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21-10-13 01:44白洪煜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大学生

摘要:自19世纪末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以来,产生了一系列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抹匹克精神主要是指参与、竞争、公正、友谊与和平的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总体性指导原则。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刚刚结束的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以优异的运动成绩、精彩的赛场表现、昂扬的精神风貌,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这届奥运会因疫情而延期,但精彩并没有打折。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38金32银18铜的骄人成绩,金牌数追平2012年伦敦奥运会,平了海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战绩。中国健儿以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力量,生动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世界各国的盛会,是全球运动员公平竞技的舞台,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更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件大事。奥运精神决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使奥运能够沿着和平、友谊的正确之路前进。而我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呈现的是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固,是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我国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奥运精神的影响下,必然会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团队精神养成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奥运精神内涵分析入手,分别阐述高校体育文化、奥运精神和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并探讨在奥运精神影响下,如何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奥运精神;高校体育文化;大学生;影响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亿万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之后,我国也陆续主办了多个世界级的体育竞技类比赛。“更快、更高、更強”的奥运精神,激励参赛的各国运动员顽强拼搏,不畏强手,超越自我,创造了生命和爱的奇迹。各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所展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人,运动员的这种人格魅力是大学生们完善人格的学习榜样,践行奥运精神,更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主要手段。运动的魅力、奥运的精神,不应该只是在赛场上,也不应该定格在某一次比赛中。我国是人口大国,提倡全民运动,普及奥运精神,不仅对增强我国人民体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建设我国现代化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奥运精神强调要“以人为本”,提倡积极开展各项全民体育运动,致力于从行为、道德、观念、文明、心理等多角度培养民众的道德情操,塑造民众的健全人格。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是一个重要的有效路径,庞大的青年学生群体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群体,在奥运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众多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重点介绍奥运精神及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内涵,并结合文化内涵分析奥运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提出一系列加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策略,希望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文化体系,为各高校开拓特色体育文化路径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让奥运精神和高校体育文化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达到了共同育人的和谐局面。

1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对人的体格力量与健康的崇尚是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比赛的基础。 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竞争与开拓意识。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既是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出希腊人对神和自然的敬畏。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

奥林匹克精神将对我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人类社会对体育内涵理解的巨大提升,对于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奥林匹克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了人类的精神价值追求和美好的精神理想,是指导人类生活的哲学思想,像《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说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哲学。”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精神是由奥林匹克运动提倡的,奥林匹克运动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精神,即没有歧视的团结、友谊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以及不断进取和贵在参与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主要表现为参与、竞争、公正、友谊、和平精神等,这既是对人内在素质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又是人类精神本质的一种普遍体现。它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以及人类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一种人类的文化正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一种教育和熏陶的作用。

奥林匹克精神把参与作为第一原则。参与竞争重于获取胜利,这是奥运的基本信念。参与精神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的超越,以及对于至美世界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于胜利本身,更是体味追求过程中的快乐。参与的目的不是奖牌的获得和个人的扬名,而是摒弃了一切功利主义思想,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之间瓦相交流,互相了解的一种黏合剂,使运动真正为人类的科学发展而服务。它让人们从参与中获得运动的快感,从而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协调与平衡,进而实现人类的和谐发展。

民主、公平竞争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又是奥运精神的必要规则、核心理念。公正包含在竞争中,强调~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参与运动的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程度的资格,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这种精神对人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人的生物本性方面.更重要的在于精神性和社会性方面,特别是奥运的民主、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自身完善的一种追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有序竞争、生机勃勃的社会环境。

和平、友谊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的价值和理想,是奥运精神的本质之所在。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在全世界推广奥林匹克原则,从而建立国际友谊”。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团结、友谊、和平和进步,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2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概述

“体育”的内涵并不是只有竞技比赛,还有深厚的文化和博大的精神。“体育文化”指的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运动的各种形式和各种因素,全方面地培养人的身心健康,由此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意义。体育文化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演变过程中,体育文化的培养一直都是重要内容。健康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在高校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了大学生的身体体质,培养了大学生的体育爱好;另一方面,丰富了校園文化的整体构建,对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顾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进程,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教育条件的升级,随着学生认知的改变,一直在进行优化和补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内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站在学校的角度制定体育文化的教学目标,还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扩大体育文化的教学内容,更要站在世界奥运的高度,深刻理解奥运精神与高校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和主体都是学生,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是否愿意积极地传承,这些应该是高校领导和教师重点关注的方面,尤其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保持高校体育文化教学的先进性,让青年学生可以透过体育竞技的表面形式,认识到体育竞技的内在价值,形成对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并自发愿意去钻研和传承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有着强大的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们体育锻炼的热情,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主要功能如下:(1)体育物质文化的功能。体育物质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上,由它所构成的体育锻炼过程,即与人体各器官系统一定量的和强度的刺激,使肌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从而对肌体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心理调节,舒缓紧张的神经,给人带来欢愉,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培养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增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和谐、健康。(2)体育行为、道德规范的功能。大学校园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运动是运动主体间的身体运动能力方面的竞争,它的基本行为与道德规范就是在公开状态下,强调公平、公正。运动员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尊重、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社会道德规范,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允许的一定范围内进行。这种影响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公民的公平、公开、公正的道德意识,创造规范的竞争环境,规范学生的基本道德准则具有重要意义。(3)体育价值观的功能。体育竞赛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公平竞争的体育观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竞争的意识。在体育竞技运动中,要求每一个参赛者在赛场上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与对手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对学生们的主动性与进取心的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的提高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3奥运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文化运动,从无到有,风靡世界,它不仅为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国际间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做了必要的准备。当人们有了这样的心理训练和思想准备后,对其他外来的优秀文化的鉴赏和吸收力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各种文化融合的进程。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大规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同时又促进与推动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特别是与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基本立足点之一。各种文化形式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其他形式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强调精神文化对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结合。在奥林匹克主义的表述中,文化被置于与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人群是青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出于生理、年龄、运动技术难度的原因,广大青年群体就成为了体育运动的主体,青年人性情活泼好动,求知好奇,喜爱拼搏,崇尚英雄,对体育更加独具魅力。大学生都处在青年时代,他们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由于知识和文化的影响,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在现代社会,特别是2008年在北京举办29届奥运会之后,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友谊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当前,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面向世界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当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包括奥运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的需要与他们对运动和健康的需要一样,正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强烈。中国的大学作为育人基地,是连接体育和教育的社会机构之一,负有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责任,也兼有发展体育和传播体育价值的任务。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己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直接的有意义的形式。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对奥林匹克运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生是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创新奥林匹克教育的主力。同时,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与文化素质的优势,在各国竞技和群众体育中占有独特地位。在历届奥运会志愿者中大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许多比赛设施设在大学校园里,高等学校对奥运会科技方面也是卓有成效的。

4奥林匹克精神对健全大学生人格所起的作用

4.1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基本良好,但部分大学生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如自卑、急躁、孤僻、抑郁、狭隘、虚荣、焦虑、冲动、社会道德责任感和荣誉感不强,缺乏交际与思想沟通,人文知识缺乏及审美能力差等问题,这些人格偏差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有着潜移默化而又独特的影响,即能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与奋力拼搏的精神,还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和尊重他人与团队合作的精神。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的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体现了人格美。因此,弘扬奥运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积极进取,完善人格,实现自我。

4.2树立大学生高尚的人格目标

每届奥运会各国的奥运健儿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是为国争光、获取奖牌,有的是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是同世界各国选手和球迷一起分享奥运欢乐的时刻,这些奥运健儿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如只有四名运动员的伊拉克代表团来到北京参赛,其目标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祖国是奥运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穿越战火来到北京就是胜利,他们积极参赛就已经创造了奇迹,正如多娜自己说的:“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一直是我的梦想,再苦、再危险我都会坚持下去!” 这种奥运精神就会激励大学生确立自身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使目标具体化,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努力为之奋斗。

4.3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坚强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失败阴影,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就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如南非残疾人选手杜托伊特,单腿完成女子 10 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波兰的乒乓球独臂选手帕尔迪卡,天生缺少右前臂,坚持参加强手如云的正常人的比赛。奥林匹克教育更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中丰富多彩的典型事例,来告诉青少年,人生当中重要的在于奋斗的意志毅力,而不是那块金牌。奥林匹克教育要求个体以顽强的意志,在长期的磨炼中,与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懈怠进行艰苦斗争,从而磨炼了个体的人格。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个体身心的完善与技能的超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砒砺精进,坚韧不屈。没有任何外在的说教与强制,运动者在增强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的同时,精神力量也一同强大起来,在运动中培养艰苦奋斗、坚毅卓越、果敢顽强、机智果断等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身心得到锻炼,人格获得完善。

4.4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在困难面前,有的选择了放弃,只有意志坚定者,他们有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能享受战胜挫折的喜悦与幸福,再看奥运健儿,无一不是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的。 北京奥运会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他注定是一个悲情英雄。四年前的雅典,他将最后一枪射在了别人靶位上,痛失已经到手的金牌;四年后的北京,他又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打出了惊人的 4.4 环!金牌再一次旁落。但是,当赛后所有选手都来到他的身边,拥抱这个失落的大男孩,而他稍微调整了一下,大度地向新科冠军邱健表示了祝贺。他甚至十分健谈,即使面对各国记者轮番上阵的难堪提向,脸上始终洋溢着可爱的微笑。挫折面前也从容,现代大学生们也应该向奥运健儿那样,正确对待挫折,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积极乐观地生活,让挫折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智慧。 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要让学生知道体育运动本身包含着身体与智慧的结合,为了完成一个技术动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挫折和出现心理不稳定,如果选择放弃就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才能在挫折中寻找到前进的路径,尝到成功的喜悦。由此鼓励大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奋力向上,敢于拼搏,战胜挫折,提高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奥林匹克教育对学生施以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只要付出努力,现实中的失败事实也可以转化为精神上的喜悦与成功。即便现实中是挫败,但从精神层面来讲虽败犹荣,肯定了过程的美丽,肯定了运动者越战越勇的姿态,肯定了有“我”参与的热情,教会青少年面对挫折不气馁,认识到努力奋斗的意义,向失败中获取胜利。

5奥林匹克精神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个人利益受到重视,个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现在我国主张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但是,由于个人利益的不适当反弹,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由于社会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的渗透,以及很多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熏陶,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心中无他人、无集体、无国家,而只有自我个人本位价值观、自我中心价值观。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他们滑向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深渊。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正好可以用来化解“自我中心”,消弭个人主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形式是体育竞赛,而很多体育项目本身就是集体项目,参加或观赏这类项目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味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相互依存关系。

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中,处处可见团结的精神,運动员们因为更团结而更可爱。中国体操小花管晨辰夺冠后,旁边美国、俄罗斯等队教练和队员都在微笑祝福,还有美国选手把与管晨辰的自拍合照发上社交平台。中国乒乓球队痛失奥运史上第一块混双金牌,但在随后的女单比赛中如愿夺冠,而在乒乓球女单颁奖典礼上,金牌得主陈梦把竞争对手伊藤美诚拉上冠军领奖台合影留念。羽毛球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陈清晨和贾一凡虽不敌印尼组合,却真诚祝贺和安慰对手,“别哭,你赢了比赛,不要哭,你必须开心”。运动员们汇聚在五环旗下,弘扬友谊、和平、团结的主旋律,他们分享温情、凝聚团结、彰显可爱。大学生通过对奥运会的观看,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参与,可以极为有效地培养其团队精神,当他们在现场或通过各种媒体热情地观看和了解奥运比赛时,我们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奥林匹克运动所体现出的“了解、友谊、团结”精神予以揭示、提醒、剖析等,提升精神境界。消解自我的“中心”。打破“小我”的牢笼,扶正个人主义的价值偏向,从而最终确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6奥林匹克精神可使大学生遵守公平的原则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作为它的主要活动内容。竞技体育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比赛性和对抗性。在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公德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观众也可以得到健康的娱乐享受。但是竞技体育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人们可以追求利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但必须建立在遵循以平等为基础的公平规则这个前提之上。当代社会由于利益的强烈驱使,很多人践踏法律、漠视规则、丧失道德、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行贿受贿等,严重地违背了公平原则。败坏了社会风气,损伤了社会肌体.也给很多大学生以消极的影响,使得他们追逐实惠、崇尚功利、目光短浅、视野狭隘、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甚至违法乱纪等.形成了知识与道德成反比的背离现象.急需价值规范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既张扬个性.又遵守规范;既追求知识,又看重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这种体育公平竞争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传播到大学生身上.成为人们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也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向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对于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的公平竞争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7奥林匹克运动的拼搏进取精神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向世人展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这句至理名言揭示了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好顺应这一教育要求,使学生在劳其筋骨的磨炼中。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00后”小将杨倩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东京奥运首金,中国和奥运的新一代运动员由此登上舞台。中国游泳隊打破女子4×2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赢得惊喜一金。孙一文在女子个人重剑决赛中的完美一击,为中国女子重剑拿下奥运历史首金。中国代表团最年轻选手全红婵在10米台跳水决赛中让水花消失,引得全场沸腾,令世界为之惊叹。中国队还在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决赛中赢得首枚奥运金牌。

奥林匹克精神使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谐”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最佳的结合点。把“和谐”精神作为核心,发展“人文奥运”。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发展“和谐”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责任,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追求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人性的不断优化。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概括地讲,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特别是青年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运动以其固有的身心和谐、完美发展的本质特征,吸引着广大大学生参与到这种既健身又健心的运动中,既使人们锻炼出强壮的体格。又促进了心灵完美。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将充满竞争和压力。如何正确地去面对这些竞争和压力,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身心和谐发展.是摆在现代大学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向大学生提供了提高身心和谐发展的答案。奥林匹克精神在大学生中发扬和传播,可鼓励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人们在观赏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可提。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科学观念、个性、不怕挑战、敢于超越自我等精神,这些都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心理品质。

8奥林匹克运动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精神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精神,没有国家的强盛,个人的梦想也无法成为现实。奥运会是以国家或者地区为代表团参加的比赛,只要是奥林匹克委员即可参赛,因此,爱国主义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是相依相存的,每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冠国歌奏响的时候总能唤起观众的爱国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克服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以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党和人民在体育赛场上建立了新的功勋,夺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奥运赛场上,鲜艳的国旗一次次升起,雄壮的国歌一遍遍奏响,赢得全世界关注和尊重。我国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生动展现了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奥运增辉、为人生添彩的奋斗志向,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是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从心底燃起来的中国力量”帮助游泳运动员张雨霏接连夺金、打破纪录;以“不问终点,全力以赴”的态度激励自己的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实现了“双圈大满贯”;体操选手肖若腾用超群的技艺和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人们赞誉;“赛场飞人”苏炳添成为首个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我国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国体育健儿展现的拼搏精神,使之化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9奥林匹克运动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要牢牢把握我国体育工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能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健身运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0奥林匹克运动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奥运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含义丰富,可解释性强。可以有文化奥运(Cultural Olympics)、人本奥运(Humanistic Olympics)、人民奥运(People's Olympics)三种代表性理解。二是涉及面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外的所有领域,都可纳入其中。三是影响更为久远。四是可操作性强。人文奥运不仅是一个立意高远的文化理念,而且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操作性的综合性发展战略。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文精神不断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奥运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具有丰厚的人文积累,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接纳,有助于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无论是古代奧林匹克运动。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成功地将体育竞技比赛融入到文化、教育中。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为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以达到它的崇高目的的,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中。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中传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

11奥运精神影响下加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路径

11.1注意方法讲究技巧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理论教育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都是侧重户外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巧的训练。然而,体育教育的内涵不只是有竞技运动、行为训练,还应该包含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度讲解。有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理论知识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没有必要给学生讲解。其实,恰恰是因为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才会导致有些大学生对体育课程不重视。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明白,通过单纯的运动技巧、行为训练,学生无法很好地感受体育竞技的精神内涵,比如,平等互助、友谊第一、坚持奋斗、大胆拼搏、团结集体等。这些美好的体育竞技品质,才是真正吸引学生们深入学习体育文化的动力。为了加强对学生们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调整:

第一,借助网络优势,吸引学生兴趣。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很多,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游泳比赛、击剑比赛、花样滑冰比赛等,这些比赛都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灵活多样地展现在教学过程中。以篮球比赛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经典的篮球比赛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一边让学生欣赏比赛中的竞技技巧,一边启发学生思考比赛中的细节:为什么篮球比赛开始前双方运动员要握手致意?为什么篮球比赛过程中有精彩的啦啦队表演?为什么篮球比赛结束后颁奖环节要升国旗、唱国歌?通过观看、分析这些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学生们不仅会形成浓厚的讨论兴趣,还会对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加直接和具体,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

第二,引进专业人士,开展科普活动。有些教师认为,体育理论教育的内容很枯燥,担心学生们会不喜欢、听不进去。其实,这种想法主要是受到自身思维的局限。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不是只能教师一人讲,学生在下面听,还可以引进许多专业人士,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举例来说,学校可以定期联系各种体育项目的专业人士来校,开展一些学生们喜欢的体育文化科普活动,比如:体育文化讲座、体育文化论坛、体育文化直播等,这些专业人士的到来,不仅会带来关于体育文化新的见解和思路,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新鲜感,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有热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体育理论知识讲解的活动时,学校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充分考虑学生们的主观意愿,如果某个班级的女学生比较多,关于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启发,就不宜通过一些篮球、足球之类的竞技运动展开,因为大部分女生对这些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

11.2鼓励学生支持学生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味地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特定的体育运动或学习。要改善这个现状,学校需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提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让学生可以自己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体育竞技类比赛。比如说,部分学生喜欢瑜伽,可以组织一些瑜伽类的比赛,通过亲自搜集瑜伽比赛的报名信息,安排瑜伽比赛的时间、场地,协调瑜伽比赛的人员,制定瑜伽比赛奖励机制等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类似这样的组织实践型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也从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后现代奥运精神的一种内涵延伸。

11.3约束学生督促教师 建立高校体育文化评估体系

为什么有些大学生重视其它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却不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因为大学生的学业压力确实比较大,其它学科的知识对就业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容易让学生产生这种“偏科”的心理;另一方面,学校关于体育理论知识的评估体系不健全,甚至有些高校根本不考核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一旦失去了评估体系的管制,学生很难培养主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缺乏方向上的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对体育文化的构建,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体系,从制度体系上对学生和教师提出要求。具体来说,教师要怎么样来实现评估、考核的教学目标呢?比如说,在平时的体育课上,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课下的体育文化延伸任务:了解一下篮球明星乔丹,搜集一下姚明进入NBA的经历等。再比如说,在每学期的考核中,除了户外考核,还要补充室内考核,通过电子问卷等形式强化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11.4共同参与共同维护 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组织机构

高校体育文化构建工作,不只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也不只是在课堂上需要教学的内容,应该倡导全校学生、全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都参与进来。具体来说,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组织机构,包含这些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高校体育文化的专门网站,科普后现代奥运精神内涵、体育文化相关知识,让全校学生和全校教师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在网络中进行互动,增进师生交流,共建后现代奥运精神传承、体育文化知识学习的和谐局面;第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新媒体形式,比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等,开展一些以“后现代奥运精神”、“体育文化学习”为主题的征文类活动,视频拍摄类活动,让学生们自己整合这些活动信息到新媒体平台。这样,既可以作为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素材库,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全方面激发学生们在体育文化上的兴趣。

12结语

奥运精神与高校体育文化之间,从内涵上来说是彼此融合的关系,从发展上来说是互相传承的关系,高校体育文化因为有了奥运精神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对当代青年学生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奥运精神因为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扩散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竞技的魅力和人文价值。当前,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平时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也不喜欢体育竞技类的比赛,从来也不关注各种体育竞技赛事。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主要还是因为对体育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简单地认为体育运动只是四肢运动,没有其它延伸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这部分群体的学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积极引导,要学会通过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让学生可以透过体育竞技运动的表面形式,发掘体育竞技运动背后的真、善、美,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本身,更是为了打开当代大学生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弘扬奥运精神,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前程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Manaral.Madicine and doping in sports:ethical—deontologic implications,M1 ncrvaMed. 1997 Jan-Feb:88(1-2):l-7.

[2]陆高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形态分析与发展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 (4):88-91.

[3]吴宝忠. 奥林匹克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新路径[C]. 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2011:76-78.

[4] 刘红霞,凡菲,蔡晓楠,张雪.《中国体育报》北京奥运与伦敦奥运报道国家认同议题框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34-37.

[5]新浪科技.微博:2016年里约奥运会微博数据女排夺冠达到峰值[EB/OL].[2016-08-23]. http://www.199it.com/archives/509704.html.

[6] 李佳寶.竞技体育与民族国家的共建:“女排精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3):44-48.

[7] 涂德虎,李庚. 奥运精神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原动力的可迁移性解析--基于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视角[J]. 继续教育研究, 2018, (8):51-54.

[8] 李美锟. 从奥运精神看“少年强则国强”--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教育和公众参与处处长孙斌专访[J]. 父母必读, 2021, (6):56-58.

[9] 唐亮. 让奥运精神成为平衡体校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连接点的方法浅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18, (2):41-42,67.

[10] 易雯雯. 奥运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的体现和弘扬[J]. 魅力中国, 2010, (6):64.

[11] 于文谦,宋洁.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发展状况分析[J]. 体育学刊, 2014,(3):65-68.

[12] Stephen Wagg, Andrews David L.Beijing 2008: Preparing for Glory[M]. New York: Routledge,2007.

[13] 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伦敦奥运会国际媒体报道案例[J].体育成人教刊,2013,29(1):7-9.

[14] 林建君,谷晨,夏积仁. 北京奥运后大学生体育意识及需求的调查: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28-31.

[15] 周明星,赵广高,龙昆.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6):132-135.

[16]阎伟,王慧琳.奥运文化环境之研究:北京大学生对奥林匹克的认知度、参与度及感受到的影响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48-50.

作者简介:白洪煜(1984.11.14---)男,满族,辽宁开原人,教师,职称: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

猜你喜欢
影响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