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10-14 07:41季彩宏徐月明金耀华张琳
速读·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难

季彩宏 徐月明 金耀华 张琳

◆摘  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资助工作的难度增加,贫困生的贫困情况更加复杂并难以跟踪掌握,疫情引起的恐慌无助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且无法得到及时的改善,毕业生就业愈发困难,因此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后疫情时代需求,要改变方式方法,要把资助工作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资助管理

一场暴风雨似的新冠疫情结束后,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国外回来以及季节性的发作,对各方面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个时代里疫情对经济、教育、制度、群众消费、健康、资讯观念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下我们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后疫情时代下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疫情下贫困生信息的精准确认变得困难,很难再实地回访,有些外省的贫困生就更难掌握他们疫情下变故情况和家庭情况。防控疫情期间,国家重点疫情地区、贫困地区生源贫困生,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疫情精准信息的认定相当困难。虽然在评定贫困生时要求学生汇报本人的家庭情况及受疫情的影响情况,但有的学生家住山区信号不通不能及时了解他的情况,学校对这类新增的贫困生或家庭困难家庭成员疫情信息精准认定、及时掌握还是有困难的,也是后疫情时代资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疫情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仅局限于贫困生,只是贫困生心理在疫情下更加敏感脆弱,一旦家庭有人遭遇疫情影响,无疑增加困难家庭经济负担,或者说不能外出做工就没有经济收入,对他们来说容易引起心理恐慌,心理压力增大。疫情后就业环境也极不乐观,有些企业临近破产,就业市场面临紧缩现象,岗位需求减少,引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尤其对社会资源趋于弱势的贫困毕业生来说就陷入困境,家里人本就指望他读完书出来挣钱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受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对这类贫困生来说又是一重打击,心理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二、后疫情时代下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的调整与改善

1.丰富贫困生信息采集渠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精准识别。

因为疫情,认定贫困生工作只能通过辅导员和学生在微信、QQ等多媒体上沟通具体情况,但这种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可能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实际的状态,会使得一些隐性的贫困大学生失去了被资助的机会。面对重大疫情,學校认定贫困生实际情况,一利用全国及省资助信息系统,可查阅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孤儿、残疾等五类特殊困难学生家庭信息,二加强与扶贫办、民政局、残联、总工会等部门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各学院各自采用自己的方法如运用各种二维码、App小程序、QQ、微信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实时跟踪进行资助情况、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动态管理,从而及时获得贫困生疫情下多方位家庭信息。利用多种渠道最大限度收集贫困生信息,把贫困生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工作做扎实,建立贫困生

详细信息数据库,信息包括贫困生基本信息、家庭收入、疫情情况、贫困类别、需要获取资助方式等并建立数据平台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反馈督查,从而实现资助大数据网络享。做到精准管理、精准防控、精准认定,给受到疫情影响的困难家庭贫困生及时予以精准资助

2.简化资助工作系列流程,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暖心服务。

疫情影响下,人与人见面的机会变少,大多进行多媒体交流,这场疫情也促使我们资助工作的信息化改革,在困难生申请方面,采用网络平台申请的方式来代替纸质申请,简化了认定申助的程序,不用到处找人签字盖章,也无需提供生源地的困难证明材料。学生可通过移动端登陆国家资助平台直接提交信息,辅导员通过线上信息平台打分系统及自采集信息结合进行困难生认定,其中还包括建档立卡学生的认定,学费减免线上申请认定等,都实现全线流程线上管理,此法减少了人员沟通,也减轻了学生开证明的困难,也避免有些贫困学生和家长并不擅长此事而不能被认定的困扰,也符合疫情防控的需要。

3.疫情后扩大资助宣传,挖掘隐性贫困生,实现对象全覆盖。

疫情的突如其来,其伤害性很大,各行各业每家每户都受其影响,可能造成新的贫困大学生,比如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父母从事服务业的大学生,受疫情致命一击,很可能会陷入贫困中,而这些大学生可能从未申请过贫困生,因此辅导员班主任要挖掘班内是

否有这样的大学生。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家庭贫困,因为面子或不能为人知的家庭原因,坚持不申请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他们中有的人生活节省,有的人甚至四处借钱来继续学业,这些都属于隐性的贫困大学生。故而要求高校辅导员真正把工作做细,加强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使每位学生都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特别是疫情后受到创伤的家庭,要格外留心关注,高校可以和这一类大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社区、村镇的党委建立联系,了解大学生疫情下真实的家庭情况,疫情期间我校与移动端合作,捐赠给贫困生每月20G暖心流量包,保证学生的网课学习。所以只要工作做细,多渠道挖掘是能够发现这些隐性贫困生。

4.疫情后拓宽就业信息化渠道,帮扶贫困生就业,实现全方位资助。

疫情的突发打破了传统的企业招聘和学生应聘面试方式,疫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的甚至倒闭,不开业,这种环境下就业岗位变少,无疑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其中,没有社会资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是更需关注的问题,一个学生代表是一个家庭,他们的未来影响整个家庭,有可能让一个家庭脱贫。学校在疫情下对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高校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拓宽就业和升学渠道、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强化毕业生就业困难帮扶等。积极宣传多种就业形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基层就业,参军入伍、升学深造;并搭建“云平台”,网上投简历、网上面试等方式促就业,这也是疫情下就业工作方式的转变,搭建线上就业服务,丰富毕业生就业渠道,要做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完善就业动态跟踪反馈,实时了解困难生最新就业状态,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对就业困难生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通过就业公众号各大网络媒体等形式,积极推荐企业单位;实现供求精准对接,优先考虑贫困生,持续推送就业需求信息,促进贫困毕业生更好就业。

5.关注疫情后学生心理健康,及时排解帮扶,实现关怀资助

总体来看贫困生具有其他学生不具备的一些心理特点, 如有吃苦耐劳、坚韧毅力、学习刻苦,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都很不错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贫困生的心理却又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的受助心理也是纷繁复杂,特别是在重大疫情中,心理因素导致的“贫困”和经济上遇到的贫困不能一概而论,它直接影响贫困生身心健康、学业完成。总体分析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焦虑盲从型,既担心学业又担心疫情影响就业前景,所承受的压力较大,身心疲惫;二自卑型,人穷志不穷”是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愿意接受困难补助, 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度日;三 、全封闭型,因家境清贫觉得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 有的贫困生比较孤僻,将自己封闭起来,心里有话不愿与人讲,行动上避免与别人接触, 总是独来独往。四、半封闭型有部分贫困生害怕被人歧视,极度保护自己的隐私,心理极端敏感,这样的学生不会申请贫困补助;五、伸手型:与上面几种类型相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产生“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的消极心态;六、不平衡型:有些同学会编造一些虚假的情况或者把情况说的更严重,来获得更多的助学金。这种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会给我们的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除了物质或者经济上的资助,疫情期间关心关注贫困生生活所需、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亦是重点。贫困生本人或家庭成员心理障碍,可通过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接需要心理援助,或向学生推荐缓解心理压力读物,分享疫情知识,让学生更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和治疗方式、方法。这有助于学生自我调整,自我防护,帮助他们保持愉悦心情,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辅导员或者心理老师通过通过朋辈咨询及时发现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实时了解贫困生在家生活、学习情况,让其在团体人际相互作用下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改变他们的消极意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家境,而不耻于贫困,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疫情下心理压力的方法,通过些小技巧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积极地心态看待压力,把壓力化为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挑战,在压力面前保持信心和勇气。

6.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与时俱进育人,实现发展性育人。

资助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行为规范道德、励志感恩教育等多面育人。疫情下特别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营造浓厚的崇尚社会担当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浅移默化地实现思想与情感的转变。另外加强励志感恩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化对家庭和亲人的小爱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大爱,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加强自力自强教育鼓励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理念;加强诚信教育,培养礼让新风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友善、礼让的新风尚,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使学生心中常有“信用”这一理念;树立典型, 对贫困生进行榜样教育在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当中,应注重树立疫情下自强贫困生的典型,使广大贫困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在实际生活中有了参照,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公益活动,唤起受助大学生的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感。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发展型资助项目,发展型资助项目将学生的专业学习,通过活动的方式,在给予部分资金的基础上,将学生能力发展与学生发展工作相结合,以此为受资助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创业园区的作用,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健全精准资助工作机制,挖掘资助育人内涵,凝聚学生资助合力,从传统保障型资助向“输血式”、“造血式”的发展型资助转变,

让“扶贫成为平常事,让助学充满温情”,本着“不让生活困难学生落泪、不让学习困难学生掉队、不让心理困惑学生后退”宗旨,并将其固化到日常的工作中,努力构建一个统一、公平、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疫情的逆境中磨砺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孔明.疫情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挑战和应对[J].西藏教育,2020(10).

[2]李艳,程世利.基于重大疫情背景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分析[J].视界观,2020,000(007):P.1-1.

[3]夏柯柯.新冠疫情下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育人模式的优化刍议——以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4]李林娇.疫情后时代高校资助管理育人工作"心"发展[J].人才资源开发,2020,No.428(17):33-34.

[5]吕强、顾鑫城、陈勇.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析[J].管理观察,2020,No.767(24):109-111.

[6]郄昆才,袁江,李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1.课题2020SJB1035 后疫情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扬州市职业大学2020校级课题“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