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路径思考:浅析韩国犯罪电影的文化表达

2021-10-12 10:19高雨宁
速读·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审美价值现实意义

高雨宁

◆摘  要:作为韩国类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犯罪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选材立意,成熟的叙事结构,细腻的角色塑造,从众多类型片中脱颖而出,大有成为后起之秀的架势。前有影史留名的《杀人回忆》,风格独特的《亲切的金子》,后有推动现实立法的《熔炉》,口碑爆棚的《素媛》……本文注重探究韩国犯罪电影对文化的传递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对其背后的审美价值加以阐述。

◆关键词:文化内核;现实意义;民族认同;审美价值

1韩国犯罪电影的文化内核

韩国犯罪类型电影最让观者念念不忘的,便是其叙述的类型化和特征趋向本土化,在一众类型电影中,韩国犯罪电影可以被观众记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影片中总会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核。我们常常会在韩国犯罪电影中看到比较鲜明的风格与主创性。随着韩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犯罪类型电影也不仅仅满足于揭露社会的阴暗与不公,更多了几分批判社会与反思现实的责任。

以电影《熔炉》为例,影片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十分尖锐,更在上映之初便引发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影片揭露出的社会现实更是受到了韩国国家的高度关注,该片除了揭露社会问题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韓国司法变革,象征公共权利的国家机关部门却在影片中屡屡扮演负面形象,这体现了社会敢于挑战公知权威,具有一定的觉醒意识。

韩国犯罪电影以其成熟的叙事手法、精良的制作、较为紧凑的节奏,引发观者深思,敢于挖掘社会的阴暗面,能够针砭时弊,使得韩国犯罪类型电影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文化性,也造就了蔚为壮观的韩国犯罪电影文化现象。

随着韩国电影分级制度的确立,韩国犯罪电影逐渐呈现出新业态,敢于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批判,尝试以放大感官效果的极致场面进行诠释,并不断具有觉醒意识和问题意识。韩国民族归根结底,是“恨”文化贯彻始终,对现实社会的内忧外患加剧了其反抗的决心,对压力的释放及对愤怒的宣泄。而“恨”文化的背后则反映出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寄生虫》为例,贫富差距使人的心理变得扭曲,从而上升为“恨”文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表现形式。

2韩国犯罪电影的在影视文化意义上的特征

在众多优秀的韩国电影当中,犯罪题材电影成了韩国电影在艺术与市场的双重领域,都呈现出鲜明风格特色的题材类型。不同于传统犯罪电影里善与恶的绝对对立,韩国犯罪电影中的人物大多具有多面性。角色不断在正义与邪恶,罪与善游走,同时以对受害者、罪犯、侦探的反类型设定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正义的角色总是以非正义形象呈现,像是在《亲切的金子》中,失去孩子的家长们选择不将罪犯交予司法机关处置,而是在废弃的教室亲手复仇,在那一瞬间,他们的身份就由受害者转化为罪犯。

韩国民众身上承载的文化压力与民族觉醒意识总能借电影表现的淋漓尽致。压抑、暴力美学、人格的极端性都为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间接反映了这个由民众到国家觉醒意识的强烈。这使得韩国特色的犯罪类型电影在时间与空间上多了几分表达的内敛与隐匿。电影即情绪,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这个国家的脉络与气象。

像是《素媛》中的记者为了抢独家新闻仍拥挤着给处于危险期的素媛拍照;《辩护人》中的警察车英东,是听到国歌立刻立正敬礼,但另一面却是残暴冷血,伸张正义的背后往往是暴行。这些人物角色与形象不难在韩国犯罪类型电影中找寻到踪迹,也为犯罪类型电影人物形象勾勒特供了较好的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犯罪电影往往注重对细节的描摹,观众在观看时往往会产生从“恐惧”到“怜悯”的转变,影片中的人物也并非仅仅代表个人,往往隐喻其背后的群像,人物形象也逐渐更立体,而并非单一的扁平化处理。《杀人回忆》中宋康昊凝视镜头,眼神坚定而有威慑力,这是他在无声审判真凶的过程。除此之外,开放式的结局更是韩国犯罪类型电影的点睛之笔。此类结局更是给了观者足够的思索空间,这种内心留白往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戏剧张力。

3韩国犯罪电影的审美价值

口碑较好的韩国犯罪类型电影,都离不开“讲好故事”,除此之外,还加入了“再加工”的过程,而这个“再加工”的过程恰恰是影片的艺术化呈现。创作者基于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更深思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电影本身就具有‘幻觉性,是‘造梦,这一类的犯罪题材电影,把梦搭建在一起犯罪事件之中,让‘戏更具有‘戏剧性。”

多元混搭,将经典元素本土化改造、非典型角色设定,揭露人性的复杂思辨、关注极端群体,展现人文情怀,韩国犯罪电影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人性、叙事、文化等多重话语对经典类型大胆突破。更重要的是,韩国犯罪片能立足于世界影坛在于其对政治制度的反思和社会问题的披露。不管是因为《熔炉》而设立的熔炉法,还是受诸多犯罪片的影响与民众的呼声,最终被延长的刑事案件公诉期,韩国犯罪电影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积极贡献着改变社会现实的价值观念。尽管影片大多窥视人性的阴暗与险恶,剧中的人物遭受过或正在遭受一段痛苦与磨难的经历,我们仍不能忽视剧中主人公及小角色传递出的抗争与反抗精神,这正是悲剧一种美的呈现。

4结语

韩国犯罪电影在韩国乃至世界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韩国犯罪电影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亚洲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标杆,犯罪类型的电影也可以清新细腻,与无声处响惊雷。韩国犯罪电影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离不开韩国社会环境及地域的特定性。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既要看到韩国犯罪在文化表达上的可取之处,思考如何跳出思维的局限圈,使之真正将主题变达具有深层内涵,取得更大程度的情感共鸣是我们值得借鉴之处。又要兼顾人文关怀与审美的思辩性,通过影片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张蜀津.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暴力美学”[J].艺术评论,2004(03).

[2]李春.韩国写实题材电影对当前我国电影创作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5,36(08):184-187.

[3]周婧.灰色人物的戏谑人生——韩国犯罪片探析[J].电影评介,2010,(03):25.

[4]“痛感”叙事、极端人物与社会问题意识——韩国犯罪片的叙事与文化思索.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审美价值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