蒙自市100 位乡厨人员年龄进行抽样调查,中年人占56%,老年人占12%,中老年人占68%,中老年人达2/3 以上,可见乡厨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乡厨人员老龄化严重将造成整个乡厨团体的劳动力和工作效率偏低,同时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将阻碍乡厨的未来发展。

(三)烹饪技能和服务意识薄弱

厨师团队烹饪技能薄弱,主要体现在烹调方式单一,基本烹饪操作不熟练不扎实,缺乏菜肴烹饪技巧,菜品种类单一,菜品制作缺乏创新性,菜品搭配不合理等。乡厨服务人员未接受过专业的餐厅服务培训,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不专业不规范,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服务技能不熟练,服务人员沟通表达能力差等。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乡厨管理呈现无序性和粗放性,绝大部分的乡厨团体为自营,未办理行业许可证,即便有行业许可证,工作人员也无从业资格证、健康证等。乡厨承办宴席的报备审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很多地区乡厨承办宴席无报备审批制度,脱离了政府和卫生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易发生因集体聚餐活动而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乡厨菜品的安全首先原材料需安全,目前乡厨团体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不健全,仅存留在单纯的“买”上,不注重对原材料“质”的要求,未做好原材料提供方资质的审核,无严格的出入库管理。

(五)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宣传促销是乡厨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能否将乡厨做大做强不仅取决于乡厨产品适销对路,而且取决于乡厨产品的宣传力度。乡厨的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弱,宣传范围有限,绝大部分乡厨宣传主要靠熟人介绍,宣传范围停留于周边村社,宣传未涉及距离稍远的村社或片区,造成了乡厨产品藏于“深山中”知名度不高。乡厨产品宣传促销针对性不强,很多乡厨团体仅是泛泛地简单宣传某个项目,如喜宴、丧宴等,以致宣传效果不明显。

■ 破解乡厨发展困境的着力点

(一)提高政府参与度

为继续夯实乡厨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培育厨师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政府应继续发力进行乡厨品牌建设,扶持乡厨产业全面发展。一方面,政府应积极主动对自营乡厨团体进行引导和指导,阐明乡厨合作社申办的意义,指派民间创业专业负责人,对乡厨合作社申办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培训,同时应建立健全合作社审批制度,精简部门和办事流程,真正为民办实事;另一方面,政府应设立民间创业专项资金,增大对民间创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贫困户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的手段,降低民间创业群体的经济压力,使管理日趋呈现专业化和规范化。

(二)壮大青年乡厨队伍

乡厨团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乡厨成员的发展,青年乡厨的成长是乡厨团体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青年乡厨成员身体素质好,拥有强健的体魄,劳动能力强,能承担更多更强的体力劳动,具备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更强,可以促进乡厨团体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青年厨师乐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现代青年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乡厨菜品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更利于激发乡厨内生活力。

(三)提升烹饪技能

首先,聚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不断完善技能扶贫政策措施,普及烹饪工艺、面点工艺、营养卫生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乡厨烹饪操作技能水平。聘请滇菜大师、行业大师甚至中国滇菜大师对乡厨进行专项培训,打好烹饪基本功。联合各区域,举办大型乡厨烹饪技能比赛,参加一些行业烹饪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提高乡厨菜品创新能力。其次,鼓励支持一部分优秀乡厨参加烹饪单招考试,提高乡厨人员学历水平、技能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进入正规烹饪院校进行专业会系统化烹饪学习。最后,实施乡厨“传、帮、带”策略,让具有乡厨工作经验的前辈要做好乡厨新手的乡厨组织管理、菜品制作、宴会服务等的指导工作。

(四)规范乡厨管理

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乡厨的监管力度,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同下更科学卫生的开展乡厨活动。要求乡厨人员必须接受集中式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规章、食品卫生标准等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乡厨合格证,乡厨还应有正规医院出示的健康证明,两证齐全后方可上岗。加强乡厨的聚餐管理,举办宴席前应向相关部门进行宴席承办报备,监管部门根据宴席规模进行分类指导和监管,并与乡厨团体签署食品安全责任书。

(五)提升宣传力度和广度

首先,应注重乡厨的品牌营销,树立一定范围内乡厨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乡厨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其次,加强乡厨菜品的研发,做好乡厨产品规划,深度挖掘乡厨产品的卖点及特色,结合当地居民承办宴席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创造概念引领当地宴席市场消费导向。最后,乡厨应设立相应的宣传部门,创建乡厨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发布乡厨优惠活动及承办宴席情况,还可借助乡厨人员使用的车辆、服装、餐具进行宣传,同时借助新网络平台,如微信朋友圈、QQ 空间、抖音、快手、B 站等进行宣传,提高乡厨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宴席菜品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迷惑菜品又来了
签名档
如何加强菜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宴席礼仪7禁忌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