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建设的价值旨归与路径选择

2021-10-14 20:39姚迈新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城市治理建设路径

姚迈新

[摘  要]韧性城市理念的兴起和理论的日趋成熟为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通过对韧性城市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析,梳理韧性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相关研究,分析韧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价值,研究近年来广州市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形成的经验和问题,进而提出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韧性城市;城市公共安全;城市治理;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8-0074-0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1]当前,城市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如何促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已成为中国城市治理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议题。对城市而言,加强公共安全治理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韧性城市理念的兴起和理论的日趋成熟顺应了城市安全发展的需要,为优化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治理蕴藏着巨大的内生性風险和公共安全问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2021年1月,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强化本质安全”[2]。广州市在“以韧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方面已经开始行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而值得作为范本进行深入研究。韧性是指复杂系统面对冲击和不确定性扰动的吸收、适应能力,并以此维持和恢复系统的各项功能,应对外界不利的影响和挑战。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城市风险防控,统筹城市的发展与安全,促进城市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一、韧性城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现状

(一)韧性城市论析及相关研究

韧性城市是指能够抵御外界的冲击,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有效维持社会结构的总体平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关键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城市系统。韧性城市是一个更关注在危机中学习、适应以及自我组织的“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城市建设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使得城市在应对未来不可预测、不确定性冲击时,能够最小化各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在安全风险初现端倪时,能够及时识别并加以防范;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抵御;在危机发生以后,能够合理加以应对,从灾害中恢复过来。

国外关于韧性城市的研究成果较多,近年来,韧性思想及韧性城市理念被引入国内,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例如,邵亦文等认为,城市韧性是建立在传统规划理论上的指导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途径。[3]高恩新认为,基于韧性理念的城市安全管理抛弃了传统的躲避、隔离和抵御外部扰动的策略。[4]唐皇凤等认为,韧性城市是平安城市的升级版和加强版,是实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和新选择。[5]对韧性城市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行机制、效能评价和规划设计等方面。例如,荆林波认为,韧性城市能够继续保持稳定有序的物质和社会结构,其韧性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资源冗余充沛、资源高效运行、资源运行保持良好秩序。[6]华智亚认为,引入韧性思维和韧性视角来规划、设计和建设“韧性基础设施”,有利于应对各种风险和威胁、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并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7]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在已有研究中选取某一城市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深度发掘其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经验与问题,并提出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策略的尚不多见。

(二)韧性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现状

近年来,韧性城市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韧性城市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一些城市将韧性城市理念付诸实践,例如,北京是第一个将韧性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上海已提出要建设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雄安新区提出了全过程安全韧性规划建设要求及防灾能力提升策略,并确立了建设国际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典范的目标等。2016年,四川德阳、湖北黄石、浙江义乌和海盐等城市入选“全球100韧性城市”。从各地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由于城市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和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各个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路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共同存在的问题包括:韧性城市建设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突出;关注城市物质基础的韧性建设较多,强调社区网络及人群关系的韧性建设不足;韧性城市建设缺乏法律法规层面的切实保障;实施主体不明确,牵涉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力度不够;社会多元力量组织动员效果不彰;等等。破除这些问题的前提是要深入认识韧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重大价值。

二、韧性城市建设之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价值旨归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运行体系的复杂性逐级攀升,城市公共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城市面临的各类安全事故及风险呈现出相互叠加的态势,城市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平安中国建设中的重大议题。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仍处在爬坡期和过坎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与城市快速发展现状不相匹配,存在着较大失衡。建立并完善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对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重视显在挑战和不确定性扰动等各类城市安全威胁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呈现多样化特征,既有显在挑战,例如疾病传播、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等,也存在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突出的风险及扰动,例如气候变化、经济依赖、能源危机和非理性城市化等。在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之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既关注显在挑战,也高度重视各类不确定性扰动。在实际操作中,不仅重视韧性基础设施建设,从安全等方面入手提高抵御显在挑战的能力,也强调对城市系统中存在治理风险问题的解决,例如,定期对城市整体与各运行子系统进行健康诊断,发挥社会基层基础性力量的功能,营造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设立针对不确定性扰动的储备性课题并加以研究,等等。

(二)实现从传统的灾害应对向韧性提升的转变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对象包括自然灾害治理和人为灾害治理,通过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传统城市公共治理的重点内容。依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国减发﹝2020﹞2号)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范围内共999个社区为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各城市在灾害应对、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化解城市灾害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突破了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重技术投入、轻系统打造”做法,从灾害应对思维中转变过来,更加重视城市系统的整体韧性提升。通过强制约束制度、安全性标准设置、防灾减灾工程实施等综合手段的使用,有效识别偏差和风险,建立风险消弭和控制机制,形成应对风险、危机的负反馈循环,创造性地应对和缓解不确定性扰动给城市系统造成的压力,提高城市系统安全健康发展的能力。

(三)倡导系统观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开辟新思路

城市具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自适应等特征,可将其视为由各个子系统充分联系和高度协作的有机生命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韧性城市建设倡导和坚持系统观,为防范城市风险、应对城市危机和保障城市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关注单一灾害或风险转向多风险耦合评估,实现对灾害风险的系统治理;二是从静态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轉向动态弹性的城市发展目标,采取多种途径应对城市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扰动;三是从工程思维转变为生态思维,不仅要求城市从灾害危机中尽快恢复,还强调不断更新、协同进化;四是坚持设施韧性、文化韧性、技术韧性和管理韧性同步发展,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可持续网络提高城市公共治理绩效水平

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各类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和财富资本向城市高度集聚,使得城市系统成为各类风险与灾害、不确定性扰动产生的聚集地。韧性城市通过充分发挥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制度设计、韧性经济体系等物质系统的支撑作用以及城市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关系网络的缓冲及调动资源功能,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系统韧性。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使得城市在面对各类突发性冲击和长期性压力时,能够减轻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并保障城市各类生命线工程的畅通度,提高城市社区的修复能力,从总体上提升城市系统的适应、应对和恢复能力。总之,韧性城市涵盖了城市的物理空间、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可视为一个巨大的可持续网络,它使得城市系统在面对“突发性高、可预见性低”的风险干扰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绩效水平。

三、广州市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

广州市作为生产要素高聚集、高异质和人口快速流动的超大城市,孕育和生发着各类安全风险。单从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势头来看,广州市城市安全治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将不断增加,尤其在面对大型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城市承受冲击的能力,更好地加以应对,保持城市的各项基本功能不受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对广州市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力图推动在韧性城市建设上率先破题,以解除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短板和制约因素,为城市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路径。

(一)广州市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经验

1.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广州市以城市空间规划为引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制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方案,使得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广州市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例如,在城市生态修复方面,广州市近年来实施了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以低干扰轻介入的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优的绿色空间;积极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将受到侵蚀的海岸修复成为兼具生态与观赏价值的宜游之地。再如,在韧性社区建设方面,邀请规划设计专家入驻城乡社区,提升广州市城乡社区空间的品质水平,实现从“厌恶型设施”到“可读可赏的城市景观”,从“剩余消极空间”到“活力积极场所”的转变。

2.构建坚固的城市“生命线”体系,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所谓城市“生命线”体系,包括区域电力系统,城市供水、供气系统,以及现代大规模工业系统等,指的是维系现代城市功能和区域经济功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例如,近年来,广州市运用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尝试使用“海绵城市”整治城市水浸黑点,疏解雨水给城市排涝设施带来的压力,净化水质、土壤,回补地下水,修复生物栖息地,解决城市建设带来的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等问题。“海绵城市”是广州市韧性城市理念落地实践的一大举措,是城市在面对洪涝等风险和挑战下实现韧性的重要依托,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3.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面对不确定性扰动时,韧性城市仍能保持适应和恢复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韧性城市内部纵向与横向之间均建立起了有机配合、协调联动的机制。例如,广州市在2019年机构改革之前,全市的应急避护场所包括避难场所(防空、防震)、应急避护场所(自然灾害安置灾民)、应急庇护场所(防寒保暖)等,条块分割、各自管理的状况十分突出,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也无法整合分散的各类资源。近年来,广州市陆续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对全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推进建设,通过完善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和协调联动机制,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避护资源得到了全面整合。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至2021年底,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预计可建成避护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人均避护面积可达到约1.96平方米。

4.完善社会协同机制,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广州市通过完善社会协同机制,组织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自然灾害和各类安全风险事件等的应对和处置中来。例如,鉴于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点多面广且生活类救灾物资不适宜大量分散储备的实际,近年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指导市、区发改部门(救灾物资储备机构)采取实物集中储备、与商家和厂家签订紧急供货协议、建立生产厂家数据库的方式,特别是通过协议储备的方式,使相关企业成为城市应急管理和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此过程中,政府重在发挥统一指挥协调、提供政策指引、发布信息支撑并进行监管等作用,企业的协同作用则体现在保障生产和流通等方面。

5.完善新基建,共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新平台。目前新基建已被写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市在新基建项目投资领域频频发力,在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新基建的作用显现,它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广州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支持了政府和城市的正常运转。例如,2021年,广州市紧急建成“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迅速完成自动驾驶装备集结,启用无人驾驶汽车为封闭管理区域运送医药、食品等物资,有效缓解了封闭管理区域物资配送的难题,既杜绝了物流车司机进入封闭管理区域导致健康码变成红码的困扰,也无须担心出现人员交叉感染问题。包括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在内的新基建,为建设韧性城市、保障城市正常秩序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广州市韧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韧性城市建设已被列为广州市城市统筹安全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理性认识来看,尚未确立符合广州市城市实际的韧性城市理论框架体系;从认知程度来看,社会各个层面对韧性城市这一概念了解不多、认识不清;从实践操作来看,对有关韧性城市建设的法规建设、具体做法和推进路径等不明确,导致了实施进程中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1.韧性城市建设的文化氛围尚待形成。当前,广州市群众的风险灾害意识还不强;在面对灾害风险时所拥有的自救及他救技能相对薄弱;在风险防控、灾害应对中,不少群众过分依赖政府力量、依赖社区干部。“党员干部干,普通群众看”的现象还比较常见;缺乏统一、集中有效的宣传渠道和平台,对韧性城市的理念宣传不足,绝大多数群众对韧性城市理解不清、认识不足,如何进一步拓展居民群众参与应对风险灾害的有效平台,需要深化研究和深入探索。

2.韧性城市理念引导下的规划意识与能力仍需加强。目前,广州市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各单项规划中,对韧性城市的理念及实际操作重视程度尚待加强。例如,在广州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体系、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等方面,关于韧性城市建设的规划内容还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各个要素和相关项目间联系较弱,没有充分体现韧性城市理念引导下的规划意识及操作指引。此外,广州市有关韧性城市建设内容的相关规划倾向于单一灾种和单一系统管理,未能在规划中强调多风险、多灾种共同管理等。

3.韧性城市建设的系统化思维有待加强。近十年来,广州市城市活动密集度增加,但为应对不确定性扰动而开展的韧性城市建设系统化思维仍有待加强。例如,城市的新建扩张和老旧改造之间缺乏整体协调,老城区诸多老建筑、老设备成为城市风险的高发区和应对灾难的脆弱区;在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对经济、生活和治理等方面缺乏整体统筹;城市社区中存在综合性服务设施不足、多部门协同体制不灵活、对应急信息的共享平台建设乏力等问题。城市韧性有赖于城市中多种系统和耦合系统的功能叠加,增强城市内部各系统的相互关联度和耦合度,有助于城市系统从灾害中的不稳定状态快速达到新的常态。

4.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社区社会力量利用不足。从有韧性的社区结构来观察广州市的韧性城市建设,不难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对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还权赋能不够,导致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未成为高能动性的参与主体,多元治理体系有待完善;二是社区内部的冗余性资源(包括社区内依兴趣而形成的组织,社区内日常依靠习俗、仪式等活动来维系的议事平台等)有待加强,而社区冗余资源在应对环境变化的冲击时,能够发挥现实的或潜在的“缓冲器”功能,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和战术变化;三是社区内部的协同性结构(业委会组织、小区楼栋长等设置)的作用尚待强化。社区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动员的有效性反映了社区治理效能,并與城市韧性水平高度相关。

5.韧性城市建设中产业链韧性程度不强。提升产业链韧性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市的影响来看,由于产业链布局不完善、部分产业链出现“断链”现象,一些行业、企业受到了较大的打击,给广州市的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有韧性的城市,必定是一个产业链条完整、链条之间衔接有力、产业链上下游能够协同发展与创新的区域,即具备产业链韧性的城市。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角度而言,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即是提升城市在面对突发灾害时的“柔性”应对能力。

6.韧性城市建设中数字技术协同作用有待彰显。2021年,广州市明确提出要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市。在以智慧城市建设促推韧性城市打造的过程中,广州市仍旧存在着数据孤岛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隔阂,造成信息数据的流通不畅,形成了“条块孤岛”;各地方以政府为主导,出现“各扫门前雪”现象,地域间数据未能实现有效互通,造成了“块状孤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权责归属问题不够明晰,导致了指令不畅、运转不灵。韧性城市建设指向城市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相关的治理模式、制度和法律法规仍待完善。

四、以韧性城市建设助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守住城市安全发展底线

城市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两条根本主线——安全和利益。当前许多城市具有高密度、高流动性、高复杂性特征,在面临外部破坏性打击时,也会显现出难以想象的脆弱性,如何保障城市安全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强化韧性城市理念,将其具体化、操作化运用于城市复杂系统,为应对城市危机、保障城市安全,守住城市安全发展底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强化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有必要将其深入到规划、实施和政策、宣传等各个层面中去,并统筹布局实施战略。例如,把韧性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风险识别和易损性评估中,建立韧性城市构建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构建起能够应对外部冲击的应急基础设施体系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再如,将韧性城市的理念运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之中,打造城市韧性景观,有利于增强景观连通性、栖地多样性、控制水土侵蚀及生态冲击等能力,可有效应对各类灾害带来的破坏,为群众提供更加健康、更为安全的绿色环境。此外,要加大与韧性城市理念相关的公益宣传力度,尤其要深入社区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流程。

(二)以韧性城市发展规划为引领,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

从发达国家建设韧性城市的经验来看,在各项城市规划中融入韧性城市的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使得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危机等扰动或侵害时,能够实现从刚性的被动抵御向柔性的主动消解转变。为此,要把“健康、安全、韧性”的发展理念全面纳入城市总体和各类专项规划之中。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预留空间,视城市发展情况进行滚动式的修编;加快编制包括韧性应急基础设施、韧性物资储备、韧性产业发展和韧性土地利用控制等各个方面的韧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在各个层面提高城市韧性;根据韧性应急基础设施规划,在设计建造城市重大设施和建筑物时,推行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式、多中心布局,进行适应灾害的建筑设计,在社区中设计紧急避难所,把体育场馆、学校等设计成为具有防灾避难功能的场所等。

(三)实行系统化、体系化应对,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打造安全韧性城市,不是简单的抗灾、减灾,也不是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采取系统化、体系化应对策略。一是加强城市空间治理的系统化思维,建立起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系统性规划,支撑韧性城市建设,由于城市韧性在城市内部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的状态,需要采取系统思维补齐城市在韧性指标上的短板,破除区域分割主义,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二是从城市各项资源的流动性来看,着力贯彻韧性城市建设中安全风险治理的“快、准、狠”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市系统中资源的高速流动,以便快速调动所需资源以应对各项不确定性扰动,通过加强系统调配提高风险治理的效能。三是从城市的组织制度和实践来看,要贯彻整体化、系统化思维,一方面要强调和重视城市政府的综合规划、资源调配能力,另一方面要转向城市社会更小的空间尺度和日常活动,实现政府(高层级)和基层社区(低层级)的韧性整体建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城市的系统组织能力,提升整体韧性水平。

(四)高度重视城市社会空间,着力开展韧性城市建设

建设韧性城市,既需要关注城市物质空间——注重打造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物质基础设施,使城市的物质空间具备空间韧性、设施韧性和环境韧性,也离不开对城市社会空间的重视——充分发挥城市的治理韧性和社会资本韧性。在韧性城市里,社区一定要具备防范和化解风险、困扰的能力,韧性社区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城市社区这一重要社会空间里,建立互动共助的组织间、人际间关系,培育具有丰富的安全风险防范知识、防灾抗灾技能和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应急自救互助能力的社会公民,为应对未来各种风险危机,增强各种灾后复原的发展潜力,做好充分的社会空间层面的准备。特别要积极做好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积极能动公民”的打造工作,例如实施推广安全校园计划,面向校园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应急培训和教育,防灾抗灾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借助各种宣传教育载体,通过各种宣教渠道,依法开展各级各类的安全应急救援与疏散演练,确保市民群众牢固树立主动预防安全风险的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安全。

(五)提升产业链柔性程度,增强城市的整体安全性

在提升城市韧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城市日常运转的需求供给关系,而且要考虑在面对公共安全风险时各种资源的供给和承载能力,及时灵活地在产业链方面进行调整,增强城市应对外部变化的弹性,保持在面对突发灾害时所应具备的灵活性和经济韧性。例如,在应急装备和物资方面,要具备短时间内生产、转产和流通的能力,只有这样,当面对危机时激增的弹性需求才能得到有效满足,顺利抵御住危机冲击。为此,要加快推进产业链的配套同城化,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在区域间的集聚发展,帮助城市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和配套风险,提高应對突发事件时的资源配置效率。

(六)持续借助多技术协同,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实践

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满足城市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必须持续借助和发挥技术的作用。多技术协同(包括物联网感知、多网融合传输、大数据分析)是未来实现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新兴信息技术和公共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针对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运行状况,进行安全风险的主动感知、智能预测和应急联动,以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路面坍塌、城市内涝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发展关乎韧性城市安全保障的多样化技术,搭建全链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架构,满足城市在高风险空间致灾因子实时动态监测、综合预警防控和处置决策支持方面的技术需求。依靠数字化技术,促进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整合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有关信息,建设智慧城市系统,自动感知和反馈各类事件、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提升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智能化决策水平,实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应对的转变,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机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z.gov.cn/xw/gzyw/content/post_7067569.html.

[3]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2):48-54.

[4]高恩新.防御性、脆弱性与韧性:城市安全管理的三重变奏[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05-110.

[5]唐皇凤,王锐.韧性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1):46-54.

[6]荆林波.韧性城市的理论内涵、运行逻辑及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机遇[J].贵州社会科学,2021,(1):108-115.

[7]华智亚.韧性思维、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安全[J].上海城市管理,2021,(1):19-26.

责任编辑  王  雨

猜你喜欢
城市治理建设路径
创新城市治理理念 扎实推进城市工作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