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背景下的盲校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2021-10-13 02:13张巧颖
南北桥 2021年23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盲校名著阅读

张巧颖

【摘    要】随着盲校语文新版部编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名著阅读再次被广大师生所重视。因此,以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为抓手,对盲校部编教材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总结和反思,紧贴新版部编教材的编写要求,丰富盲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成为真正的“悦”读者。

【关键词】部编教材  盲校  名著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55

盲校新版部编教材体现了我国盲校现阶段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要求,遵循盲校课程要求,贴近盲校语文教学实际,促进盲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新版部编教材栏目的编排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增加了名著导读部分。不仅有名师的方法点拨,还有部分精彩选篇。

一、研究背景

目前,盲校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无“书”可读。虽然很多盲生喜爱阅读,但苦于没有配套的盲文读本,使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盲生无法学到现实生活中大量丰富而鲜活的语言文字时,不免会造成思维单一、知识匮乏、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无“法”可读。因为课时紧张,盲校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在非常有限的精讲课文上“精雕细刻”,而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盲生对许多经典名著鲜有所闻,严重阻碍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良好个性的塑造。

由此,我们开展了“盲校部编教材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以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为抓手,探究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教材为基点,以活动为纽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更为广阔和深远的课外閱读天地,成为真正的“悦”读者。

二、理论依据

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在谈新教材创新点时,提出了阅读的教学要求:区分不同课型,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更加明确名著导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即要“海量阅读”,又要“连滚带爬”地读。主编则主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努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部编教材背景下的盲校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是以融合教育理念为导向,围绕教材中名著导读篇目,着力构建“导”与“读”两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能力,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部编教材背景下的盲校初中名著阅读教学途径及方法

为解决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只注重琐碎内容识记、机械性把握等问题,我们对名著阅读板块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忠于原著,走出形式化考查的误区,以活动撬动整本书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名著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

对此设置了三个层面的教学小目标:1.文学常识教学。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点,学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名著,名著的作用是什么,它强调的是知识认知功能。2.文学情感渗透。文学是人学,通过与作品人物的对话,感受字里行间所透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它强调的是情感陶冶功能。3.经典文化传承。经典作品是国家、民族精神品质与人民智慧的象征和结晶。学习经典名著,就是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对民族伟大精神的认同和传承,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守望和共同价值取向的维护。它强调的是文化传承功能。结合盲校语文教学实际,名著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实施。

(一)开展名著选文教学,以小见大,窥斑见豹

名著选文教学是指带领学生通过单一的篇目或节选去认识整本名著。比如讲授《智取生辰纲》,如果只从单一阅读教学出发,可以通过小说的叙事方式,与杨志、吴用等人一起走进黄泥冈,用心感受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与人物性格,与文中的众多人物进行多重对话,在跌宕起伏、矛盾重重的情节中感受梁山好汉的智勇双全、团结协作;或者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智取的,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但作为《水浒传》的重要篇目之一,我们可以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带领学生认识《水浒传》。例如梳理《水浒传》的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的关系脉络和命运走向,感受《水浒传》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思考《水浒传》超越时空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又如《林黛玉进贾府》,将其放至《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中,仅仅是品味人物语言,探究人物性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感受《红楼梦》百科全书式的文化世界。例如运用分析比较法,将林黛玉与刘姥姥进贾府作比较,从身份、年龄、视角的差别进一步把握选文的具体内容。《香菱学诗》就可以运用联结策略,通过香菱的人物形象引发对《红楼梦》中“薄命女”这一类人物形象的主题探究,由选文内容拓展到整本书的阅读。

(二)关注名著导读教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名著导读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导”与“读”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外的自觉阅读,从而完成整本名著的深度阅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初搭支架——引读。把名著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与其他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在教学计划中设计导读课、研读课等课型,确定课时量、作业形式,将名著阅读课程化,以此解决真实阅读。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分解长、难作品的阅读任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朝花夕拾》为例,按八年级盲生阅读的速度,每天半小时左右,10天才能读完。

对于阅读习惯好的学生来说,不打扰是最好的指导。而对于阅读习惯还未养成的学生,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创设一些打卡任务,通过QQ、微信等平台陪伴学生阅读。

2.精设支架——促读。文本类型不同,阅读方法自然也不同。不论是平常的名著阅读教学还是对名著阅读的测评,都应聚焦阅读方法。首先,帮助学生进行整体阅读时,可采用搭建“策略类”支架,主要有提供问题和提纲挈领两种。如指导八年级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整本书谈了什么,书中那句名言是怎么说的,这么说有道理吗,你有什么收获?又如指导九年级学生阅读《西游记》,可以让学生先摸读小说的序言和目录,以此高效地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其次,促进学生进行精读赏析时,可搭建“专题类”支架。可以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写作技巧、主题内涵、作品影响等某一点或几点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每部名著独特的价值。

3.拓展支架——提读。读完一本书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而应该是阅读新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成功经验进行延伸阅读。以下是笔者在讲授八年级《昆明的雨》(汪曾祺)的某个教学片段。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场面的同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既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壮阔无边的场景。狂泻喧腾的大瀑布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在清澈温婉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更能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在小小的菌子和咸鸭蛋里品出生活的滋味,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就是汪曾祺散文带给我们的感动。读到这里,如果你还想念他淡而有味的文字,就在课后读读他的《人间草木》和《故乡的实物》吧。”

通过联系和对比,延伸阅读丰富了學生课内外阅读体验,在提升思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创设游戏竞争机制,玩转名著阅读课堂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事实上,自主性和体验性是儿童爱游戏的本质所在。在制定具体的阅读策略时,也应兼顾到这两点,以改变学生的阅读动机与阅读体验。盲生个体的阅读视野狭窄,需要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以促进思想的多元化。

1.比赛竞技类。

(1)矛盾是非我来辩。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倘若学生群体中自发地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教师可顺势组织辩论赛;倘若学生的阅读见解比较一致,教师可引入名家评论,学生自由选择观点进行辩论。既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更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一举多得。比如,《水浒传》究竟是一部讴歌英雄豪杰的史诗巨著,还是一部猎奇作品?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举行名为“真英雄or假英雄——《水浒传》之我见”的辩论赛;又如《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被人评价为“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你是如何看待呢?

(2)优美旋律我来唱。要激发盲生的阅读兴趣,除了“读”,还得设法让他们“动”起来。众所周知,盲生大多喜欢唱歌和听歌。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演唱或创作一些与名著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展示、比拼。如《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水浒传》的片头曲《好汉歌》;《红楼梦》的片头曲《枉凝眉》等。又如在学习《艾青诗选》时,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演唱《启明星》《光的赞歌》《向太阳》等等。

2.情境创设类。

(1)精彩剧情我来演。有些名著故事性强且教育意义深刻,可以采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将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作品改编成情景剧在课堂内外进行表演,学生自导自演,头脑风暴,趣味无限。不参与表演的学生虽不在舞台中央,却同样可以成为灵魂人物。他们可以对同学的表演进行全方位点评,冷静客观、有理有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遇见美女蛇;《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海底两万里》海底采珠场勇斗鲨鱼等等。

(2)诗词美文我来诵。朗诵,是阅读诗歌类名著作品的最好选择。如《黄河颂》《乡愁》《致橡树》这些经典作品,朗诵形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可简约,可繁杂,可单人,可集体,可按格律吟诵,也可按节奏配乐朗诵。

3.主题交流类。

(1)读后感受我来说。阅读,应该是极具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教师不应自诩为权威者,而应主动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阅读者,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人解读。如以“《水浒传》中的男人和女人们”为切入点,可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考方向,但又不框定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男生和女生在面对这样的话题时必然也会产生阅读差异,思维的碰撞或许会带来出其不意的结果。

(2)生动情节我来讲。有些名著(如《西游记》《儒林外史》《水浒传》等)情节曲折生动,语言诙谐幽默,适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可以复述原著或者展开想象、合理虚构略写的部分。

四、结束语

阅读载大美,经典永流传。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名著阅读培养了盲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接受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充实内心世界。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阅读已成为盲校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学生因此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绘就最美同心圆。一盏明灯能照亮一间房屋,一本好书能照亮所有心房,让我们一起为阅读点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温儒敏.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122.

[4]王本华.名著导读课程化的探索——谈谈统编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整体设计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7(09):78-79.

[5]王本华.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阅读教学体系——谈统编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56-58.

[6]陈瑜.视障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三个层次[J].现代特殊教育,2019(11):44-45.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盲校名著阅读
六个维度提升盲校德育一体化工作实效——以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为例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盲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直观教学法在盲校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