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青山美 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

2021-10-12 07:05
环境与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益林功能区全县

8月的永新县龙源口镇黄陂洲村,群山叠翠、樟香扑鼻、竹海摇曳,一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景象,但20世纪90年代,这里却是杂草丛生、灰尘漫天。2018年以来,永新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林长制”的助推下,全县发生绿色蝶变,处处生机勃勃。

油茶是永新林农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之一。近年来,该县已发展油茶种植面积20万余亩,年收入5000多万元。油茶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绿色发展,也为永新增添了美丽风光,曲白乡院下村就是其中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曲白乡院下村变成了古朴雅致的美丽乡村,在广东打工的院下村民文三朵,看到家乡的变化后,辞职回乡牵头成立了农耕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慢生活、享自然”的现代民宿理念融入乡村旅游,巧用传统的乡土营造技术,改造村里的古村民居,从农家乐、民宿旅馆,衍生出曲白特色小吃、乡村柴火饭、根雕手工艺品等创业形态,村里一年到头客流不断。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该县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政府引导下,从旅游产业链条中觅得新的就业门路。据不完全统计,永新2020年共接待游客10.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0多万元,全县56%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

该县根据区域、城乡、生态园区的发展实际,大力创新完善发展规划,为发展注入活力,制定实施《永新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把全县各类产业发展纳入生产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同时,该县加紧实施和完善《永新县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科学划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结合林业大县实际,把全县造林绿化区域调整为4个功能区:三湾功能区,依托国家级三湾森林公园,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打造生态旅游林区;禾山功能区,主要采取水源涵养发展,打造林果种植经济林区;曲白经济林产业区,主要生产经济林,采取更新造林的方式发展,打造经济林产业林区;北部花木区,主要依托高溪、埠前、高桥楼、怀忠几个乡镇大力发展花木栽植产业,使花木成为农民收成的主要来源,打造花卉苗木产业区。

该县还确定了生态治理、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4大类26项重点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村庄建成区及其周围,以现有绿化水平,通过更新造林、补植改造、封育管护等三种方式,打造8个既有生态休闲功能,又有一定乡村文化底蕴的乡村风景林,力争到“十四五”中期,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1%,落实“十四五”相关规划与以上两个规划的沟通衔接,为绿色崛起打牢基础。

永新县才丰乡的种植大户李小江,依托白茶种植,每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他的成功离不开该县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

近年来,永新县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制定发布《永新县发展生态经济鼓励类指导目录》,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加大对生态相关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污染治理、人才和研发的扶持力度,引导产业发展、吸引社會投资,引入万尚汇、绿洲园林等绿化企业3家。同时,加快国家生态林建设。

目前,永新县列入公益林补偿面积34.842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5%,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33.5672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1.2748万亩,累计补偿资金2147.9万元。全县公益林林分结构得到改善,质量得到提高,蓄积量年均增长6.7%,森林生态效能发挥更加充分,人居环境得到有力提升。

猜你喜欢
公益林功能区全县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