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近距离煤层群巷道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2021-10-13 06:26王家传
山西焦煤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突大巷负压

王家传

(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 山西 吕梁 033000)

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位于山西离柳矿区南部,目前主采上组煤层2#、3#、4#煤层均属薄及中厚煤层,煤层总厚4.26 m,各煤层间距较近,部分区域煤层间距小于5 m,属于极近距离煤层群。目前矿井正在回采一、二盘区的3#煤层。井下布置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轨道大巷等3条开拓大巷,分别布置在2#、3#、4#煤层中,各巷道均沿煤层顶板施工。2#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为0.20~2.42 m,平均为1.24 m. 3#煤层位于山西组2#煤层之下2.17~25.88 m,平均间距为9.61 m,煤层厚度为0~1.70 m,平均为1.04 m. 4#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3#煤层为3.37~26.50 m,平均间距为7.14 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为0.10~1.89 m,平均为1.15 m. 2#、3#、4#煤层瓦斯含量8.64~11.59 m3/t,瓦斯压力0.2~0.48 MPa,煤层坚固性系数f=0.51,瓦斯放散初速度ΔP=7.10,透气性系数为0.647 9 MPa2·d,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028 d-1,瓦斯抽采难易程度为中等可采。

1 极近距离煤层巷道群瓦斯治理难点

1) 无法采用底板巷穿层钻孔消突。

底板巷一般选择在煤层下法距大于7 m稳定岩层。因为极近距离煤层群煤层间距小,底板巷没有合适岩层层位。

2) 普通旋转钻机施工困难。

采用顺层钻孔煤巷条带预抽防突措施效率低,安全可靠性差。对于小于1.5 m的煤层,采用普通旋转钻机施工,钻孔容易钻底或钻顶,施工超过80 m钻孔困难,容易形成打钻抽采空白带[1]. 一个循环移运钻机和施工钻孔约需一周,抽采按规定至少需要20天,效果检验及抽采达标评判需要3天,共有一月为了打钻抽采而不能掘进;抽采达标后,一个循环也仅能掘进40 m,严重制约了掘进进度,且不能连续掘进。

3) 瓦斯治理钻孔工程量大。

除需要对本煤层消突外,根据《防治煤与瓦斯防突细则》[2]二十九条要求,在煤层法向距小于5 m区域作业,必须对煤层同时采取瓦斯抽采措施。因此,近距离煤层上下相近小于5 m施工钻孔,钻孔工程量成倍增加。

4) 石门揭煤多、防突管理难度大。

根据巷道布置,在东翼3条巷道中间需要施工联络巷,多煤层反复揭煤穿煤,工序复杂,防突管理难度大。

5) 单一煤层治理难以控制瓦斯浓度。

根据对矿井瓦斯来源的分析,开采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44%,邻近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56%. 由此可见,在本煤层治理瓦斯,必须兼顾邻近层的瓦斯治理[3].

2 极近距离煤层群巷道瓦斯治理技术

定向钻进和普通钻进相结合,实现钻孔控制范围全覆盖,消除瓦斯治理空白带;利用定向钻机的造斜功能和轨迹测量功能,实现定向长钻孔“一孔多用”和 “层位控制”等;研发设计全密封防喷系统,确保打钻安全;实现分源抽采和分单元计量,满足抽采达标评判需要;加大配风量,提高通风设施和通风装备可靠性,确保瓦斯不超限,不突出。

2.1 定向钻孔

1) 定向钻孔设计。

定向钻进具有钻进距离长、轨迹明确可控、总工程量小、抽采效果好等优点[4]. 利用ZYL-6000D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定向钻机施工,该型号钻机体积小,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在煤层底板的稳定层中施工主孔,然后施工分支孔,再通过支孔进入煤层。对于开孔封孔的严密性要进行严格把关,并且结合注浆带压的方法。如果出现跑浆漏液的现象,必须要重新处理。

东轨大巷3#煤层共布置9个钻孔(1#—7#钻孔控制东轨大巷条带,8#、9#钻孔及其分支孔控制东回大巷下邻近层、集中轨道联络巷、集中轨道联络巷上部平车场等辅助巷道所在区域),其中迎头布置1#—8#共8个钻孔,左帮布置9#共1个钻孔。距离4#煤层间距大于5 m的区域不再施工区域预抽孔。

东轨大巷4#煤层共布置4个钻孔,全部布置在钻场迎头,4个钻孔及其分支钻孔控制东轨大巷下邻近层4#煤层。东轨大巷迎头施工4#煤层钻孔时,根据4#煤层定向钻孔层间距探测情况调整钻进参数。3#、4#煤层定向钻孔设计图分别见图1,2.

图1 东轨大巷3#煤层钻孔设计图

图2 东轨大巷4#煤层钻孔设计图

2) 定向钻孔施工抽采情况。

2020年4月13日—2020年6月7日在东轨大巷施工10个3#煤层定向钻孔(5#孔未到设计位置,增补1个孔),2020年6月24日—2020年7月4日施工补9#钻孔,共11个钻孔,钻孔工程量6 425 m;2020年6月4日—2020年7月23日,在东轨大巷施工4个4#煤层定向钻孔,钻孔工程量3 295 m.

2.2 定向、普通钻进方式结合

东翼3条大巷分别实施定向钻孔+条带预抽钻孔联合布置瓦斯抽采防突措施。各类预抽钻孔施工完毕后,根据钻孔实际轨迹绘制钻孔竣工图,当钻孔控制范围不足或存在空白区域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利用普通旋转非定向钻机补充区域防突措施,消除空白区域。后期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每10 m进行控制顶底板邻近煤层层位的探测钻孔设计,防止误揭煤层。

2.3 定向钻孔“一孔多用”

1) 准确钻进布孔。在准确控制钻孔位置的基础上,掌握瓦斯富集区,并可对此区域多开分支多抽采。2) 探测层位构造和煤层赋存。东轨大巷定向预抽钻孔施工中每50 m分别向顶板、底板探一次层间距,及时分析煤层产状及赋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钻孔施工参数,精准地质防止后期掘进误揭煤。3) 利用抽采钻孔作为探放水钻孔,不需要另行施工探放水钻孔[5].

2.4 全密封防喷系统

为解决打钻喷孔、瓦斯超限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抽采钻孔瓦斯防喷预控系统。该系统装置主要由孔口防喷装置、瓦斯缓冲收集装置、汽水分离器和钻尾负压转换装置组成,每个装置独立自成一体,又通过管路的连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定向钻孔首先使用d113 mm钻头开孔15~20 m,然后使用d153 mm和d195 mm钻头进行二级扩孔;下入6英寸封孔管注浆封孔;封孔水泥完全凝固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将孔口防喷装置前端与孔口外露封孔管使用法兰连接。孔口防喷腔体、瓦斯缓冲收集装置、汽水分离器和钻尾负压转换装置通过管卡或法兰连接,构成抽采钻孔瓦斯全密封防喷系统。

孔口防喷装置顶部6英寸接口和瓦斯缓冲收集装置采用法兰直接连接;孔口防喷装置底部6英寸排渣口和汽水分离器采用6英寸软管管卡连接;瓦斯缓冲收集装置4英寸接口和汽水分离器采用4英寸软管管卡连接;汽水分离器顶部4英寸抽采接口和d219 mm低负压管路通过4英寸软管管卡连接;钻尾负压转换装置一端连接钻尾水辫,带阀门的另一端连接静压水管路;钻尾负压转换装置顶部抽采口通过2英寸抽采软管与d219 mm低负压管路连接。带控制阀门的部件必须设置在施工人员容易接触的地点,便于随时打开抽采负压,避免瓦斯突然涌出造成超限。抽采钻孔瓦斯防喷预控系统示意图见图3.

图3 抽采钻孔瓦斯防喷预控系统示意图

该系统投入应用以来,有效地遏制了打钻喷孔瓦斯超限的发生,应用效果良好。

2.5 分源抽采

定向钻场内铺设有高、低负压两趟抽采管路,根据不同瓦斯抽采工艺及抽采瓦斯浓度,将高、低浓度瓦斯进行严格分选后分别采到两趟瓦斯抽采管路内,避免高浓度瓦斯因与低浓度瓦斯混合而无法被利用。利用d325 mm高负压抽采管路条带式抽采钻孔,d219 mm低负压抽采管路条带式抽采防喷系统,通过在线监测和人工定期测量单孔瓦斯抽采浓度,及时将浓度衰减至瓦斯发电界限以下的钻孔调整至低负压管路,确保高负压抽采管路瓦斯浓度和流量的稳定,使瓦斯电站能够正常运行。采用分源抽采以来,高浓度瓦斯混入低浓度抽采管路的量明显减少,东轨大巷d325 mm高负压抽采管路瓦斯浓度保持在30%左右,地面泵站高负压泵瓦斯抽采浓度保持在10%以上,实现瓦斯电站正常运行,解决了以往有瓦斯而不能被利用的问题。

2.6 分单元计量

利用三通将d325 mm高负压抽采管路分成两趟,分别安装孔板和V锥流量计,实现3#、4#煤层定向钻孔的分单元计量,精准确定瓦斯来源,为瓦斯抽采效果评判提供可靠计算依据。

2.7 提高通风管理可靠性

1) 巷道防突风门采用防逆风无压平衡风门,强度大,开关自动控制。2) 使用铁质分风器替换原来的布质分风器。以往井下局部通风机配套使用的分风器为布质分风器,耐压不高、经常撕裂短路风量,而铁质分风器耐风压强,杜绝了停风现象。3) 设计过胶带运输机自动防逆风装置,满足防突防逆流需要。

3 瓦斯综合治理成效

3.1 实现安全

截至2020年8月19日东轨大巷定向钻孔覆盖区域首次开始取样评判,东轨大巷定向钻孔观测数据统计:2020年4月20日—2020年8月19日,东轨大巷3#煤层累计抽采瓦斯330 828.2 m3;2020年6月8日—2020年8月19日,东轨大巷4#煤层累计抽采瓦斯151 324.6 m3,抽采达标。

自2020年8月连续掘进3个月,东轨大巷安全掘进210 m,巷道瓦斯浓度均在0.3%以下,无超限和动力现象。

3.2 缩短治理周期

东轨大巷3#、4#煤定向钻孔控制条带长度320 m,并通过普通钻孔弥补定向钻孔开孔至见煤段的空白区域,自施工起6个月累计抽采瓦斯约90万m3. 如采用普钻消突,不含掘进320 m时间,至少需要8个月,费时费工。

3.3 节约钻孔

使用定向钻孔代替地质超前探孔对层位进行探测。以每80 m探3个200 m钻孔计算,一个定向钻场能够节省地质钻孔800 m,节约工时4~6天。

3.4 瓦斯得到利用

抽采浓度大幅度提高,瓦斯利用量增加。平均每月抽采瓦斯纯量15万m3,抽至地面泵站浓度保持在10%以上,向瓦斯电站提供稳定气源,2020年1—9月累计发电量220万kWh,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

4 极近距离煤层群巷道瓦斯综合治理问题及思考

1) 考虑密封性,加上定向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开孔附近扰动大,因此不宜在煤巷开孔,应在煤层底板开孔,利用钻杆弯曲桡度,进入煤层。出现串孔现象,必须重开分支,避免串孔泄漏瓦斯。

2) 大于5 m且小于10 m的邻近层,应当设计抽采钻孔,可以不按照防突设计,根据抽采能力,设计3~5个钻孔,以减少邻近层瓦斯对掘进工作面的影响。

3) 对于小于5 m邻近层也要消突,《防突细则》要求控制范围相同,但是邻近层无巷道边缘,以何处为边界控制尚不明确。

4) 在薄煤层中施工时,尽量避免钻孔进入顶底板,如有此情况,必须要用普钻补钻。开孔附近60~100 m,定向钻机钻孔无法覆盖区域必须用普钻补钻。而《防突细则》对于定向长钻孔煤巷条带措施中,容易出现覆盖不到的区域,采用普钻补充抽采时间等没有相关要求。

5) 采用定向长钻孔覆盖联络巷区域,这些联络巷在揭煤时属于顺层钻孔消突,与传统揭煤穿层钻孔不同,《防突细则》对此未涉及。

5 结 论

对于极近距离煤层群,采取以定向钻进为主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钻孔施工、巷道掘进、联络巷连续揭煤瓦斯无超限,降低了抽采周期,实现了对煤层瓦斯的超前控制。对于煤层群联合消突、抽采所存在的相关制度问题,还需要从技术层面进一步研究探讨、规范完善。

猜你喜欢
防突大巷负压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邻近断层工作面跨大巷开采方案选择
表面支护与围岩加固对大巷塑性区发育的影响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浅谈完善我国煤矿防突工作的技术措施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钻屑指标法的掘进工作面区防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