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2021-10-14 02:25解鸿蕾
现代食品 2021年15期
关键词:食源性哈尔滨市场所

◎ 解鸿蕾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是指各种致病因子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中毒性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尤其是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之一。据相关报告指出我国每年罹患食源性疾病约占全球患病总数的1/3[1]。为收集相关的食源性疾病的相关信息,掌握我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的流行趋势,提高早期的预警、识别和报告能力,我市从2010年开始开展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到目前为止,共设置85家医院(25家三级医院,60家二级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为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的早期识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和食品安全隐患提供科学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哈尔滨市85家哨点医院收集的病例信息。

1.2 调查方法

①质量监控。定期召开培训班,建立逐级区域审核制度;开展学习,提高诊断质量;定期督导检查[2]。②系统报告。以区县为基础单位,由区县级CDC对报送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信息填写汇总上报,利用相关软件建立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库,按时间、地点、场所、致病因子等变量进行描述,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体情况

2017年度本市共监测病例3 475例(男1 419例,女2 056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6岁。就诊病例<6岁(532例)占15.3%,其次是6~15岁(989例)占28.46%,25~30岁(324例)占9.33%,36~50岁的(852例)占24.51%,50~65岁(513例)占14.76%,65岁以上(265例)占7.63%。

2.2 时间分布

病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1~3月(144例),5月开始增加(205例),7月份最多(752例),8月下降,详见图1。

图1 2017年哈尔滨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图

2.3 职业分布

报告病例最多的职业为散居儿童和学生病例共1 001例,占比28.8%,其次为农民984例,占比28.3%,老年人病例共545例,占比15.7%。其他职业的病例为945例,占比27.2%。

2.4 临床症状

报告病例主要症状为消化系统症状,腹泻占87.54%(3 042/3 475),腹痛病例占62.16%(2 160/3 475),恶心病例占60.23%(2 093/3 475),呕吐病例占49.62%(1 724/3 475);其次为神经系统症状占比3.14%(109/3 475),主要体现为眩晕、头痛、感觉异常等;泌尿系统症状2.68%(93/3 475),主要体现为尿量减少;心血管系统2.56%(89/3 475),主要体现为胸闷、心悸、气短。

2.5 暴露食品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暴露食品依次为粮食及其制品(789/3 475)占22.71%,水果类及其制品(745/3 475)占21.44%,蔬菜类及其制品(298/3 475)占8.58%,肉与肉制品(283/3475)占8.14%。其余暴露食品类详见图2。

图2 2017年哈尔滨市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种类分布图

2.6 可疑进食场所分布

在进食场所上,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疑进食场所依次为家庭、餐饮、街头食品、集体食堂。以家庭发病为主,占75.21%(2 613/3 475),餐饮占16.42%(570/3 475),街头食品占4.23%(147/3 475),集体食堂占4.17%(145/3 475)。

3 结论

2017年哈尔滨市监测食源性病例3 475例,相比上年度大幅度提高[4]。以散居儿童和学生组暴发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最高,由于该部分群体社会活动频繁,在外就餐机会多,危险食品暴露的机会也增多。今年哈尔滨市CDC将继续完善专业技术培训,加大区县督导力度,对其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控制需要对“从农田到餐桌”中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按数量和质量进行监测评价[5]。对消费者而言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在食用前要彻底洗干净,生熟食品不要混放,用品用具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在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准确掌握致病因子,为预警工作提供数据支持[6]。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从而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食源性哈尔滨市场所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