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出版企业如何应对出版智能化

2021-10-12 07:05李嘉佳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知识付费

摘要:出版智能化是出版行业在智能时代的转型升级方向,科技出版企业应积极应对其在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从策划、加工和营销等方面转型升级,科学应对智能化出版,构建内外协同、共享、互通的智慧出版平台,积极推动“知识付费”,完善版权保护制度,共同推动出版行业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科技出版企业;出版智能化;智慧出版平台;知识付费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5-0242-03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更加快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而智能化就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智能化离不开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支持,而出版智能化则是出版行业在智能时代的转型升级方向。出版行业应充分应用智能技术和创新工具,这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逐渐替代传统出版流程中缺乏创造性且重复性强的部分环节,并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一般的图书相比,科技图书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文明的重要使命,具有专业性、小众性及时效性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因此,科技出版企业在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中,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精准的转型方案,打造多方面智慧出版平台,完善自身体系,积极应对形势变革,掀起出版领域的新一波浪潮。

二、出版行业在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出版融合发展报告》[1]可以看出,出版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出版行业将与大数据、区块链深度融合,编辑工作也将朝着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人工智能将取代传统出版流程中缺乏创造性且重复性强的部分环节,成为出版行业未来的技术方向,使其发生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技术为出版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创作与翻译、智能排版与审校、智能发行与营销等新的平台的建设为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工作思路,但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智能出版方面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出版机构应积极思考出版行业与智能化的融合,分析智能化对出版行业的影响。

(一)出版行业面临的新机遇

1.政策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而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具有重要的传播属性。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及网络强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发展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的相关部署。202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出版融合方面,該通知进一步提出,引导出版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系统性推进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巩固壮大网上出版主阵地,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可以看出,智能时代的到来,将推动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升级,开启出版融合的新时代。

2.研究成果方面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自2009年以来,出版行业的研究主题逐渐转向出版智能化、数字出版、人工智能与出版等方面,研究内容逐渐增多,研究方法日益丰富,研究成果日渐成熟[3]。根据《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的成熟,其将在优化出版流程、改善行业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目前,这方面的应用已经有所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而根据《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目前全国至少有9个省份已完成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云服务、人-机协同将共同助力数字内容出版。

3.具体实践方面

随着推送新闻消息的及时性和精准化,不仅编辑和作者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减,而且避免了无效化和重复性推送;同时,智能创作与翻译、智能排版与审校、智能发行与营销等新的平台的面世,从技术上助力了出版产业的平台化融合。同时,智能平台还可以增强交互体验,让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和快速,也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与出版行业良性发展。

(二)出版行业面临的挑战

1.人才转型方面

在智能时代,人类智能创造出了人工智能,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创造等都是不可被机器取代的。但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与进步也对出版行业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行业对传统人才的需求大大减少,而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出版行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难度也将大大增加。2020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9个新职业,其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均与数字出版产业息息相关。

2.用户需求方面

出版融合也带来了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5%,报纸阅读率为25.5%,期刊阅读率为18.7%;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4%。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出版行业也要积极应对这一需求,打造多元的出版内容与用户体验。例如,数字出版可以与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丰富用户体验,拓宽边界。出版行业也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延伸产业链,打造新的出版业态,给作者和读者创造更好的体验,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书籍成功打造了从服饰、玩具、电影到主题公园的文化产业链,这其中离不开出版社等企业充分利用版权营销在产业化过程中进行推广,让广大读者进一步成为其文化产业的消费者,成功挖掘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竞争环境方面

在智能时代,用户的数字化阅读需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了相关出版行业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成熟且稳定的产业结构。数字化阅读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使数字出版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使内容更多元化和个性化,这也将改变传统出版企业的竞争关系。数字内容资源、创新技术、优质平台资源将成为出版企业竞争的焦点。数字时代瞬息万变,数字出版企业应及时敏锐地捕获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提升自我,积极开拓领域新蓝海,避免恶性竞争。

三、科技图书如何应对智能化出版

科技图书多是某一领域的专业学者对学科科研成果、产业技术经验和行业发展态势的概括总结和论述。一般情况下,学者会查阅学科领域和所属产业的资料,因此它传播的知识较为专业和成熟。但同时图书的撰写与出版时间较长,因此研究数据和内容可能较为滞后,在数字化使传播周期大大缩短的智能时代,科技图书的出版也应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形势变革,掀起出版领域的新一波浪潮。

(一)策划转型

在智能时代,科技图书策划编辑更需要有独特和新颖的眼光,读者的需求永远是策划方向的指针。当今时代,读者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就可以便捷、快速地了解到最新的学术成果,因此要求策划编辑有更加敏锐和精致的把控力,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策划选题需要更加精准,符合新时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科学技术领域,科技图书的选题要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图书的选题要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就科普书而言,读者往往分为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针对专业读者的专业科普书,策划编辑要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热点和技术,抢先占领优势资源;针对非专业读者的大众科普书,策划编辑则需要关注内容通俗易懂和市场需求。

(二)加工转型

科技图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随着信息发布、知识传播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科技图书加工编辑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工编辑需要查证、考究、核对的工作量也随之越来越大,这也对编校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与此同时,语音交互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编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内容把关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例如,黑马校对、方正智能审校系统在上下文查重,公式识别,字词、知识、逻辑、格式审校等方面各有创新,具有字词检查、标点符号检查、文章逻辑检查、上下文查重、专业术语检查、敏感词检查等功能,能够减少加工编辑的重复劳动,降低差错率;善锋软件可实现参考文献的实时在线自动校对,大大节约编辑以往在这方面花费的工作时间。这些智能化编校工具的推广均可大大提升加工编辑的工作效率,加工编辑也应积极学习和使用智能化编校工具,提高编校质量。

(三)营销转型

在智能时代,科技图书除了要保证专业性、时效性外,还需要根据其小众性的特点,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对特定人群的吸引力。当今,数字出版凭借其可复制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等优势在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中脱颖而出。科技图书的营销也需要积极改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广泛应用新媒体、多平台,改变传统平面化的营销方式。例如,科技出版企业可在科技图书线上推广中增加关键字检索功能和图书链接推广功能,便于专业读者查找和推广。此外,数字出版与融合经过数年发展,读者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因此科技图书的营销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提炼出简洁的碎片化版本,更加直白地向读者介绍研究成果,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阶段读者的需求。

四、科技出版企业在智慧出版中探索与实践

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将推动学术出版走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智慧出版。学术出版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协调和组合各类资源,构建出共享互通的知识服务平台,并汇集各学科、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出版优秀学术成功的同时,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努力为用户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4]。

(一)打造优质智慧出版平台

自2015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广发〔2015〕32号)以来,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趋势逐渐加快,正在走向深入,融合发展也已成为中国出版业乃至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出版企业在转型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应积极构建内外协同、共享、互通的智慧出版平台。这不仅可以优化作者、编辑、读者的体验,还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图书实时、综合、准确的数据分析,达到精准策划与精准营销的目的。科技出版企业的作者、读者大多拥有专业背景,优质的智慧出版平台也有利于改善图书出版的滞后性,构建融合发展、前沿的学术生态圈,使读者、出版企业、读者之间进入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实现“内容即平台、平台即产品、产品即服务”。

(二)积极推动“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是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热门话题,其本质是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者服务。从2015年微信付费阅读开放以来,关于知识付费的热度就没有间断,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各种“知识网红”“知识大V”开始崛起。随后,这股“知识付费风”也越刮越猛,喜馬拉雅、知乎Live、豆瓣、今日头条等平台纷纷开启付费课程。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好的“年度付费订阅专栏”能创造1000万到2000万元的订阅费收入,相当于一本销量20万册的畅销书的码洋[5]。科技图书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读者往往拥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在“知识付费”时代,这也将成为其独特优势,科技出版企业可抓住这一机遇,抓住这一特定的客户群体,推动自身发展。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成年国民有声阅读规模持续扩大,听书介质日趋多元化。有声读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获得相关知识的难度,给纸质读物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思路。例如,2020年4月,喜马拉雅发布“有声图书馆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出版机构可以以此获得更多流量,并开辟出新的营销渠道,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这种合作模式也加速孕育了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

(三)完善版权保护制度

由于数字出版渠道广泛,数字产品更容易发生盗版、侵权、抄袭等问题,其版权保護问题逐渐引起国家相关单位、执法部门的重视,各职能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努力营造出良好、公平的网络版权环境。但当前我国在数字出版版权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有待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关于数字出版的保护条例仅有国务院2006年5月18日发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此条例于2013年进行修订并施行[6]。出版企业在向智慧出版转型过程中,应主动增强相关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另外,对于科技出版社来说,高质量、高技术产品的数字版权的获取和使用是其数字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这将成为企业成功转型、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科技出版企业在今后应与著作权人提前沟通,明确数字版权的转让与使用,强化自身版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要维护好出版产业的公平环境,不触犯其他出版企业和著作权人的相关权益,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这也说明,数字出版版权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出版机构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版权管理团队,科技出版企业可在其智慧出版平台上完善版权保护体系,设立专门的版权管理部门,做到未雨绸缪。

五、结语

在出版智能化时代,科技出版企业应梳理出清晰的发展思路,深刻剖析自身现状,结合行业发展态势,构建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构建内外协同、共享、互通的智慧出版平台,积极推动“知识付费”,完善版权保护制度,共同推动出版行业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 2018年中国出版融合发展报告[J].科技与出版,2019(05):4-20.

[2] 李小草.人工智能时代内容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EB/OL].人民网-传媒,http://media.people.com.cn/ n1/2019/0625/c14677-31187004.html,2019-06-25.

[3] 唐学贵.智能化,引领出版融合创新发展[J].出版广角,2019(18):21-23.

[4] 谢炜.智慧出版:数字时代的学术出版转型之路[EB/OL].搜狐-社科期刊网,https://www.sohu. com/a/374034981_120057218,2020-02-18.

[5] 方军.知识付费背景下的“新出版”[EB/OL].新华网-悦读,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8-07/02/c_129905190.htm,2018-07-02.

[6] 蔡立媛,赖明妍.浅谈信息时代数字出版侵权问题及对策[J].西部学刊,2018(12):17-19.

作者简介:李嘉佳(1989—),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科技出版、出版智能化、融合出版。

猜你喜欢
知识付费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知识付费用户行为机理研究
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探究
社群时代下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留存困境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音频风口来临传统广播转型路径分析
信息碎片化时代体育媒体“知识付费”平台的构建
“知识付费”当前发展状况与未来趋势探析
“吴晓波频道”社群运营之道及对图书社群营销的启示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
“知识付费”是否需要新法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