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4种菊科宿根花卉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1-10-14 05:09张鸿翎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花宿根藿香

刘 洋,张鸿翎,韩 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菊科宿根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及生态适应性,适合大面积培育和栽植,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美化的优良之选[1]。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高于或低于一定量将引起植物形态及生理方面的变化[2]。本研究以4种菊科宿根花卉为对象,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观察形态特征,测定生理指标,了解干旱胁迫下各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依据,并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比较,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植物,为生态节水型园林建设应用提供理论试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4种菊科宿根花卉: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aristata)、夏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大花藿香蓟(Ageratumhoustonianum)、千叶蓍(Achilleamillefolium)。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7-10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试验温室内进行。挑选生长健壮且整齐一致的植物,带土球栽于规格为口径14 cm×高10 cm的塑料花盆中,每盆2株,基质为园土∶草炭土=2∶1,统一正常浇水养护管理2个月。试验开始前1天,对所有植物浇透水,使基质处于饱和含水状态,之后不再进行浇水,每隔3 d随机采样1次,即第0(CK)、3、6、9、12 d,每个时间点重复3次,采样时间为8:00-9:00。

1.3 指标测定

1.3.1 土壤容积含水量 使用TSZ-Ⅰ型土壤水分速测仪进行测定。

1.3.2 形态指标 观测4种宿根花卉的外部形态变化并拍照记录,将萎蔫程度定为5级。其中,Ⅰ级:长势良好,叶色正常,叶片没有萎蔫;Ⅱ级:生长一般,叶色基本正常,基部叶片开始失水萎蔫;Ⅲ级:叶片开始失水卷曲,叶片下垂,叶色基本正常,叶萎蔫量<20%;Ⅳ级:叶片严重失水,叶柄变软,叶萎蔫量占20%~50%;Ⅴ级:叶片卷曲下垂严重,叶萎蔫量占50%~80%,Ⅵ级:叶片全部萎蔫[3]。

1.3.3 生理指标 叶片相对含水量,采用称重法测定[4]、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6]、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7]、可溶性蛋白(SP)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8]。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测定均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并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绘图,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检验法检测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干旱胁迫下,对4种宿根花卉进行形态特征观察(表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4种宿根花卉形态逐渐出现失水、卷曲、失绿、下垂及萎蔫等变化。试验3 d时,除夏菊生长正常外,其他3种均出现不同程度失水;6 d时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叶片开始失水卷曲,叶片下垂,叶萎蔫量<20%,叶色基本正常;胁迫9 d,夏菊和千叶蓍形态发生变化,叶萎蔫量增长,但仍<20%;胁迫12 d时,宿根天人菊已失去观赏价值,大花藿香蓟萎蔫率>50%。叶片形态变化与它们的叶片结构和贮水能力有关,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叶片表面均有绒毛,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水分散失,但宿根天人菊叶片相对较大,蒸腾流失水分速度相对较快;夏菊的茎较粗,因此贮水能力强,其茎内储存的水分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生理代谢;千叶蓍叶片小而密,萎蔫速度也相对较慢。

表1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的形态特征Table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s under drought stress

2.2 土壤容积含水量

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花卉土壤容积含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存在一定差异(图1)。总体来看,0~3 d时4种宿根花卉均降幅较大,但变化差异不明显,3~9 d时,宿根天人菊降幅较缓,千叶蓍变化幅度最大,夏菊和大花藿香蓟变化幅度相对一致,胁迫9 d分别比对照减少72.56%、81.34%、79.11%和81.43%,随后,变化幅度逐渐减小,12 d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1.53%、6.60%、9.20%和8.90%。由于试验处理均在花盆内进行,土壤得不到来自外界的水分补充,在胁迫的开始时土壤容积含水量下降幅度较大,9 d以后下降速度缓慢,胁迫12 d时,4种植物土壤容积含水量相对一致,确保了试验的科学性。

图1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变化Fig.1 Changes in 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2.3 水分胁迫对4种菊科宿根花卉生理方面的影响

2.3.1 叶片相对含水量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不同程度下降(图2、表2),在自然干旱胁迫伊始,4种宿根花卉RWC明显不同(宿根天人菊>夏菊>大花藿香蓟>千叶蓍)。整个胁迫过程中,夏菊与千叶蓍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对一致,下降幅度分别为79.45%和69.8%;宿根天人菊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最明显,在胁迫6、9、12 d时下降速度较快,与CK比分别减少11.66%、18.29%和23.40%;在胁迫6 d后,大花藿香蓟的RWC下降明显,12 d时降至68.91%,比CK减少18.27%。总体来看,4种宿根花卉RWC降幅均不大,可能由于4种宿根花卉自身抗性较好,也可能是试验期间降雨导致空气湿度提高。试验开始时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水分,叶片含水量降幅相对较小,随着胁迫加深,花盆的容积有限,土壤容积含水量不断下降,不足以为植物提供充足水分,RWC降幅也不断增加。

表2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RWC的相对变化量Table 2 Relative changes in RWC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

注: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植物不同时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性(P<0.05);大写字母表示不同植物同一时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性(P<0.05),下同。图2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RWC的变化Fig.2 Changes in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2.3.2 游离脯氨酸含量 4种宿根花卉游离脯氨酸(Pro)积累量与CK比均增长显著(P<0.05),除千叶蓍外,其余均在胁迫12 d时达到最大值(图3、表3)。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总体变化较平缓,且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植物,胁迫12 d比CK增加53.46%和122.40%;夏菊Pro含量各阶段显著高于其他(P<0.05),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在3、6、9、12 d分别比对照提高11.43%、54.79%、116.72%、131.05%;千叶蓍在胁迫3 d达到最大值,是CK的3.32倍,而后显著下降(P<0.05),胁迫9、12 d缓慢上升,与CK比分别增长143.19%、159.94%。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含量的增幅不明显,受到伤害相对较大,夏菊自身Pro含量较高受到的伤害明显低于其他,在胁迫过程中能迅速积累大量Pro,而千叶蓍最先达到峰值,说明其在短时间内诱导大量脯氨酸积累,起到渗透调节功能,缓解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表3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Pro的相对变化量Table 3 The relative change of Pro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

图3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Pro的变化Fig.3 Changes in Pro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2.3.3 可溶性蛋白 由图4、表4可见,4种宿根花卉可溶性蛋白(SP)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低-高-低,第6天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并达到峰值(P<0.05),宿根天人菊、夏菊、大花藿香蓟、千叶蓍分别比CK增加3.04、2.87、1.94倍和2.47倍。胁迫开始时,大花藿香蓟SP含量显著>其他(P<0.05),第9天降低至最低点,12 d时又迅速上升,但仍比对照减少14.44%;夏菊9~12 d下降幅度较大,12 d时比对照减少19.51%;宿根天人菊和千叶蓍在0~3 d和9~12 d时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胁迫12 d时4种宿根花卉SP含量排序为:大花藿香蓟(47.42 mg·g-1)>夏菊(34.31 mg·g-1)>千叶蓍(29.36 mg·g-1)>宿根天人菊(20.21 mg·g-1)。胁迫初期植物为维持细胞含水量,不断地增加SP含量来抵抗不良环境,末期SP不断分解或合成机制受到抑制,各植物S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随着胁迫不断加剧,导致SP降解速度也不断加快,但夏菊和千叶蓍在末期含量出现小幅增加现象,说明其合成

表4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SP的相对变化量Table 4 The relative change of SP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

图4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SP的变化Fig.4 Changes in SP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机制未全部受到抑制,仍能合成少量SP抵御伤害。

2.3.4 丙二醛 随时间不断变化,4种宿根花卉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递增趋势,在胁迫12 d时达到最大值(图5、表5)。其中,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变化趋势较一致,在12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66.67%、44.21%,宿根天人菊MDA含量显著>大花藿香蓟(P<0.05);夏菊在胁迫过程中波动较小,第9天时出现最低值,比CK降低2.43%,12 d时增大至11.83(μmol·g-1),比CK提高10.66%;千叶蓍MDA含量变化相对平稳,在胁迫6 d时出现最小值,比CK减少2.38%,之后不断上升,12 d提高至最大值26.41%。总体来看,随着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宿根天人菊和大花藿香蓟MDA含量持续增加,说明植物细胞膜受损程度逐渐加重。夏菊和千叶蓍为升-降-升的趋势,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在试验过程中启动了酶保护防御系统,伤害减缓,当干旱胁迫程度增大后,防御系统逐渐受到破坏,导致MDA含量又开始上升。

图5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MDA的变化Fig.5 Changes of MDA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表5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MDA的相对变化量Table 5 Relative changes in MDA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

2.3.5 过氧化物酶 由图6、表6可知,4种宿根花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其中,宿根天人菊POD活性在第6天时出现最大值125.01(μ·g-1·min-1),是CK的1.27倍,但仍显著<其他(P<0.05);夏菊在试验初期(CK)POD活性显著>其他(P<0.05),胁迫6 d时达到最高点,比对照增加44.05%;大花藿香蓟在3、6、9 d的POD活性持续增长,胁迫9 d出现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38.05%、55.06%和193.29%,胁迫后期开始下降,说明干旱胁迫开始时,植物增加POD以适应不良环境,随胁迫加剧,自身防御系统受损,超过了其耐受能力;千叶蓍胁迫3 d出现最大值210.59(μ·g-1·min-1),为CK的2.02倍,说明试验初期为抵御不良环境大大提高了POD活性,随后不断消耗,当植物POD活性不足以抵抗不良环境时,植物再次增加POD来抵御伤害,总体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

表6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POD的相对变化量Table 6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Pod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under drought stress %

图6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POD的变化Fig.6 Changes of POD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s under drought stress

2.4 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自然干旱胁迫下,4种宿根花卉各指标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其抗旱性强弱,因此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值法对各种抗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4种菊科宿根花卉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夏菊>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表7)。

表7 耐旱性综合得分与排名Table 7 Comprehensive scores and rankings of drought tolerance of four perennial flower plants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的形态特征变化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其生长状况及水分状况,常作为鉴定植物抗旱性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3]。不同植物种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其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一般抗旱能力强的植物其萎蔫速度慢且萎蔫时间比较晚,而抗旱性弱的植物种则相反[9]。在本研究中,从植物外部形态变化来看,夏菊的抗旱性最强,宿根天人菊最弱,形态特征观察的结果与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相一致。

植物叶片含水量(RWC)是植物缺水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体现其抗旱性的强弱[10]。本研究显示,抗旱性强的夏菊RWC较高,且在干旱胁迫下降幅较慢,这一结果与马楠等[11]研究结果相近,而宿根天人菊对胁迫反应最明显,在胁迫3 d后,RWC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

渗透调节是植物忍耐干旱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在干旱条件下,细胞会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膨压,以保持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12-13]。一些研究表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与植物抗逆性呈正相关,很多研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14]。Pro含量的积累有利于细胞的渗透调节作用,能抵御逆境且保护植物[15]。本研究发现,4种菊科宿根花卉Pro含量均有所升高,积累量按大小排序为:夏菊>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对比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发现积累量多少与抗旱性强弱保持一致,此结果与刘凯月等[16]、任磊等[17]研究结果相似。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SP)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逆境胁迫中会产生保水功能,通过增加SP含量,维持细胞含水量,进而降低细胞渗透势保护植物,在逆境胁迫会影响SP的合成,起到阻碍作用[18-19]。本研究中,4种植物变化趋势相似,胁迫初期不断升高,在6 d时出现峰值,而后不断降低,这与李瑞[20]研究结果相似,即抗旱性强的SP含量比抗旱性弱的植物增加的多。

干旱胁迫会引起植物体内MDA等有害物质的积累,导致细胞质膜损坏,细胞膜透性增加,从而造成植物叶片损伤[21-22]。研究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MDA积累得越多,说明质膜过氧化程度越深,细胞膜受伤害的程度越严重,而植物的抗性越强,MDA的累积量越小[23]。本研究发现,抗性强的夏菊增幅最小,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次之,与薛设等[24]研究结果一致。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氧自由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干旱胁迫会造成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增加和细胞清除能力降低,活性氧累积使细胞膜过氧化,导致细胞内的一些生物大分子遭到破坏,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当大量的活性氧等有害物质攻击植物细胞,植物会快速启动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来清除或者中和多余的活性氧,POD是一种能减少活性氧的积累的抗氧化酶,通过保护细胞免受干旱胁迫下产生的活性氧毒性作用,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减轻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25-26]。一般情况胁迫加剧POD活性会有所增加,抗逆性好的物种,其POD活性更高[27]。试验总体来看,POD活性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千叶蓍最为明显,因此其抗性相对较强。

植物抗旱性体现在其受到干旱胁迫时表现出多种性状的复杂响应,如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细胞结构、光合器官等。众多研究也证实,单一评价指标不能客观反映植物抗旱性强弱,需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来说明问题。本研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鉴定出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夏菊>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为日后宿根花卉的选择及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法,与植物实际生境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今后做相关研究时,应结合植物生境,多方面综合评级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抗旱性,为生态节水型园林建设应用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大花宿根藿香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甘蔗宿根性研究I.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惊厥大花
宿根花卉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