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服务促进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

2021-10-13 20:07欧阳林舟李清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

欧阳林舟 李清

摘 要:对于如何提升专业及其课程教学成效,本文以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改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教改实验后发现,项目服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服务中接受实践锻炼,提前熟悉项目化服务流程。遇到问题之后边学边做,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更加符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性特点,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项目服务;有效教学;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68

高校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些功能却变为“三张皮”,彼此独立,有所偏倚。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中,教师的教与学也脱节。一些高校教师把教学当作完成任务,只注重教,不关心赋能和育人,更不将教学当成事业。在教学方法上机械灌输,教给学生知识,却不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让教学成了一种“无效”或“微效”的单向活动。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几乎每所学校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课时,但是对学生的实践却是流于形式,或者是“放羊式”的管理模式。笔者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尝试了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规划、设计、评估,力求实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有效教学的涵义

上世纪的上半叶,教学科学化运动在西方国家兴起,“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也是一种科学,是一种理性行为,教师要按照科学方法和原理,在既定目标指导下,科学设计,提高实施效率。在科学主义的氛围下,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这一概念,认同“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教育理念,以“有效”为教育教学的价值诉求,相继开展了中国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

究竟什么是有效教学?经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有人归纳了“有效教学”三种内涵,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间的性价比;二是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教师教学环节的输出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三是从教学的内部结构入手分析表层、中层、深层目标达成状况。“效果”“效益”“效率”三个常用词成为“有效”的评判指标,从教学目的性、计划性和教育性维度定义有效教学为一种兼备效果、效益和效率的教育活动。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成效的直观化,以预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衡量,主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是否学会了内容、达到了要求?教学效益是教学活动成效的深层面和长效性,以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影响来衡量,是否培养了学生个性品质、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和思维。教学效率是以单位时间内整个教学活动输出,尤其是教学成果、社会效益量的大小,是一个相对值。

显然,有效教学理念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还强调教学的性价比。在当前“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框架内,教师虽是主导,但学生才是主体。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教与学生主动的学的结共同体。学习能否奏效,则取决于多项因素。按照心理学个人行为与结果的“MARS模型”,“M-A-R-S”(M-动机、A-能力、R-角色认知和S-情境)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四个因素。以“MARS模型”来分析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一是保持应有的动机。动机是驱动个体行动的内部力量,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向、程度和持久性。保持应有的动机与学生课程要求的了解程度有关,动机程度影响学生付出努力的意愿,影响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持续努力的耐久性。二是具备必要的才能。才能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天赋和才干,是学生应变能力、情商和个性品质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是必要條件。三是正确的学习角色认知,是学生对自己的任务内容、任务的意义和完成任务所需活动的认识。学生越能够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角色,越能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采取切合实际的行动。四是有利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属于外部因素,是学习者无法直接控制的自身之外的客观因素,会对内部因素的作用发挥产生影响。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相对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当前有利的项目服务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切实提升学生服务技能,使教学更有成效。

2 以项目化服务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要成为未来的职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具有是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要通过协调各种资源来帮助困难的弱势群体解决问题,重建其社会功能,重新恢复常态化的社会生活。社工专业的学生要在受教育期间养成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长实务知识和技巧,获得专业认同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是要强化学生实务能力训练与培养,在教学中加强专业实习实训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提升社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国内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很多专业一样,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不重视价值观养成,专业认同感不足,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学生难以在社工机构、在社会服务中到岗即用、用即能“战”,能够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因此,秉持专业办学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普遍做法。具体而言,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摆在课程体系中突出的位置。许多高校加强了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提升了实践教学在学分中的比例,或者从校内外实习指导中配置督导加强指导等措施。为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以项目促教学,在老年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效果较好。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与服务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积累服务经验。《老年社会工作》在我校是社会工作和家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特色课,也是重要实务课之一。在教学改革前,该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修习老年学的有关内容,重知识、轻实践,重理论、轻实务,重教学、轻育人。学生了解了老年心理、生理知识,学了老年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但由于缺乏服务实践,上岗就业后面对老人、面对具体情境,却难以开展实务服务,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与老人之间的认识差异和代沟,在情感上难以迅速接纳老人,难以实现零距离沟通。以往的学生实习、见习虽有着克服理论知识教学弱点的优势,但是往往面临一个问题,碎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难以与体系化的知识联系,学生零散的服务行为常常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相冲突,让企业和社会组织不便于安排和组织。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直接推出学生服务项目,项目基于工作任务设计,教师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机构资深人员同步督导,教学、学习、实践同步进行。学生实践前,师生选择老年社会工作典型案例来安排学习,发现间接经验,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对接企业服务开展老年服务。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浅述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