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量方法对土壤样品中汞含量测定的影响

2021-10-12 01:19沈宁宁徐苏红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光谱法原子荧光标准偏差

沈宁宁,徐苏红

(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汞以多种形式(单质汞、有机汞、无机汞)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它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具有全球迁移性的环境污染物,其踪迹遍布全球各个角落[1],各种形式汞均有毒副作用。就全球而言,人类活动导致的汞向大气释放的通量已超过它的自然通量[2]。汞可以在人体内积累,很容易被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20世纪60年代,日本爆发的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的一种[3]。汞可以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口、黏膜和牙齿有不良影响。

土壤中汞测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后来又出现了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文以国家标准土壤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为基础,对上述两种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性等指标进行评价,为土壤中总汞含量的分析方法选择提供借鉴。

1 试验过程

1.1 试验方法及原理

1.1.1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用称量纸称取按要求处理好的土壤样品0.2~1.0 g(精确至0.000 2 g),将其倒入50 mL具塞比色管中,用少许纯净水润湿样品,加入10 mL 1∶1的王水,加塞后摇匀,置于沸水浴中消解2 h,取出后冷却,然后加入10 mg/L的L-半胱氨酸(其为稳定剂,用来防止汞挥发和吸附在玻璃内壁)定容至刻度[4]。摇匀后放置,取上清液待测,同时采用相同的试剂和步骤制备两个以上的空白溶液做空白试验;在酸性条件下用硼氢化钾将样品中的汞还原成原子态汞,原子态汞进入原子化器中,在特制的汞空心阴极灯照射下,基态原子被激发为高能态原子,再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汞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可以得出汞的实际含量大小。

1.1.2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用镍舟称取经风干、研磨并过0.149 mm孔径筛的土壤样品0.05~0.20 g(精确至0.000 2 g),直接将其置于仪器中进行测量[5]。

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1.2.1 试验仪器

试验主要采用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AFS-833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美国利曼-徕伯斯公司研制的Hydra-C型直读测汞仪、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微波消解仪。

1.2.2 试剂

试验主要采用以下试剂:优级的硝酸和盐酸;硼氢化钾和氢氧化钾试剂;L-半胱氨酸;市售的浓度为100 mg/L的汞储备液。

1.3 步骤

对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来说,要先配制汞标准中间液,取浓度100 mg/L的汞储备液5.00 mL,用10 mg/L L-半胱氨酸将其定容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得到1.00 mg/L的汞标准中间液。接着,从汞标准中间液中取5.00 mL,用10 mg/L L-半胱氨酸将其定容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得到0.010 mg/L的汞标准使用液。

分别准确吸取0.00、1.00、2.00、5.00、7.00、10.0 mL汞标准使用液置于6个10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用10 mg/L L-半胱氨酸定容,即得到浓度为0.00、0.10、0.20、0.50、0.70、1.00 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以含量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比较简单,取汞标准土壤样品直接称取质量,一般曲线的称取量为0.050 0~0.400 0 g,汞的不同含量就会对应不同的吸光值,以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从结果可以看出,曲线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9 0,符合试验的相关要求。

1.4 仪器参数

AFS-833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参数如表1所示,Hydra-C型直读测汞仪参数如表2所示。

表1 AFS-833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参数

表2 Hydra-C型直读测汞仪参数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汞含量测定结果

用两种方法对4个国家标准土壤样品和4个实际土壤样品同时进行5次重复测定,所得数据如表3、表4所示。4个国家标准土壤样品的编号分别为GSS-8、GSS-9、GSS-14和GSS-24,其汞含量分别为0.017 mg/kg±0.003 mg/kg、0.032 mg/kg±0.003 mg/kg、0.089 mg/kg±0.004 mg/kg、0.075 mg/kg±0.007 mg/kg。4个实际土壤样品的编号分别为Sample1、Sample2、Sample3和Sample4。表3和表4中,测定结果的单位均为mg/kg。

表4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土壤汞含量

2.2 精密度和准确度

根据表3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定结果,GSS-8、GSS-9、GSS-14和GSS-24的土壤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15、0.033、0.090、0.075 mg/kg,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5%、4.9%、3.2%、5.8%;Sample1、Sample2、Sample3和Sample4的土壤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19、0.048、0.027、0.025 mg/kg,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3.1%、4.9%、4.3%。

表3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得的土壤汞含量

根据表4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GSS-8、GSS-9、GSS-14和GSS-24的土壤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17、0.033、0.090、0.074 mg/kg,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9%、4.8%、2.0%、3.8%。Sample1、Sample2、Sample3和Sample4的土壤汞含量均值分别为0.019、0.050、0.027、0.026 mg/kg,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1.1%、2.1%、2.1%。

3 结论

实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结果都处于标准范围,均能满足试验要求。但是,原子荧光光谱法实测结果中,国家标准土壤样品的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较大,实际土壤样品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也比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大。经分析,原因为原子荧光光谱法需要对样品实施消解处理,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容易造成污染或损失,对所用试剂纯度要求也较高,检测结果准确度难以保证。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直读测汞仪实测结果与中间值接近[6],因为直读测汞仪测量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试剂,直接用国家标准土壤样品来标定待测土壤,结果更为准确,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其作为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光谱法原子荧光标准偏差
倾斜改正在连续重力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直读光谱法测定热作模具钢中硫的不确定度评定
平滑与褶皱表面目标的散射光谱的研究
红外光谱法研究TPU/SEBS的相容性
互感器检定装置切换方式研究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麦味地黄丸中砷和汞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创新发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铋的不确定度
关于垂准仪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检测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