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动力、能力与行动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21-10-13 09:18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卜婷婷吴玉彬
商展经济 2021年19期
关键词:营商因素环境

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卜婷婷 吴玉彬

甘肃省审计厅 杨玉婷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在于创新驱动,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管理方面、环境方面、资源方面和政策方面等系列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往往将目光聚焦在某些特定因素上,研究较为分散。本文试图全方位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种种制约,厘清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1 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有企业外部因素。

1.1 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家层面。刘运国和刘雯(2007)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管任期越长的公司,R&D支出越高[1]。唐清泉和甄丽明(2009)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管理层的风险偏爱会影响企业R&D投入水平[2]。虞义华等(201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发明家高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赵子夜等(2018)研究了CEO的能力结构和公司创新的关系,发现通才型领导人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研发费用、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4]。张晓亮等发现CEO的学历对企业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创新成效[5]。姚立杰等(2018)指出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企业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创新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效率也越高[6]。

(2)公司治理层面。张劲帆等(2017)指出,IPO对企业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探讨了具体的作用机制[7]。李春涛和宋敏发现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8]。李经路(2017)以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股权集中度与研发强度呈倒“N”形关系[9]。Manso(2011)详细分析了不同激励制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具体差异[10]。Lu & Wang在研究中证实了董事会独立性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提出董事会独立性更高的公司具有相对更高的创新效率[11]。杨道广等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12]。张宗益等(2007)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R&D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企业的R&D投资有促进作用[13]。姚洋和章奇(2001)研究了产权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创新技术效率高、大企业比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高[14]。

1.2 企业外部因素

(1)营商环境方面。白俊红(2011)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补助,显著促进企业创新[15]。但冯宗宪等(2011)[16]、肖文和林高榜(2014)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政府投入可能会导致企业对创新资金的寻租行为,并不能提高企业创新效率[17]。林洲钰等(2013)人研究发现税率降低政策和研发费用抵扣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18]。周绍东(2008)发现,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不利影响,使企业技术创新强度有所降低[19]。余东华和王青(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行政性垄断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20]。齐兰和王业斌(2013)在研究中证明了国有银行垄断与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相关性,即金融机构的垄断程度越高,企业研发创新的效率越低[21]。

(2)产业政策与监管方面。余明桂等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显著正相关[22]。Marioetal(2013)指出,政府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创新[23]。黄德春和刘志彪(2006)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创新,使受规制的企业受益[24]。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在扎根理论中,一切皆为数据[25]。本文获取的资料包括:已发表在公开期刊杂志上关于企业创新行为的文章,相关新闻报道、访谈资料,企业官方网站公开信息,网络资料。

2.2 数据分析

(1)开放式编码。通过对原始资料逐字逐句分析比较,得到14个副范畴,分别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目标与战略、竞争优势、资金支持、技术资源、人才建设、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治环境、金融环境、高管特征、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企业特征。

(2)主轴性编码。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范畴之间的联系,提取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能力、组织因素和营商环境作为主范畴,具体编码过程示范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三级编码

(3)选择性编码。通过分析主范畴副范畴关系,可得到如下逻辑线:创新动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企业创新能力是根本驱动因素,三者形成“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行为”驱动关系(简称“动力—能力—行动”关系)。组织因素以及营商环境属于情境因素,其中,组织因素是内部情境因素,营商环境是外部情境因素,两者共同调节“动力—能力—创新”关系的方向和强度。以该“故事线”为基础,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动力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模型

3 模型阐释

创新动力是企业创新行为的直接驱动因素。在目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成长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创新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获取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是企业实施创新行为的能力支持。组织变革需要组织内部强有力的能力支持才能实现。在企业创新实践中,很多企业虽然拥有各种各样的动力促使实施创新行为,但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创新效果不如人意。对于企业创新而言,技术资源是关键、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真实根基、强大的资金能力支撑了企业创新的高效实施,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企业的创新行为。

组织因素是支撑企业实施创新行为的内部情境因素。组织因素包括企业自身因素,例如企业特征、企业文化、公司治理以及管理层因素。企业性质、规模、成长性等企业特征会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崇尚创新、包容试错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公司治理为企业实施创新行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管理层方面,有研究表明,管理者个人 (特别是董事长和 CEO)特质,包括性别、受教育水平和性格等都会对创新决策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营商环境是支撑企业实施创新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营商环境主要包括金融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将加速或阻碍企业的创新行为。

4 结语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系统解释了企业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因素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实现目标与战略、获取竞争优势是企业实施创新行为的根本动力,企业的技术资源、资金支持、人才建设是影响创新行为的能力支撑,组织因素和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外部情境因素。

这也为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对策与建议。首先,要注重企业自身能力的建设,这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员工培养与人才建设[26]。其次,组织自身因素会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崇尚创新、包容试错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企业创新,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股权激励、完善内部控制等来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创新。最后,政府应重视企业的创新行为,出台有力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为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营商因素环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解石三大因素
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