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肉羊生产情况

2021-10-12 02:08乌兰图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肉羊养殖户

文│乌兰图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郭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首,也是我国养羊业的主产区,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产量,在全国均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肉羊产业是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市场容量大、发展后劲足、经济效益好、农牧民易接受的特点。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良性循环,振兴农村经济。

一、内蒙古自治区肉羊生产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据统计,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羊存栏6074.2万只,增长1.6%,羊肉产量113万吨,增长2.9%。内蒙古自治区肉羊品种资源丰富,拥有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察哈尔羊等地方良种,还有新育成的巴美肉羊。其中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的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是草原畜牧业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内蒙古肉羊产业走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品牌和优势所在。

一定的养殖规模是推动肉羊养殖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提升产业水平的保障,因此要积极扶持养殖大户。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涌现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公司和大户,养殖大户的增加不仅为养殖户自身带来了效益,而且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极大地带动了当地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2.经验做法。

(1)调优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了养殖效益。兴安盟牧区以乌珠穆沁大尾羊为主推品种,重点做好种公畜选育和调配,建立乌珠穆沁大尾羊种公畜饲养基地;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大力推广杜泊和萨福克等引进优质品种与本地羊人工改良,全面推进肉羊产业的发展提升。锡林郭勒盟盟委、行政公署始终把锡林郭勒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和行政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锡林郭勒羊肉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肉类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影响力品牌、自治区第一批“蒙字标”产品等殊荣。阿拉善盟以推进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建设、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为主攻方向,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小区+基地+农牧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加快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管理、标准化饲养、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进程。赤峰市从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入手,开展追溯试点,逐步实现了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全过程可追溯,建成“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可追溯体系,有效推动了昭乌达肉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提升了产品质量,扩大了昭乌达肉羊产品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了公众对昭乌达肉羊产品的认可度。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以创新“六大产业扶贫模式”为主线,打通“种、繁、育、加、销”各个环节,实现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2)健全服务体系。以赤峰为例,首先加强了肉羊改良冷配站点的建设与管理,根据畜群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完善冷配物资,加强技术培训,冷配站建设质量上做到了规范、实用,较好地满足了开展羊冷配工作的需要。阿拉善盟充分发挥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大力推进绵山羊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标准化饲养等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通过赛诺肉羊产业三步升级模式的推广,实现杂交肉羊规模化生产,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杂交肉羊羊源基地,努力拓展羊产业扶贫的覆盖面,让农牧民实现收益,增收致富,产业兴旺和农牧民脱贫双丰收。

同时,各地区通过专项培训、科技下乡、新型农牧民职业培训等形式,建立了盟市、旗县区、苏木乡镇三级农牧民培训体系,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为全区肉羊产业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肉羊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饲养方式落后,饲养管理粗放,饲草料品种单一。农区主要以半舍饲为主,牧区以放牧为主,专业育肥的养殖户较少。这样的生产方式,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损失就会比较严重,羔羊成活率下降,饲草料成本急剧增加。随着产业发展不断深入,羊品种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部分农村牧区仍存在着重饲养、轻改良的现象,难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养殖户科学化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现有农作物秸秆等利用效率不足,在饲喂时玉米秸秆未经合理加工、粉碎或揉碎后投喂,有的甚至未经铡短就直接投喂,导致秸秆利用率低。

2.市场价格不稳。生猪市场持续波动,间接导致羊的价格也处于波动不稳的状态。当价格好的时候,养殖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社会资本也大量进入羊产业,一旦价格下跌,规模养殖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调整过来,亏损严重。

3.养殖专业户缺乏培训。目前大多数养羊专业户,甚至一些养殖场,饲养员还十分缺乏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方面经验不足,造成育肥期长,经济效益低。

4.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低。当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闭塞,出栏肉羊还以卖给上门收购的商贩为主,养殖户与大市场的联结不紧密。肉羊生产虽然有向规模化饲养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发展比较缓慢。各地能够带动养羊户发展的公司与合作社很少,公司与养羊户之间主要体现为买卖关系,缺乏利益共享机制。肉羊产业的发展有赖于肉羊加工业的发展,但农户的小规模养殖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很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不仅使现有的规模加工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也制约了羊肉加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5.产业化发展缓慢。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无污染,生产羊肉风味鲜美,质量上乘,但是品牌化建设较慢,影响产业效益化发展。有些地区无大型屠宰企业,出栏肉羊商品转化力较低,肉品加工能力薄弱,产品加工链条短,附加值和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低。

三、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肉羊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地方良种选育提高和保种繁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继续抓好种羊场、扩繁场、核心群建设,提高供种能力,巩固提升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建立以肉羊原种核心群为核心,以核心育种示范区为骨干,以扩繁养殖区为基础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夯实肉羊种业繁育基础。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提高肉羊供种能力。

2.探索创新肉羊经营模式。开展肉羊“集中繁育,入社统一经营”“分户繁育,统一服务”“改良选育,统一配种”“农繁牧养,牧固农育”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的试验示范,探索肉羊标准化养殖、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发展之路。

3.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支持。加大肉羊政策项目支持力度,在良种补贴、种源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提升改造、配套饲草料基地建设、机械化装备水平、产品精深加工、屠宰检测能力、繁殖母羊的补贴政策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为中小养殖场户、屠宰企业排忧解难,降低养殖经营风险,提高屠宰企业检测能力,推动养殖场、屠宰企业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转型升级。

4.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养殖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布局建设屠宰、加工、冷链项目,提高肉羊精深加工水平,填补肉羊加工、冷链短板,增加产品附加值,构建养殖企业与养殖户“合作共赢、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5.加强产业预警监测工作。强化监测队伍建设,增加工作经费,培养一支懂业务、负责任,基本稳定的监测队伍,确保肉羊生产状况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

6.提高肉羊饲养水平。饲草料是养羊业的基础,饲草料均衡供应体系是发展现代肉羊产业的物质保障。在肉羊生产朝向舍饲和半舍饲发展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建立专用饲料作物基地,大力推广氨化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改变传统饲料结构,推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做法,多开发现有的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加强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培训,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

猜你喜欢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